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縣,中國古縣名。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漢高帝劉邦將三川郡更名為河南郡,當時,洛陽縣在河南郡治下。1955年11月,為支援洛陽工業建設,發展洛陽市,國務院決定,撤銷洛陽縣。建制撤銷後,所轄之地分割給洛陽市。歷史...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韓,韓獻成皋、鞏,秦國疆界至大梁,置三川郡,郡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一說治滎陽(今滎陽市東北),轄域和韓國的三川郡相當。可考領縣有洛陽、河南、滎陽、京、索、陽武、緱氏、卷、鞏、...
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
洛陽郡 洛陽郡,東魏天平初改河南尹置,治洛陽縣(今河南洛陽市東北)。領洛陽、緱氏二縣。北周因之隋開皇三年(583)廢。
大業五年春正月丙子(公元609年),改東京為東都,改洛州為豫州。後又改為河南郡,轄河南、洛陽2縣,縣治在京城內。洛陽縣在茂德里,河南縣在政化里。隋煬帝大業十三年七月(公元617年),瓦崗軍李密、翟讓猛攻東都洛陽,攻陷洛口...
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35] ...
河南府,為古代府,府治洛陽縣(今河南洛陽市),範圍大致為今河南洛陽市所轄地域。東周時,洛陽(洛邑)為國都。秦置三川郡,西漢分置河南郡,均以雒陽為郡治。東漢雒陽為首都,曹魏時改雒陽為洛陽,仍為首都。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
截至2019年5月,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4個縣,53個市轄區,1791個鄉鎮,660個街道辦事處 [3]...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陽,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河南尹治雒陽。建安十八年,撤銷司隸校尉,河南尹從屬豫州。京都下設二縣,即雒陽縣治都城,河南縣治王城(即周之下都)。洛陽縣治所在都城內,故稱“京縣”...
本書還注意到突出本地特點,如《凡例》雲:“故跡、故實,古今志家曾未有及,河南歷朝都會,跡實匯繁,不勝記載,特取其跡之著與失事之實雲”;“建都圖,以洛陽為古都會之地,故表異之”。因地因事而制宜的作法甚合志體。
郭子儀率部追擊叛軍至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殲其5000餘人,又克華陰(今陝西華縣)、弘農(今河南靈寶)二郡。王難得率部攻取武關,克復上洛(今陝西商縣)。張通儒等收集殘部,退保陝郡。安慶緒為阻止唐軍東進,確保洛陽,盡發洛陽守軍...
這年十月初,下詔徵召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臣董爵共同負責營建新都洛陽;隨後,率眾北巡,自金墉西入河南,經虎牢城(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至滑台(今河南滑縣東),在滑台城東設壇祭廟,把遷都的事情告訴祖宗。又命安定王休...
。行政長官 ①太守。如武威太守、酒泉太守、濮陽太守 ②尹。京師所在的郡,長官稱“尹”。如河南尹(京師洛陽屬河南郡)、丹陽尹(京師建康屬丹陽郡)③相。後趙有新平相(新平郡)④內史。會稽內史(東晉會稽郡)
《古都洛陽》是2011年1月1日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迪。本書主要是全面系統地研究、介紹了洛陽的自然條件、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及文物古蹟等。...
東漢改河南郡為河南尹,梁縣屬河南尹。三國仍為梁縣,為魏國的司州河南尹管轄。東南部的小屯一帶歸豫州的潁川郡管轄。公元280年,司馬炎在洛陽稱帝,歷史進入西晉。將河南尹分為河南郡和滎陽郡,汝州仍為梁縣,歸河南郡管轄。東部...
2000年11月,在第24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以南13公里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在西南部山腰,有一座巨大的摩崖像龕,它南北寬約36...
晉析潁川置襄城郡,平頂山屬河南郡、襄城郡、南陽郡。南北朝時,先後分屬魯陽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順陽郡、漢廣郡。近古時期洛陽屬河南道;三門峽屬豫西道管轄;平頂山屬河洛道、汝陽道,後分屬豫南道、豫東道、豫西...
轄區所在河南縣、洛陽縣歸河南郡。王莽天鳳元年(前14年),廢河南、洛陽,改稱宜陽縣,改河南郡為保忠信鄉,轄區屬之。更始元年(23年),劉玄移都洛陽,復稱河南郡洛陽縣、河南縣,轄區屬之。東漢都雒陽,復西漢建制。光武帝建武...
洛寧縣地理環境 編輯 洛寧縣位置境域 洛寧縣 洛寧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緯34°05′~34°38′,東經111°08′~111°49′之間。東與宜陽縣接壤,南與嵩縣、欒川縣為鄰,西與盧氏縣、靈寶市相連,北與三門峽市陝州區...
西漢為諜城、平陰、平縣三縣轄,隸屬河南郡;王莽改平縣為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為平縣;三國魏時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為河陰縣,隸屬河南郡;晉至南北朝時,歸屬屢變,但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隋並河陰入洛陽縣,隸屬...
唐顯慶二年(657年)福昌縣屬河南郡。五代後梁時,宜陽屬於西京的河南府。後唐時,改福昌縣為福慶縣,仍屬河南府。後晉時,宜陽歸於西京(洛陽)的河南府。北宋沿襲唐制。宜陽屬於河南府。北宋又改福慶縣為福昌縣。慶曆三年(1043...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建三川郡,郡治滎陽,後遷洛陽。轄區屬河南郡。東漢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劉秀在推翻王莽“新”朝之後,東漢定都洛陽。轄區為京畿之地。魏黃初元年(220年),曹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陽。轄區為京畿之...
1913年屬河南省豫西道。1927年馮玉祥在伊河南岸置自由縣,在伊河西岸置平等縣。1932年平等、自由二縣合併為伊川縣。1986年2月,洛陽地區撤銷後,伊川縣歸洛陽市管轄。《河南省民政廳關於伊川縣撤銷城關鎮實行城市管理體制的批覆》(豫...
秦,屬三川郡。西漢,俱為洛陽縣(或河南尹、河南府、金昌府)所轄。民國,歷屬河洛道洛陽縣東南路、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洛陽縣第五區、第八區。新中國成立後,仍屬洛陽縣轄,1955年12月,併入偃師縣,1988年,龐村鎮區域從...
1947年8月,成立澠池縣人民民主政府,屬太岳區第五專區。1948年3月,澠池獲得徹底解放,改屬豫西一專區,又改屬七專區、三專區。1949年3月,屬河南省陝州行政公署。1952年歸洛陽行政專員公署。1986年4月歸三門峽市管轄。行政區劃 截至...
1954年和1963年,河南省水利廳技術人員曾兩次對崖口至樊店、崖口至高都河口進行系統治理規劃。1964年,洛陽地區對陸渾以下河段做了治理規劃,本照“除害為主、結合興利”的方針,開展河道治理工作,到1986年底,除陸渾水庫和青溝水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