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聚落,遺址博物館和現場館,
河姆渡聚落
河姆渡遺址是繼黃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遺址之後發現的史前文化的又一座豐碑,這一發現再次向世人昭示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是怎樣生活的呢?要知底細,請去河姆渡遺址尋古探源。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於1973年,在距寧波市以西25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的河姆渡口北面被發現。遺址總面積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深度有四米,用碳-14法測定,第四層距今約7000年,第一層距今約5000年。經兩期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有6700餘件。這些文物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考古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一處聚落遺址,河姆渡先民為中華民族古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主要表現為:
(1)栽培水稻。出土的秈稻和粳稻,比被稱為亞洲原生稻——印度盧塔爾稻要早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種植的水稻之一。
(2)運用榫卯和企口板木作技術,建造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乾欄式房屋。堪稱為7000年前的一個奇蹟。
(3)從編織到紡織、縫紉。原始河姆人編織技術已較嫻熟,主要是編織葦席、搓繩等,而紡紗織布技術也已相當成熟。從出土的葦編殘片及品種齊全的紡織工具來看,可能使用原始腰機來編織。類似機件在太平洋沿岸也曾發現,而在時間上則要晚兩三千年。縫紉工具主要有骨針、細小的骨錐、管狀針及小石錛等。
(4)駕馭舟楫,開展水上活動。出土了8支木槳和兩件以獨木舟為原型的陶塑藝術品。河姆人的木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槳。舟楫的出現不僅促進了漁業的發展,而且擴大了活動和交往範圍,促進了原始文化的交流。
(5)獨具一格的制陶技術。河姆文化早期制陶工藝已漸趨成熟且獨具一格。從備料、成型、到裝飾、燒造已達到相當水平,而且擅長陶塑工藝,能燒造出形狀各異、精美實用的生產、生活用具以及藝術品,並已發明了彩陶技術。
(6)掌握了髹漆技術,挖掘水井。出土的漆碗說明河姆是最早發明髹漆的地區之一。第二文化層木構水井是我國最早的考古發現。
(7)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姆渡先民已有審美意識,且原始藝術已達到一定水平。出土的文物有:①石、玉製作的裝飾品,而玦、璜、管、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開創了用玉之風的先河。②發明吹奏、打擊樂器。主要有骨哨和陶塤、木筒。河姆人製作的骨哨已達5孔,音樂工作者以此仿製的雞腿骨骨哨能吹奏完整的七聲音階。③精緻的象牙雕刻藝術。出土的蝶形器和鳥形圓雕等象牙製品,圖案線條簡潔流暢,其中“雙鳥朝陽”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遺址中有成堆的稻穀、稻桿。此外,遺址中大量用動物肩胛骨製成的耜、骨鏟及木杵等農具的發現。表明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已進入耜耕階段,證明農業已成為當時主要經濟。河姆渡人已過上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為藝術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出土的動物遺骸,經鑑定至少有61個種、屬,植物也在25種以上。動物中除了我們熟悉的以外,還有紅面猴、豹、豺、黑熊、老虎、大象、犀牛等,海生類動物有鯊、鯨、裸頂鯛等。從動物遺骸的數量來看,說明當時漁獵經濟仍占重要地位。同時,這些動植物的發現,對探究古代氣候演變及原始畜牧業的起源很有價值。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只有黃河流域才是中華遠古文化搖籃的傳統觀點,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民族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
遺址博物館和現場館
為了發揮遺址的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史前文化研究的巨大作用,省市三級政府投巨資於1993年建成遺址博物館,又於1999年建成遺址現場館。
遺址博物館
坐落在遺址西側,占地16000平方米,由6幢單體建築以連廊銜接成一個巨大的“品”字。栽樁架空的房屋基座,人字形坡面屋頂,屋頂布置交叉構件,象徵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術,體現遠古河姆人乾欄式房屋建築文化特色。從“品”字的大“口”進入陳列序廳,18米高的序廳兩扇屋面披下來,形似展翅飛翔的大鳥,表現河姆渡先民愛鳥崇鳥的習俗。
博物館由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三個展廳由三幢單體建築組成,陳列展覽從古人類學家根據出土的河姆原始人頭骨復原的一男一女的胸以上人像開始,到一幅距今8000~6000年前的中國重要遺址分布圖結束。
博物館以發掘出土的文物為依據,通過文字介紹、圖像展示、文物陳列、模型配合等手段,配之以色調燈光,展示7000年前先民生存環境、生活、工作景況。
遺址現場館
位於博物館東南100米處,緊挨河姆渡口北岸。占地2.3萬平方米,分兩部分:西面為仿造復原的考古發掘現場;東南面以5幢復原的乾欄式茅屋為主體、原始人的活動為內容的氏族村。
走上發掘現場參觀平台,腳下的一排排有序的木樁和縱橫交叉、散亂其間的木構件以及木構水井遺存,向您證實7000年前的這塊地方,原始河姆渡人已在文明之路上邁出了不起的一步。
乾欄式建築是按出土的樁位平移建造的,在蘆葦塘的西南面一字排列,再現當時背山面水的選址特點。茅草房是依據出土文物、藉助民族學、建築學知識進行復原。您可從原始“人”、“造屋現場”看到榫卯、企口板技術的運用。他們造的乾欄式栽樁架空房子,適宜於沼澤地環境防潮、防蟲蚊、防猛獸侵害。氏族村從屋內到屋外選擇了幾個典型場景,以人物雕塑、環境配置等手段營造出遠古農業文明的氛圍,勾勒出那個時代先民特定的生存環境的生產、生活概況,再現了7000年前的河姆渡。走進這個村子串門入戶,您還可看到那時的族外婚姻等等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