河畔鎮

河畔鎮

河畔鎮,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的下轄鎮,位於會寧縣北部,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全國重點鎮。東與白草塬鎮、草灘鄉接壤,南靠甘溝驛鎮、四房吳鎮,西南與漢岔鎮接壤,西北與頭寨鎮接壤,北靠郭城驛鎮,河畔距會寧縣城、靖遠縣城均為60公里,距蘭州市直線距離100公里。國道247線和縣道河劉公路、河蒿公路、河土公路在此交匯,輻射周邊十幾個鄉鎮,交通優勢突出。黃河一級支流祖厲河與苦水河在此交匯。該鎮總面積243.4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

2018年9月,河畔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畔鎮
  • 別名:宋家河畔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會寧縣
  • 下轄地區:河畔、中灘、兩迎水、馮家堡、車家川、李家塬、任岔、半岔
  • 政府駐地:宋家河畔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區碼:730722
  • 地理位置:甘肅中部,蘭州市正東直線距離100km
  • 面積:243.4平方公里
  • 人口:3.2萬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著名景點:紅園紀念館、河橋山
  • 機場:最近蘭州中川機場
  • 火車站:最近定西站、定西北站、蘭州站、蘭州西站
  • 車牌代碼:甘D
基本情況,歷史沿革,自然條件,經濟建設,商貿業的發展,定位和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經濟發展具體目標,文化古蹟,河橋山,紅園,太平鼓,

基本情況

河畔鎮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北部,古絲綢之路重鎮,東與白草塬鎮、草灘鄉接壤,南靠甘溝驛鎮、四房吳鎮,西南與漢岔鎮接壤,西北與頭寨鎮接壤,北靠郭城驛鎮,河畔距會寧縣城、靖遠縣城均為60公里,距蘭州市直線距離100公里。國道247線和縣道河劉公路、河蒿公路、河土公路在此交匯,輻射周邊十幾個鄉鎮,尤其河劉公路為會寧東部白塬、草灘等六鄉鎮十多萬人東進西出的必經之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職能明顯,交通優勢突出。河畔鎮屬靖(遠)會(寧)灌區(即黃河水引渠灌溉區域),境內河流有祖歷河和苦水河,兩河交匯於兩迎水村。鎮域總面積243.4平方公里,鎮區總面積2.9平方公里,有耕地8.56萬畝,總人口3.2萬人,其中,鎮區常住人口1.2萬人。全鎮國民生產總值7321萬元,鎮內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達到1500多人。
河畔鎮下轄河畔村、中灘村、兩迎水村、馮家堡村、車川村、李家塬村、任岔村、半岔村8個行政村和古鎮社區1個社區,共78個村民小組和3個居民小組,農村住戶4762戶23591人,其中水川區村5個41個村民小組,13433人;旱山區村3個,35個村民小組,10148人,鎮區人口10000餘人,市屬高中會寧縣第三中學有學生4000餘人,其他各學校有學生2000人左右。
河畔鎮區建設主要包括商貿一條街和羊產業綜合開發一條街兩大區域。已完成總投資6000多萬元,完成總建築面積52000多平方米,鎮區大環境綠化總面積達到2.3萬畝,完成了主街道硬化、綠化、給排水管道、農貿綜合市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羊市場和蔬菜批發市場已初具規模。
會寧縣第二人民醫院為會寧北部最大的醫院,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教育衛生機構設施具全縣鄉鎮之首。白銀市唯一一所設在農村的普通高中會寧縣第三中學就坐落在河畔鎮,已有60年的辦學歷史,基礎教育體系健全,有鎮屬獨立中學、國小、幼稚園等學校36所,鎮區內有水利、農機、金融、工商、稅務、糧食、建築、加工、運輸等企事業單位40多家,有個體工商戶300多家,商貿信息靈通,中國電信、移動、聯通、及互連網全部有業務開通。

歷史沿革

河畔地處古絲綢之路,從祖厲境內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牛門洞文化遺址可以看出,在兩千多年以前,祖厲境內曾多次設州置縣,築城立塞。
大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始有大規模移民到河畔,當時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大清時期河畔前後變革為靖遠衛的所及靖遠道的衛。聖祖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開始舉眾集議,籌建大堡子、城牆,民國十六年(1927年)修築完工,在此期間,邑人逐漸移到城內外居住。
1949年9月河畔由靖遠管轄劃歸會寧,屬第五區,區公署設在河畔。
1952年土地改革結束後,會寧縣劃分9個區,區分署改為區公所,河畔屬第九區,區公所設在河畔。
1953年後半年會寧縣劃分為13個區,河畔屬第十一區,區公所設以河畔。
1955年後半年,全縣合併成9區,區名改為地名稱謂,河畔屬郭城區。
1961年6月,全縣劃分為36個公社,成立河畔公社。政府駐宋家河畔。
1983年7月15日恢復鄉建制,全縣32個公社改名為鄉。
2001年9月撤銷河畔鄉,設立河畔鎮。
2014年7月,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公布全國重點鎮名單的通知》中公布,河畔鎮與會寧縣會師鎮、郭城驛鎮一同升級為全國重點鎮。

自然條件

1、地形地貌:全鎮地貌總體可分三種。一是尚存黃土高原地貌的殘塬李家塬;二是黃土丘陵地貌的鐵木山樑、沿串子梁的一部分;三是祖厲河流域的河谷二級階地。川、塬、梁並存。
鎮區屬黃土高原山間水川地,黃灌渠以東的整體地勢是南北高,中部略低;東高西低;黃灌渠以西的整體地勢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2、氣象資料:河畔鎮海拔高度1500-2000m,境內韓家山為屈吳山之脈。年均降雨量312.8mm,年平均氣溫8.7℃,最高氣溫37.5℃,最低氣溫-29.4℃,無霜期170-173天,日照充足,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屬半乾旱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乾旱,還有冰雹、霜凍、春季低溫等自然災害,春秋兩季有大風揚沙等沙塵天氣。
3、地質資料:鎮內淺層地下水質苦鹹,礦物成分複雜,不能飲用,地表屬洪積亞粘土,下部系沖積物。地下水出露主要為祖厲河水系地表徑流,水位深約在一級階地下20米左右,水質苦鹹,儲量不大。地基土主要為濕陷性黃土,承載力fK=120~180kpa。
根據《中國地震基本烈度區劃》,鎮區內各種建築物、構築物按8度設防。目前尚未發現該地有地下礦藏;參照《會寧縣災後重建河畔初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岩土工程勘察報告(詳細勘察)》,場地地貌處於祖歷河西側II級階地,地形平坦,在工程控制的深度範圍內,該場地地基土層為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主要由人工改造形成的雜填土及沖洪積成因的黃土狀粉土、卵石組成,所有探點均未遇見有地下水,由地表至深部分述如下:
1)雜填土①(Q4):灰褐色~灰黑色,主要由粉土、砂土、粘土及少量碎石等組成,局部見有較多植物根系,稍濕,可塑。層厚0.4~0.8m。
2)黃土狀粉土②(Q4):灰褐色~褐黃色,見有少量鈣質斑點或條紋及植物根系,局部10.0m以下見有較多的粘土細條紋,大孔結構,切面較粗糙,無光澤反應,搖振反應較迅速,乾強度及韌性均較低,稍濕,可塑。層厚22.8~23.3m。
3)卵石③(Q4):青灰色,粒徑一般為20~50mm的約占60~70%,粒徑大於60mm的約占15~25%,其餘為粗砂、礫砂充填,局部地段夾有10~20cm的粗砂層。顆粒形狀為亞圓~圓狀,成分以火成岩、變質岩為主,中密,稍濕。本次揭露厚度大於5.0m,未見底。
4、水文資料:境內河流有祖歷河和土木峴河,兩河交匯於兩迎水村,流域面積約為240平方公里。
1)黃河一級支流祖厲河,由南向北流經會寧全境,距靖遠縣城3KM處匯入黃河,總長220Km,多年平均流量4.23M^3/s,平均徑流量1.36億m^3,20年一遇洪峰流量110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746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275m^3/s,河水渾濁,泥沙含量大。
2)苦水河又名土木峴河,發源於寧夏月亮山西麓,總長61公里,總積流面積1703平方公里,縣境外498.62平方公里,境內1204.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915萬立方米,其中自產水量1120萬立方米,20年一遇洪峰流量785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1061m^3/s。
河畔鎮區2017年衛星圖河畔鎮區2017年衛星圖

經濟建設

商貿業的發展

河畔集市在清代晚期設立,當時集市分米、糧、牲畜、柴炭、木料以及各種日用品市場。清末到民國初期,由於農業經濟蕭條,集市也比較冷落。到民國九年,河畔集市交易的商品除日雜外,有農副產品近百餘種,民國中期,宋家河畔方圓百里的許多地方農業經濟有長足發展,農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河畔糧食市場的繁榮,在河畔的集貿交易中,以糧食交易最為重要,範圍廣,規模大,成為當時河畔商品性農業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根據《會寧縣誌》載:“民國中期河畔為會寧靖遠的主要糧食、油品集散地,設有多家糧行,規模宏大,年吞吐量為2000石左右”,大批糧食運往外地,特別是靖遠。
自1951-1976年河畔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政治運動,因而集貿冷落,經濟蕭條。從80年代起,河畔商業集市空前興旺,特別是靖天公路通車,靖會提灌工程上水及河畔通電後,市場總占地1.46萬平方米,為會寧活羊、羊肉、羊毛、裘皮、羊皮的最大集散地,每個集日成交量達1000隻左右。
河畔鎮屬靖會灌區,土質肥沃,水川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旱山區較差,全鎮農業經濟成長與周邊鄉鎮相比比較快,2006年全鎮人均純收入2320元,農作物播種面積74000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早熟晚熟洋芋、豌扁豆、黃豆、穀子、糜子、蕎麥、高粱等;經濟作物有胡麻、菜籽、西瓜、籽瓜、果類、大棚蔬菜等。養殖業有羊、牛、豬、騾馬、雞、等,工農業生產總值7000萬元,鄉鎮企業總值達到4000萬元。
鎮黨委、鎮政府立足河畔悠久的商品交易歷史和優越的區位優勢,以把河畔建設成為會寧北部教育、醫療、科技文化中心和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中心為目標,提出以小城鎮建設拉動農村經濟發展,以農業產業化拉動小城鎮建設的大循環思路,建設農貿綜合、羔羊交易、蔬菜批發三大市場,帶動蔬菜、瓜果、養殖三大支柱產業的發展。

定位和優勢

河畔鎮是會寧北部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發展經濟,加快城鎮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
1、區位優勢明顯:鎮區內國道、縣道縱橫交錯,是會寧東北部20多萬人,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輻射範圍達到寧夏的西吉、海源,青海及省內的白銀、定西、蘭州、天水等城市。
2、集市貿易歷史悠久:河畔鎮屬古絲綢之路重鎮,大約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就有大規模移民到此居住,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在清末和民國初期就發展成為靖遠和會寧兩縣重要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迅速發展。
3、特色主導產業突出:羊產業是河畔傳統的重要支柱產業,鎮內有全市最大的羊只交易市場,年交易量40萬隻,年成交額4000萬元。由於市場的刺激和拉動,使全鎮及靖會兩縣養羊業迅速崛起,僅河畔轄區範圍內羊只存欄數達到40000多隻,年出欄肉羊41000隻,是獨具特色的肉羊之鄉。
4、聚集優勢突出:河畔鎮作為區域經濟中心,歷史上就有很強的輻射聚集功能。近段時間來,隨著小城鎮建設的迅速發展,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投資環境的不斷最佳化,聚集資金、聚集信息、聚集人口的作用越來越突顯出來,鎮區人口由4000多人增長到12000人,同時吸納了大量的民間資金和外來資金,累計聚集民間資金5000多萬元,平均每年以1500多萬元的速度增長,增長勢頭強勁,形成了產業發展,人口增長 、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

特色主導產業

羊產業是河畔鎮特色主導產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1、羊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據:初步統計,全鎮30隻以上的規模養殖戶已達1000多戶,農民民眾已認準了增收效益好的這一項目。河畔鎮羊市場輻射範圍內的靖會兩縣各鄉鎮羊只存欄達50多萬隻,而且增長勢頭強勁,農民人均純收的20%來源於養羊,養羊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2、市場發育良好:河畔鎮歷史上就是農畜產品加工銷售基地,市場銷售活躍,民間販運歷來生意興隆。鎮上近段時間來一手抓有形市場建設,一手抓無形市場建設。已完成了羊只交易市場一期工程,為連線產銷環節提供了載體。從事羊只販運的農民經紀人達400多人,人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其中來自青海、寧夏、陝西及省內臨夏、平涼等地的專業販運人員達到100多人。
3、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鎮內現有紫花苜蓿面積1.8萬畝,玉米4萬畝,每年都有大量的農作物莖桿,為發展養羊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發展舍飼養羊的優勢和潛力巨大,大多數農民已掌握了養羊技術,正在向科技化、規範化、標準化生產發展。
4、相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河畔鎮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養殖,良種繁育兩大體系,並且計畫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飼料加工和肉羊加工,形成四位一體互相帶動互相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5、河畔鎮經過快速健康發展,以取得規模和經濟效益,農貿、羔羊、蔬菜三大市場的拉動作用有效的促進了農村產業化的發展。特別是羊市場年交易量達20萬隻,成交額達2000多萬元,成為白銀市最大的羊只交易中心。圍繞市場發展經濟的思路,使羊只養殖、早熟洋芋套種,籽瓜種植等產業正大踏步的發展,規模效益逐年擴大,為河畔的經濟發展帶來美好的前景。

經濟發展具體目標

按照“產業升級、龍頭企業壯大、小城鎮承載能力增強”的要求,以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方向,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前提,以調整結構和最佳化環境為途徑,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動力,以強鎮富民為目標,改善基礎設施,培育壯大產業,推進城鎮建設,促進社會和諧。
到2012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3億元,年均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2.5%以上,達到4600元。到2020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00元。
一、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基礎,發展規模高效種養業。
1、充分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堅持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品種優質化,生產集約化,產品綠色化和產供銷一體化的原則,建設高效種養基地,不斷壯大支柱產業。
1)早熟洋芋基地建設。以水川區中心村為主,全鎮每年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著力推廣灌區農田高效節水、規範化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單產和比較效益,增加總產,擴大種植規模。
2)籽瓜基地建設。在現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加大地膜籽瓜的力度,以半岔、任岔、李家塬等村為主,建設旱山地地膜籽瓜種植基地,籽瓜種植面積每年達2萬畝以上。積極探索籽瓜套種模式,著力開發籽瓜系列產品,做大做強籽瓜產業。
3)特色林果業基地建設。遵循市場規律,最佳化種植結構,發展特色林果產業,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以河畔、中灘、兩迎水等村為主,用四年的時間逐步建成4000畝特色林果生產基地。
4)充分發揮河畔“肉羊之鄉”的品牌優勢,進一步規範建設肉羊市場,抓好兩迎水養殖小區建設,擴大飼草種植面積,帶動發展舍飼養殖,全鎮羊只存欄每年達到5.5萬隻,年出欄達到3萬隻。
5)依託蒙生奶牛養殖有限公司,帶動奶牛、豬、雞等傳統養殖業的發展。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
1)農村水利建設:堅持全面規劃,改造和新建並舉的原則,積極爭取項目、組織民眾投工投勞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對灌區陳舊老化的泵站水利設施進行維修,襯砌灌水渠道,至2012年實現灌區渠道全部襯砌,水利設施全部更新改造,降低農戶灌溉成本,增加有效灌溉面積。
2)土地開發利用:一是河畔、兩迎水、中灘等村可發展為水澆地的川台地進行開發,逐步擴大保灌面積,降低灌溉成本;二是爭取李家塬上水工程,實施節水灌溉。
3)道路建設:利用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機遇,積極爭取項目,實施村組道路維修及硬化工程,新修、維修建村、組道路,解決農資購銷拉運道路不暢問題。
4)自來水入戶工程:大力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爭取供水管網可及的村自來水入戶率達100%,推動農戶養殖業等的快速發展。
5)農村能源建設:認真實施好農村沼氣項目,加快農戶“一池三改”步伐,促進沼氣綜合利用。
6)農村通信建設: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實現電話“戶戶通”目標,每村開通寬頻網站,使農產品實現網上交易銷售,加快信息網路建設。
二、堅持以城鎮建設牽引發展,以商貿服務業帶動發展,以優勢產業開發支撐發展,以基礎設施配套推動發展,以社會和諧保障發展。
1、完善鎮區基礎設施,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1)道路建設:根據總體規劃,建設主要道路網框架,沿路建設嚴格進行控制和管理;對於近期難以實施的地段,嚴格控制新建建築占用線路紅線內的用地,使之滿足抗震、消防疏散等技術要求。2)排水工程:新建道路的同時敷設排水管線,對於老街區加大實施力度,爭取排水排水主系統的早日完成,支管與建設同步實施。3)供水管網建設:利用良好的水資源優勢,與建設同步實施。4)亮化綠化美化工程:秉持打造現代生態鎮的目標,將改善鎮區面貌和加大綠化力度作為一項重點來抓。5)大環境綠化工程:與縣域環境規劃中打造207線沿路綠化的目標相銜接,同時突出本鎮特色,改善鎮區周邊的大環境。
2、建設河畔產業集中區,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依照有關規定,對產業區實行規範化行政管理和企業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統一的領導機制、辦事高效的管理機制,提供優質高效的政策法規服務、金融服務、信息網路等服務,提供土地使用支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簡化辦事程式,多方位吸納民間資金,爭取項目資金,培育建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規模產業,使二三產業建設真正成為我鎮經濟發展增長級。
3、市場建設:
結合河畔鎮歷史優勢、資源優勢及縣域規劃的要求,在鎮區對原有市場進行規範,並統籌安排肉羊、大牲畜、農產品、農資供應、建材、百貨配送等六個專業交易市場。

文化古蹟

河橋山

河畔有歷史悠久的廟宇文化。據考證,河橋山福蔭寺始建於大明正統6年(公元1441年),距今576年,大清同治年間慘遭兵燹,廟宇損壞嚴重,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大地震坍塌,廟宇蕩然無存,以後山禿水毀。進入80年代才又開始修復重建,經修復的河橋山福蔭寺已成規模,後又在福蔭寺東側高地之上新建紫竹寺,至今已依次建成關帝殿、龍王殿、三霄殿、法王殿、獻殿、崇寧殿、地藏殿、觀音殿、藥師殿、聖母宮、文昌宮、魁星閣、靈官閣、藏經閣,鼓樓、鐘樓、戲樓等。又配以山門、河橋關、盛世橋、觀瀾閣、松月門、夕眺亭、樂樓、東照亭、和盛門、喜臨門、永祿橋、福壽亭等點綴其間,相映成趣,渾然一體,並興建僧房等。不僅恢復了原貌,而且比原來更加宏偉。山門“河橋山”三個大字為國家主席華國鋒題寫。
河橋山山門河橋山山門
河橋山全景河橋山全景

紅園

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在河橋山西側原河畔古堡遺址建設“紅園”紀念館,被中央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列為“甘肅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紀念館主要分為群英塔、紅軍浮雕、將帥碑林、名家墨跡四部分。
紅園紀念館紅園紀念館

太平鼓

當地太平鼓等民間文化經久不衰,民間傳說源遠流長,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