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木橋遺址
- 位置:西安市未央區三橋鎮灣子村
- 發現時間:2004年9月
- 試掘日期:2008年
發掘,古木樁,地理位置,意義,
發掘
目前,在距地表深約14米處,已揭露出楔入原 河河床的木樁5排,共160根。這些木樁,根根挺立,基本處在原始的位置。木樁直徑0.3—0.55、露出0.3—2.7、大多在1.5—2.5米。這些木樁東西走向,排與排間距4.2—5.1米。從木樁的排列和炭化的現狀看,應經過2期建造。一期建橋的木樁為每組2—3根,間距1.15—1.5米,現存約120根,因遭大火焚燒,呈焦黑狀,殘高0.3—2.1米。二期緊貼在一期的北側,一般為每組1根,極少數為2根,間距1.3—1.8米,現存約40根,較為粗大,沒有火燒的痕跡,其表面的炭化應為長期埋在沙土中所致,呈褐色或黃褐色,現高1.85—2.6米,上端多有殘缺,個別木樁頂端上殘留有卯榫結構。通過探溝解剖得知,木樁打入河床的深度不因建造時間上的不同有差異,而是與木樁個體的粗細大小有關,較為粗大的木樁往往打得較深,較為細小的木樁楔入河床的深度則較淺。從挖的3條探溝看,木樁楔入河床1—4米。木樁下部削為三稜錐形,非常尖利,木樁應是採用夯打楔入河床的。若從最底端算起現存的木樁總高度約5—7米。
古木樁
已發掘出的這部分古木樁東西寬28、南北長22米,這只是古橋木樁的一部分(當屬東南部),向南和東已挖到了頭,向西為西三環主幹道高架路,向北為隴海鐵路皆無法發掘。據現場施工人員講,當時在這處古橋遺址的西邊,修建高架路的水泥橋樁時,在其中一處樁孔中,鑽機被地下約10米處的圓木卡住,提取上來的木頭殘片,與古橋木樁相同。發現地下有圓木的這根水泥樁,與已發現的第2排(從南向北算起)的古橋木樁在東西方向的同一條直線上,距已發掘出的第2排最西端的木樁約22米。照此推算,該古橋木樁東西長度至少應有50米,也就是說該橋的寬度應在50米以上。橋的長度尚不好確定,但從對遺址周圍的勘探和調查看,這一段古 河的河床寬約60米,再加上引橋,推測這座古橋的長度至少應在100米以上。
從其結構和排列走向看,這是一處古代木橋的建築遺蹟,現在發掘出的只是古橋的木樁,橋樑部分已被毀,從塌落下的幾根橫木(有的已被燒焦)推測,橋面也應為木構,此橋當為木柱木樑橋。參考1953年成都青槓坡東漢墓畫像磚上浮刻的木橋以及1971年發現的和林格爾東漢墓所繪橋樑壁畫等資料,這種橋樑的結構應是木樁柱頭上有斗拱,其上承托木樑再鋪木板,兩邊立欄楯。
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看,這座古橋應是古 河上的橋樑。 河古稱“泬水”,其上游是“潏水”,發源於秦嶺之大嶼,大方向是由南向北,但在今三橋鎮灣子村水流拐了個彎自西向東流,然後轉向北經漢長安城西,北流入渭。發現的這處橋址正是橫跨這段“泬水”的南北向古橋。2003—2004年,西安市政府對 河河道進行了疏通和改造,將河道彎曲的部分改成了直線,改造之前 河就流淌在此橋址之上。改造後,該橋址處於新 河(今西安市排污泄洪河)河道西岸。
在湮沒木樁的砂土層中,清理出大量的漢代板瓦、筒瓦殘片、子母口磚、大型脊瓦以及“上林”、“延年”和雲紋瓦當等,還出土有漢五銖、王莽“大泉五十”銅錢和銅錢範,另有鐵矛、環首刀、銅劍等兵器出土,時代最晚的為“大泉五十”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