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金礦是縣屬企業,位於蠶莊鎮河東王家村,礦區距招遠縣城30公里,距焦家金礦4公里,距新城金礦1.5公里,北距煙濰公路1.5公里。 該區民間採金歷史悠久,1976年6月,蠶莊金礦開始在該地區進行地質探礦,11月進行露天開採。 1977年,主斜井施工,1978年由煙臺黃金設計研究院進行正規設計,採選規模為150噸/日。1979年7月選廠設備開始安裝,翌年8月正式投產,從此成為獨立的縣社隊三級聯營的河東金礦。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河東金礦
- 總部地點:蠶莊鎮河東王家村
- 公司性質:縣屬企業
- 員工數:640人
黃金礦山,開採技術,企業升級,
黃金礦山
山東省地質局第六地質隊於1982年正式提交該礦詳查地質報告,探明礦石儲量309萬噸,金金屬量20440公斤。河東金礦屬焦家式蝕變岩型金礦床,礦區圍岩為花崗岩類,礦體傾角35°~42°。該礦設計採用乾式充填採礦法,在部分地段採用小分段崩落法作為輔助採礦法。
開採技術
1982年以後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協助下,確定了新的礦塊構成要素,當礦塊垂直走向布置時,用人工隔牆代替2米的礦石間柱,且在底柱上鋪設一層0.5米厚鋼筋砼假底,作回採底柱時的人工假頂,在采場兩側砌築1米的砼隔牆,並根據“免壓拱”理論,相鄰采場的開採順序由兩步驟回採方案改為高梯段間隔連續回採方案。在安全方面採用了一些新技術,如先後使用噴漿護頂、漲殼式錨桿支護、楔縫摩擦錨桿護頂、長錨索加固頂板等,連續6年無死亡事故。
1987年投資150萬元進行尾砂充填採礦法試驗,併購進小型鏟運機,向採礦機械化邁進了一步。該礦選廠由煙臺黃金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工藝流程碎礦為二段一閉路,磨礦為一段閉路。由於原礦含硫較低,浮選為一次粗選、 一次掃選、 二次精選流程。
1980年投產以後,選礦處理能力達到100噸/日,浮選回收率達到93%,金精礦品位200克/噸。1985年擴建磨浮系統,使磨浮處理能力達到300噸/日。
1980年以後,礦區持續乾旱,水位下降,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礦便將井下水用於選礦生產。1982年投資120萬元,鋪設了由杜西大隊機井至河東金礦15 公里供水管路,基本解決了缺水問題。
1980年投產以後,選礦處理能力達到100噸/日,浮選回收率達到93%,金精礦品位200克/噸。1985年擴建磨浮系統,使磨浮處理能力達到300噸/日。
1980年以後,礦區持續乾旱,水位下降,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礦便將井下水用於選礦生產。1982年投資120萬元,鋪設了由杜西大隊機井至河東金礦15 公里供水管路,基本解決了缺水問題。
企業升級
建礦初期,該礦職工大都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不懂生產技術。為了提高職工素質,礦里成立教育委員會,著重加強對職工的文化和專業技術培訓。
1980-1987年,對職工智力投資74萬元。該礦先後97次被冶金部,國家黃金總公司,省、市、縣政府及各級管理部門評為先進單位。
在1987年的企業升級中,39項經濟技術指標有24項達到國家一級企業標準,其餘達到國家二級企業標準,被省政府授予省級先進企業稱號,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
1987年底,全礦共有職工640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 1300 萬元, 年產黃金1200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