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又稱河東宣慰司,元朝在山西設立的機構,為山西得名之始。......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又稱河東宣慰司,元朝在山西設立的機構,為山西得名之始。...
- 河東山西道
河東山西道為山西古地名,元中統三年(1252)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直隸中書省,治所在大同路。轄大同路、冀寧路、晉寧路,即今山西全境...
- 宣慰使司
元置宣慰使司,分道以統郡縣,處行省與郡縣之間,但不普通設定,各宣慰使司的官署名及設官情形,也不盡同。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六道(山東東西道、河東山西道、淮東道...
- 河東宣慰司
河東宣慰司,元朝在山西設立的機構,為山西得名之始。...... 河東宣慰司,元朝在山西設立的機構,為山西得名之始。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治所在大同路(治今山西省大同市)屬...
- 豐州城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所在地冀寧(今山西太原市)有一條驛路經大同通到豐州。自豐州又有一條驛路通到東勝州。東勝州是納憐道驛路的起點,經過甘州(今甘肅張掖市)、...
- 省份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稱為山西。元時,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設河東山西道宣慰司,這是山西作為政區名稱的開始。明處設山西省。...
- 盂縣
元代因襲金制,盂仍為州,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冀寧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為盂縣,屬山西省太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昇平定為直隸州,...
- 明朝大同府
唐朝開元十八年(730年),置雲州。五代後晉時,割於契丹。遼興宗改為大同府,又稱西京大同府。元朝改為大同路,屬於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明朝洪武二年,改為大同府,...
- 達拉特旗
公元1271年,元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部、東勝區一帶置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達拉特旗明清時期 蒙古鄂爾多斯部伊克昭盟七旗王公會盟銅像 ...
- 晉祠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誠任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晉祠。次年,太原...
- 尉遲德誠
祖天澤,仕金為庫官,郡王帶孫拔絳州,天澤在俘中,道見兵死者,輒涕泣收瘞之,...升家令。四年,選為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同知,擊奸吏,寬稅斂,上計京師。入見,...
- 內蒙古歷史地理
一、上都路和興和路——上都和中都 二、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所轄各路 三、弘吉剌部領地應昌路和全寧路 四、遼陽行省所轄各路 五、陝西行省、甘肅行省所轄道...
- 元朝官制
凡六道:山東東西道,益都路置。 河東山西道,大同路置。 淮東道,揚州置。 浙東...所在有隸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隸省部者,有統州縣者,有不統縣者,其制...
- 呂蒙甫
元朝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汾州西河縣 主要成就 元朝第一廉吏 元代山西汾陽人,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司使(今雷州半島、海南)。于成龍被稱清代第一廉吏,而呂氵充事跡又...
- 鄂爾多斯
公元1271年,元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部、東勝區一帶置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將烏審旗、鄂托克前旗南部劃歸陝西行省;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
- 尉遲姓
(生卒年待考),字信甫;絳州人(今山西絳縣)。著名元朝大臣。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為詹事院都事。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為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同知,擊奸吏,...
- 東勝區
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元,今區境屬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東勝州。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今區境屬五花城千戶所。太祖洪武二十五年(...
- 康巴什區
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元,今區境屬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東勝州。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今區境屬五花城千戶所。太祖洪武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