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台頭廟,又稱西嶽廟、抬頭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城區新耿南街與龍崗路交叉十字路口的東北隅,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元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河津台頭廟是以祭“泰山神”的東嶽廟(德雲殿)為中心,其它西嶽廟(灝靈殿)、后土祠(聖母殿)等為輔的綜合神廟。據河津台頭廟內碑文記載,明成化四年(1469年)、明成化九年(1474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均有重修。廟址現存10座殿宇,自南向北軸線依次有大門、中門、獻殿、東嶽殿;兩側配有后土祠、西嶽殿、東西過殿、東西耳殿。大門和中門為元代遺構。 河津台頭廟是一座主祭東嶽大帝兼祀諸神祇、具有較大規模的、在元代直至清代頗具影響力的民間道教廟宇,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宗教建築布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廟內迄今保存的五座元代建築,反映了該地域元代建築的構成方式、特點及營造水平,這些建築各具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同時,各建築上的明代琉璃脊、獸構件又是一批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明代琉璃藝術作品。
2013年3月5日,河津台頭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津台頭廟
- 地理位置: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城區新耿南街與龍崗路交叉十字路口的東北隅
- 所處時代:元朝至清朝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824-3-12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河津台頭廟始建年代暫無可考,據廟內碑文記載,明成化四年(1469年)、明成化九年(1474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均有重修。
河津台頭廟在解放前,曾做駐軍、辦學使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至1949年,王震將軍曾在台頭廟創辦了二縱國小(現新疆八一國小前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津台頭廟劃歸糧食部門做貯糧辦公使用。
2009年,河津市文物局爭取資金400餘萬元對河津台頭廟古建築進行全面保護修繕。
2013年,河津市委、市政府以台頭廟文物古蹟為依託,以龍門文化為主題,按照“三街兩軸一中心”的整體規劃,投資2000餘萬元修建台頭廟文化廣場,工程於當年底竣工並對市民開放。
建築格局
河津台頭廟又稱西嶽廟、抬頭廟,台頭廟因廟院所處地形是一個高出周圍地坪的土台,故以台頭作為廟名,歷代碑刻記載也沿用此名。台頭廟是以祭“泰山神”的東嶽廟(德雲殿)為中心,其它西嶽廟(灝靈殿)、后土祠(聖母殿)等為輔的綜合神廟。廟址東西寬約80米,南北長約36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河津台頭廟現存10座殿宇,自南向北軸線依次有大門、中門、獻殿、東嶽殿;兩側配有后土祠、西嶽殿、東西過殿、東西耳殿。大門和中門為元代遺構。
主要建築
大門和中門
大門和中門皆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施素板筒瓦。前後檐下皆施橫跨當心間與兩次間的粗圓木大額枋,兩稍間施板枋承置於大額枋上。額枋與板枋之上皆置四鋪作單下昂、螞蚱形耍頭斗栱。
獻殿
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頭科為斗口出麻葉頭裝飾,實為抱頭梁出頭之飾。每間平身科皆三攢,為斗口出龍頭或卷葉裝飾。
東嶽殿
東嶽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前檐與獻殿幾乎相接,無斗栱,僅於四椽栿前後出頭製作成出跳華拱。
后土祠和西嶽殿
后土祠和西嶽殿皆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柱頭有覆盆卷剎。前檐斗栱皆四鋪作單下昂,螞蚱形耍頭形制。
東、西過殿、東西耳殿
東、西過殿位於獻殿左右兩側;東、西耳殿位於東嶽殿左右兩側。皆面寬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頂。結構簡潔,為清代遺構。
文物遺存
河津台頭廟記憶體明、清重修碑三通。《重修台頭廟記》載“廟以抬頭名,以其形勝使然,故曰抬頭。其地在龍門舊城東一里許,台與平地約高丈余,寬方十畝,東西距三十七步,南北迤邐八十六步……”。
文物價值
河津台頭廟是一座主祭東嶽大帝兼祀諸神祇、具有較大規模的、在元代直至清代頗具影響力的民間道教廟宇,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宗教建築布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廟內保存的五座元代建築,反映了該地域元代建築的構成方式、特點及營造水平,這些建築各具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同時,各建築上的明代琉璃脊、獸構件又是一批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明代琉璃藝術作品。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河津台頭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河津台頭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城區新耿南街與龍崗路交叉十字路口的東北隅。
台頭廟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河津台頭廟,路程約1.8千米,用時約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