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雲溪橋

河南雲溪橋

雲溪橋又名廉川橋,在河南省濬縣古城西門外,衛河(古永濟渠)之上。明武宗正德3年(公元1508年)初建木橋,嘉靖45年(公元1566年)改石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溪橋
  • 外文名稱:Yunxi Bridge
  • 地理位置:河南省鶴壁市濬縣西關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一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結構,景觀,價值,

結構

雲溪橋始建於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44年(1565年)濬縣知縣魏廉川重修。在雲溪橋畔,原有一通篆刻於明嘉靖年間的《衛河廉川橋碑》,記載了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原有石橋“歲久頹,民病涉者十餘年矣”,為重修石橋,百姓和官府群策群力,僅用了百天時間就完成了這項浩大工程。20世紀50年代進行不規整修整,改為公路橋樑,拆除了殘缺的石欄桿,隨著古城的保護和建設,再次拆除水泥欄桿換為精美的石欄桿。
雲溪橋雲溪橋
雲溪橋為五孔橋,式樣美觀,堅固耐久。長60米,高10米,寬12米。中孔高大,便於舟通行,券額上雕一“虎頭”,兩側飾以花卉圖案。橋兩端墩基四角各置臥姿態水獸,形象兇猛逼真,藝術價值較高,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景觀

雲溪橋橋面平緩。橋長60米,寬10米,橋面坡度約2%,橋面上錯縫橫鋪禇色石板一層。兩邊原有望柱欄板
不同季節的雲溪橋不同季節的雲溪橋
,四角有華表,今已毀壞。橋體用青石砌成,橋下五個半圓形拱券立於橋墩之上,橋墩兩端砌作分水尖。拱券除兩側券面採用單塊券石橫聯砌築外,均採用縱聯式的拱券砌法,券面雕花卉圖案,主券正中為刻龍門吞水獸。主券高大,下可行舟,經跨8.6米,矢高4.3米。兩邊四拱券越向外越小。在橋兩端的四角墩面上各置一臥姿的石雕水獸,低頭引頸作吸水狀,形象兇猛逼真。
雲溪橋是濬縣八大景之一有雲溪燕語衛水舟的讚美詩句。
雲溪橋歷經500餘年,雖經風雨侵蝕和戰亂,橋身仍堅固完好,總體建築結構未發生變化。但橋四角華表已不存在,橋面兩邊青石望柱欄板在1958年不規範修復時被換為鋼筋混凝土欄桿,橋兩端的四角墩面上四個石雕水獸頭部早年損毀後均用水泥修補。今雲溪橋仍完好在用。
雲溪橋所採用的五孔券頂及橋下三角形分水石的修建手法,不但為當今建橋技術提供了可靠地借鑑之處,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古代石質橋樑的建造技藝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價值

2006年12月底,大運河項目申遺工作拉開帷幕;2009年4月,由國務院牽頭,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2013年初,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了首批申遺點段,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份的31個遺產區。
大運河申遺-雲溪橋飛雪大運河申遺-雲溪橋飛雪
雲溪橋是衛河(古運河永濟渠)上僅存的兩座古橋樑之一(另一座是新鄉的合河橋)。雲溪橋所橫跨的衛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大運河極其重要的一段,雲溪橋作為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附屬遺蹟,為研究大運河的歷史、發展和變遷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國際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宣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2014年6月22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許,正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濬縣雲溪橋及橋下悠悠流淌的衛河(既永濟渠)與全國31個城市的百餘歷史遺蹟共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