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這18塊碑碣是河洛鎮張氏家族第20代傳人張星垣生前撰序並書刻的。共收錄其曾祖張凌雲、祖父張志省、生父張栗、叔父張畇生前所創作的詩文66篇。張星垣以工筆楷書寫成,每塊碑碣高48厘米,寬度50厘米至1.2米不等,共18塊,可稱為“河洛18碣”,鐫刻時間約在清末民初。
查閱地方史志可知,張氏家族是清代中後期鞏縣著名的望族和書香世家。張星垣所書的其曾祖張凌雲,自翰起,號慎軒,是乾隆和嘉慶年間人,博涉經史,詩文俱佳,曾主講“東周書院”,並任東周書院第7任“山長”(院長),前後設教50年,著有《念余齋文集》、《希素詩抄》、《雲羅記》、《白雪譜》等。其祖父張志省,字鏡吾,號菊圃,道光丁酉年舉人,曾任淇縣等4縣教諭,以文章名於時。其生父張栗,字又栗,號晴岩,善詩。其叔父張畇,字芸閣,善文辭,通易理。張星垣本人是當時鞏縣名醫,亦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張氏家族數代人與當時鞏縣詩文名家馬平齋、康梅村、房三、王元會等素有交往,共同撐起清代中後期群星璀璨的鞏縣詩壇文壇。18塊碑碣文字中涉及聊齋體小說4篇,詩文序7篇,論文3篇,其他散文7篇,詩40餘首及幾副詩聯、對聯等。文中對當時文人雅會賦詩及鞏縣名勝古蹟如石窟寺、慈雲寺等多有涉及。“河洛18碣”的發現,為我們研究鞏縣清代中後期文化人的活動和詩文創作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依據。
“河洛18碣”的另一珍貴之處,是它們難得的書法價值。18塊碑碣全部為張星垣所書,正文內容一律正楷書寫。其中7篇文章後有簡短評語,為草書。特別是第18號碑刻,文章為3字句,晦澀難懂,如“騰滿到,知莫拂,霧影艷,帶既擒……”兩排文字,上排前3行與下排前5行為草書,其餘為楷書。楷書工整娟秀,功力深厚;草書龍蛇縱橫,意蘊瀟灑,是不多見的書法精品。
“河洛18碣”的現身,是鞏義歷史文化的一個重頭發現。這一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鞏義歷史文化的空白。同時,也為河洛文化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和亮點,對研究我市清代文化創作和書法創作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