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是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姆渡遺址出土璜
- 出土時間:1977年
- 類別:玉石器
- 出土地點:河姆渡遺址
璜,是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
璜,是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文物簡介·藏品名稱:璜·藏品尺寸: 長4.4厘米·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河姆渡文化一期·藏品介紹: 1977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河姆渡璜 河姆渡璜是玉石器。1977河姆渡遺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館藏。·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 河姆渡文化一期 ·藏品介紹:
名字: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玉璜 年代: 新石器時代 尺寸: 縱3.4,高0.9 厘米 來源: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掘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文物介紹 微殘,深褐色,呈斷面橢圓形,一端有一對鑽的圓孔,整體形狀如弧彎的半環形。 一端穿孔是河姆渡文化玉璜的特徵(同時代別的考古文化的玉璜都...
玉玦、玉璜的出現,證明了河姆渡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器傳統的源頭之一。駕馭舟楫,開展水上活動。遺址共出土了8支木槳,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遺址出土的大量動植物遺存中以水生動植物為多,特別是鯊、鯨、裸頂鯛等海生魚類骨骸的發現,證明河姆渡先民已經憑藉舟揖把活動範圍擴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區...
塔山遺址文化層堆積80~230厘米,分三大期。早期出土泥質紅陶豆、夾砂釜、夾炭釜等陶器,發現密集有序的單人墓葬40餘座,隨葬品有陶豆、罐、釜、鼎及玉玦、玉管等,與河姆渡遺址相似。中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墓葬中有合葬現象,並發現一處建築遺蹟,其文化內涵接近於良渚文化。晚期出現大量的幾何印紋陶,用來...
河姆渡遺址出土璜 璜,是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文物簡介 ·藏品名稱:璜 ·藏品尺寸: 長4.4厘米 ·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河姆渡文化一期 ·藏品介紹: 1977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河姆渡遺址出土“骨哨”研究 順山集遺址第三期遺存文化性質分析 試論馬家浜文化到崧澤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 長江下游地區崧澤文化圈的形成 崧澤早晚期聚落內部結構的演變——以仙壇廟遺址為例 良渚:神王之國 凌家灘與紅山:誰赴了誰的晚宴 良渚文化的玉琮及仿琮形器 璜與圓牌: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玉器組佩 “石犁”...
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耜有兩種———骨耜和木耜,主要是骨耜,兩期發掘共獲得約200件。它們大多是用大型偶蹄類哺乳動物,如水牛、水鹿和四不像(麋鹿)等動物的肩胛骨製成的。骨耜看上去很像現代的杴或鏟,它的主要用途是翻土、鬆土。根據加工和捆勒的痕跡可知,這種骨耜使用時安裝豎直的木柄。木柄的下端下面削平,...
有人認為,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持此意見者把河姆渡遺址第3、4層定為河姆渡文化,將其第2層歸屬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由地層疊壓和器物演變上,這兩種文化是先後承襲發展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河姆渡遺址第1~4層均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另有來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見者指出,馬家浜文化的中、...
我國利用玉的歷史最遲可追溯到 7000 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有玉管、玉珠等。早期主要用做裝飾品及玉琮、玉璧類禮器,也將玉和石器一起加工製成實用器皿。商周時代,玉器的數量、品種及製作工藝有明顯的提高。禮器類的玉器,已出現了“琮、璧、圭、璋、璜、琥”六種“瑞玉”,此外還有生產工具和戈、矛、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