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書院藏書樓

河東書院藏書樓坐落在山西運城市區西北5公里的大渠鄉政府後院。河東書院建於明正德九年(1514),後屢遭劫難,現僅存藏書樓。藏書樓位於書院四教亭後,坐北朝南,方形二層,磚石構造,歇山式仿木結構樓頂,通高近7米,底層面積81平方米,有磚砌拱形門洞可進入。二層面積38平方米,牆壁四周浮雕有魚龍變化圖案,十分精巧。明代河東名儒呂冉寫詩讚道:“離城十里地清幽,南對中條起玉樓。墳典以來俱頓足,海山何處可尋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東書院藏書樓
  • 建立時間:1514年
  • 結構:歇山式仿木結構
  • 通高:近7米
  • 底層面積:81平方米
  • 占地面積:30餘畝
  • 所屬地區:河東
簡介,縣誌載,

簡介

據縣誌記載,河東書院原占地30餘畝,有學田40餘畝,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向北,前有先門、儀門、講經堂,堂前台階上建有卷棚,台下栽松槐,東側配崇義齋,西側配遠利齋。講經堂北是五間的退思堂,堂東偏南是左曲房,堂西偏南是右曲房。過退思堂,為四教亭。過四教亭,即為藏書樓。樓上中間是祭祀三晉名賢的神堂,兩旁是藏書的房間。藏書樓四周環以池水,名環池,池內種蓮,可泛舟而行。環池以北是亂石灘,灘北有九峰山,上建仰止亭。山東名杏壇,山西名桃源。
山旁有磚井,叫源頭,山下有四洞,曲折通往後山,洞名遊仙。山上怪石嶙峋,樹木繁茂,左山名豹變,右山名風鳴。前人登藏書樓曾寫有“怪石攢成九疊屏,層樓上倚六符星”之句,即指假山而言。在其兩側建有石榴園、葡萄園、牡丹園等,內皆有亭供人們游賞,最後有百果園和游息亭等。書院內殿宇莊嚴,亭閣傲立,小橋流水,園林清秀,環境優雅,風景宜人,堪稱當地一絕。前人詠河東書院一詩,生動描繪其勝景:“勝地幽深草樹新,開先卜築待居鄰。山連華岳環三晉,水帶黃河見七津。剩有琴書期自得,不妨魚鳥月相親。渚蓮徑竹多風日,壇杏宮芹與暮春。” 河東書院自建成至停辦,歷經明、清、民國三代,計423年,為當時晉南最高學府。

縣誌載

明萬曆八年(1580),張居正奏毀天下書院,御史李廷觀改為“三聖廟”得免,萬曆十三年(1585)御史趙楷更名“崇聖館”,萬曆十六年(1588)御史吳達可又更名“育才館”。清初恢復河東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河東道吳匡改名“河東中學堂”。辛亥革命後,又將其改為“省立第二中學校”,後又改為“省立運城中學校”。1937年抗戰爆發,10月奉令停辦。淪陷後被日軍占據,後被焚毀。除藏書樓外其餘建築均為廢墟。但假山、石橋遺蹟仍可辨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