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之戰(戰國時期秦國和魏國的作戰)

河東之戰(戰國時期秦國和魏國的作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同時期的三場戰役:第一場是唐中後期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中的一場戰役;第二場是唐末汴州(今開封)軍閥朱溫與河東(今山西境)軍閥李克用對河東(治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歸屬進行的爭奪戰;第三場是朱溫為與李克用爭奪澤、潞(治今山西晉城長治)二州進行的牽制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東之戰
  • 時間:公元前366年—前322年
  • 含義:戰國時期秦國和魏國的作戰
  • 結局:秦勝
戰役簡介,戰役意義,

戰役簡介

顯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軍收復被魏國奪占的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的作戰。
秦獻公即位(公元前384年)後,即欲收復河西,作為東進中原的準備。為增強國力,實行了改革。與軍事密切相關的主要內容有,取消國野界限,將在野農民按照軍事組織形式以五家一伍編入戶籍,使服兵役,擴大兵源,內地開始設定軍、政合一的縣級組織,便於徵集兵員;將國都由遠在關中西部的雍(今陝西鳳翔),東遷至櫟陽(今陝西臨潼東北),便於對魏作戰。
三年,韓、魏國君在宅陽相會。秦軍開始攻魏,在洛陰(今陝西大荔南)擊敗來援的魏、韓聯軍。五年,獻公親率主力攻入魏河東腹心地區,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殲滅魏軍六萬,獲得大勝。魏國慘敗,震動了各國諸侯。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進入了戰國七雄行列。七年(前362年),秦乘魏軍在澮水(今山西運城絳縣)北岸與韓、趙聯軍大戰之機,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陝西韓城南)大敗魏援軍,占領了龐城(今陝西韓城東南)。 此際,魏都安邑.(今山西運城西北) 受秦威脅甚大,魏惠王(即子罃)於次年由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並在秦軍威脅的主要方向,修築了河西長城(南起今陝西華陰,經大荔西、澄城東、合陽北,在韓城南與黃河西岸相接),採取守勢作戰。當年,秦軍曾一度圍攻陝城(今河南陝縣),企圖切斷河東與魏新都大梁間聯繫,控制進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但未成功。
秦獻公死後,孝公繼位,下令求賢。魏相家臣衛鞅(即商鞅),因未被重用離魏投秦,被孝公重用為左庶長,輔佐孝公深入改革。他以嚴吏峻法保障重農、重戰政策的執行。軍事方面實行軍功授爵制及臨陣有罪重罰等,將秦全國軍民納入戰爭軌道,有效地提高了軍隊戰鬥力。、秦“銳士”戰鬥時多不戴頭盔,勇猛衝殺。戰國人認為“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荀子·議兵》),甚至說,“秦卒之與山東之卒也,猶孟賁之與怯夫也”(《戰國策·韓策一》)。
十四年(前355 年),魏在大梁以西修築了河南長城(南由今河南密縣北境,經鄭州東、原陽南,向西與黃河南岸相接)。十五年,當魏軍分別在邯鄲(今河北境)、襄陵(今河南睢縣南)與趙、齊作戰時;秦軍進攻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里(今陝西澄城東南),殲守軍7000人,並攻占少梁。十七年,秦乘魏軍在桂陵之戰大敗於齊軍,實力尚未恢復之機,由龐城東渡黃河,包圍了魏故都安邑,魏守軍降。
十八年,商鞅率軍進圍固陽(約在今河南陝縣境),魏守軍又降。魏惠王立即派軍在固陽東修建了崤山長城(東南起崤山,西北至黃河),以阻止秦軍東進,保障河東地區與大梁的聯繫。

戰役意義

秦孝公將國都再遷至交通更方便的鹹陽,準備與魏決戰。他派商鞅去魏,勸魏惠王稱王(以前尚未稱王),離間魏與齊、楚等國關係。齊、楚均怒,諸侯也多不服,魏國更為孤立。
二十八年(前341年),魏10萬大軍在馬陵之戰被齊全殲,秦乘機於次年進攻河西,誘俘魏主將公子印,大敗魏軍。三十一年,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於岸門(今山西河津南)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當年,秦孝公死,惠文王繼位,殺商鞅,重用魏人公孫衍。但商鞅所建法制,仍繼續施行。三十九年(前 330年),公孫衍率軍攻魏上郡(河西郡北,黃河中西部延河流域),魏軍8萬迎戰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被殲過半,主將龍賈被俘。魏被迫將河西歸還秦國。
秦並未因此停止攻魏,四十年,秦兩路出兵,北路以河西為基地,渡河攻魏河東,占領汾陰(今山西萬榮西)、皮氏(今山西河津西);南路以陰晉(今陝西華陰東)為基地,沿黃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攻占曲沃(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及焦(今河南三門峽西),直抵魏崤山長城。次年,秦軍繼續攻河東,又占蒲陽(今山西隰縣)。魏求和,將上郡15縣全部獻秦,黃河以西全為秦有。秦亦將曲沃及焦歸還魏國。桃林塞為關中至中原的主要通道,秦需要控制,不久又攻占陝城。此時,秦完全掌握了黃河天險,控制了東進中原的要道,進可攻,退可守,戰略上居於優勢地位,奠定了進軍中原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