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紅星中學

河曲紅星中學

河曲縣紅星中學的前身為沙梁國小,1974年經改擴建更名為紅星國小,1976年更名為紅星七年制學校,1981年為適應國中教育的發展,在全縣抽調骨幹教師組建紅星初級中學,由在河曲教育界享有盛譽的喬練寬任校長,當時設四軌十二個班級,在校生近六百人。現有18個教學班,校長、副校長共4人,內設機構5個,分別是辦公室、教導處、政教處、教研室、團委工會。學校曾獲山西省“特色中學”稱號,被省廳確定為“省級示範校”、“山西省示範國中先進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校”,“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學套用先進單位”等稱號。2014年中考紅星中學再次取得佳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曲紅星中學
  • 創辦時間:1974年
  •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
  • 現任校長:苗向東
  • 專任教師:75人
  • 在校生:近1500人
學校介紹,校園環境,辦學條件,教學模式,

學校介紹

組建後,紅星中學在全體教師職工和學校一班人的努力下,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河曲縣國中教育的視窗學校。1992年由省教育廳檢查評估,獲山西省“特色中學”稱號,1994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示範國中”,1996年被評為忻州市文明單位。進入二十一世紀,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除舊布新,投資160萬元,於2002年在原址修建教學大樓,徹底改善了辦學條件,2009年紅星中學又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全校18個教學班全部上了多媒體設備,使紅星中學駛入了教育教學發展的快車道,被市教育局確定為新課程改革實驗基地。 多年來,紅星中學中考成績連年穩居全縣前茅,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現有專任教師75人,其中本科學歷31人,大專學歷44人,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33人,初級職稱31人。教師中市級教學能手9人,縣級教學能手24人。在校生近1500人,為六軌十八個班級,全校師生在校長苗向東的帶領下,將恪守“不求人人成材,但求個個成功”的辦學理念,使紅星中學在全縣國中教育中進一步起好示範作用.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教學樓局部教學樓局部
校園內景(局部)校園內景(局部)

校園環境

河曲紅星中學
我校基礎設施完備,南樓為教學樓,建築面積為2590.7㎡,共19個教學班,北樓為科技信息綜合樓,建築面積為6100㎡,此樓內設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圖書室、閱覽室、綜合實驗室、檔案室、學生微機室、教師電子備課室、音體美活動室、行政辦公區,設備齊全,功能分區應有盡有。為學生第一時間獲取真知,培養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提供了體驗的平台,也為教師教學、教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校設備先進,設施齊全,基本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辦學條件

學校以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標。於2008年底班班配備了多媒體,實現了網路信息班班通,利用微機室、教師備課室、教室、行政辦公室、圖書室等的百餘台電腦,建成多網合一數位化校園網,讓教學、教研、管理業務在同一網路平台上高效運作。以“引深農遠,革新課堂”為主題,推行了“三卡四環節教學模式”,實現“樂學、高效、優質”的教學目的。教育信息化系統的高效運作,助推了走在國中教育前列的紅星中學 ,學校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名人為載體的人文文化”、“以尊重和服務為宗旨的管理文化”、“以生本教育為核心的課堂文化”。這種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成為學校各項工作良性推進的精神內驅力。學校真正起到了示範國中的引領示範作用。
部分學生做廣播體操部分學生做廣播體操

教學模式

其一:三卡四環節教學法。
“三卡”即指問題導學卡、課堂練習卡、問題檢測卡;“四環節”指導學、交流、釋疑、檢測。
“導學”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依據導學方案自主學習,要求學生逐段逐節研讀教材,完成導學方案所提出的任務與要求。
“交流”是指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自覺主動地交流匯報和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對自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採取小組討論的方式予以解決,教師要適時進行點撥、引導。
“釋疑”是指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各小組對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課堂展示,通過組員代表的展示講解組間互動釋疑,對學生弄不清的難點、疑點、盲點等共性問題,教師運用啟發式精導精講,以指點迷津,啟迪心智。
“檢測”就是根據不同科目、不同課型,採取不同的練習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測,把所學知識內化為能力。
“三卡四環節”教學模式的運用課型主要有以下三種:
1.新授課:導學引領—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匯報--互動釋疑→→訓練檢測--鞏固提升
2.練習課:獨立思考--完成練習→→組內互批--交流糾錯→→教師梳理--拓展思維→→拔高訓練--提升能力
3.複習課:提綱引領--自主複習→→組內交流--互相抽檢→→歸納總結--學法指導→→內容檢測--互評鞏固
其二:自主展示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分預習課和展示課。
其中預習課的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自主學習,在預習學案上勾畫出自己不會的題。
第二步:交流匯報,組內交流,成員之間說收穫、說疑難;小組代表在班內匯報預習收穫,提出疑難問題。
第三步:師生梳理,把各組的成果與困惑歸納總結梳理。
第四步:鎖定疑難,把各組提供的共性疑難,確定為展示的內容。
展示課的具體步驟是:
一、明確目標。依據預習課確定本課共性疑難,即本節展示課的目標。教師口頭或用多媒體給各小組分配任務。
二、小組合作。各小組領取任務後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討論、交流的合作式學 習,教師深入到各小組指導。
三、展示提升。各小組一一登台展示。文科的展示形式為誦讀賞析、談感受、編排課本劇與文本聯繫密切的相聲、小品、繪畫、舞蹈等。理科的展示形式為說題目的解題過程、做題的關鍵點、易錯點、突破口、總結規律、技巧、方法、變式訓練題目等。
四、掌握鞏固。留出專門的時間讓學生到台前展示。
教師根據科目或者課型靈活的選用教學模式,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引導、評價和點撥,學生的自主學習交流展示都是為了實現學習任務而進行的。我們本著模式化但不僵化於模式的原則,以學定教,挖掘學生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