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沿革
學院的前身是洛陽工學院建築工程系,成立於1997年4月1日。崔廣仁任系主任,陳殿雲任副主任,孟昭軍任總支書記,唐六丁任副書記。
建築工程系的前身為1988年10月成立的機械設計工程系土木建築教研室。1994年設定建築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2個專科專業,1996年設定建築工程本科專業和建築裝飾技術專科專業,1997年設定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本科專業。
建築工程專業的前身為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1985年後曾招收3屆幹部專修科,畢業114人。1994年招收1個本科師資班,1個三年制電大普通專科班。1995年,招收1個本科師資班,2個電大普通專科班,1個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三年制專科班。1996年建築工程專業招收本科生2個班,建築裝飾技術招收三年制電大普通班2個班。建築工程專業於1995年開始招收碩士生,在外校申請學位。
1997年10月經批准設定了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本科專業。成立之初的骨幹教師有馬愛華、張冬潔等。
1999年規範招生專業名稱,建築工程改為土木工程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改為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建築裝飾技術轉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當年土木工程專業骨幹教師有崔廣仁、張益華、劉豐軍、趙林、謝鐳、高笑娟、馬保卿、劉曉敏、鐘國華等。
2002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建築學五年制本科專業。當年骨幹教師有葉平等。
200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學組建後,成立建築工程學院。時任領導班子成員有副院長張偉(主持行政工作)、梁斌,黨委書記李德順、副書記李方。學院下設結構工程研究所、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建築學研究所和工程力學研究所,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力學、結構、建環三個實驗室。採用全員聘任方法,聘任了科級幹部、研究所所長。全體教師和全體管理幹部(教職工總數58人)。
2003年11月學院承辦了河南省力學會學術研討會。
2004年設定工程力學本科專業,招收第一屆本科生。至此共有本科專業4個,專科2個(工民建、建築裝飾技術)。當年力學骨幹教師有陳殿雲、唐六丁、梁斌、楊民獻、林剛、張淑芬、徐紅玉、王彥生、李作良、王慧萍、張耀強、劉華鋒等。
2005年設定工程管理本科專業,招收第一屆本科生。當年骨幹教師有徐東明、於英霞、張萍、李躍輝、張江濤等。
2006年學院領導班子經考核換屆,學校任命張偉任院長,梁斌、張益華任副院長,李方任黨委書記,宋釗任副書記。
2007年11月學院承辦了全國第九次建築與文化學術討論會。
2008年以來,依託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校級重點實驗室組建大學生創新與實踐平台。在王林博士的帶動下,在馬愛華及全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等活動先後獲得國家級、省級及校級獎勵32項,其中國家級獎勵7項、省級獎勵10項、校級獎勵15項。
2010年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張偉任院長,梁斌、張益華、劉豐軍任副院長,李方任黨委書記,宋釗任副書記。
2010年“理論力學” 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2011年設定城市規劃本科專業,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2013年規劃與建築工程學院拆分為土木工程學院與建築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張偉院長、曹衛平書記、梁斌、張益華、王林任副院長、方傳璽任副書記。
2013-2014張淑芬獲河南科技大學教師教學優秀的一等獎的第一名。
2013年通過校級教改項目鑑定7項。《工程力學專業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其它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2014年我院劉小敏老師獲河南省教育系統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並被授予河南省教學標兵稱號。
2014年工程力學專業被評為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2014年、2015年“工程力學”、 “材料力學”分別成功轉型為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014年 土木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實踐平台獲校級立項。
2015年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教學團隊被評為校級教學團隊。
2015年 獲得“筑邦杯”河南省第四屆大學生結構模型設計競賽三等獎和優秀獎各一項。
全國中高等院校BIM套用比賽——第八屆BIM算量大賽暨第六屆BIM施工管理沙盤及軟體套用大賽,學院劉秀麗、曹穎老師帶領學生代表隊分別榮獲全國比賽二等獎、三等獎。
梁斌獲2015年河南省教學名師、洛陽市2014年第八批優秀專家。
曹為平獲2015年河南省教育工會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工會工作者。
2015年成立洛陽市建築安全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5年《土木工程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通過省級教改鑑定。其它校級重點項目鑑定一項、一般項目結題一項。
2015年3月我院承辦“同濟恆愛杯”第二屆河南省大學生製冷科技競賽。
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工程力學”、“結構工程” 兩個碩士點;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建築學、工程力學、工程管理及城市規劃六個本科專業。現有44個教學班,學生總數達1503人。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教授4人、副教授、高工等23人,講師、工程師等32人。博士14人,碩士34人,工程院院士1人。目前正逐步形成了一個以青年教師為主,新老結合、朝氣蓬勃的教學、科研集體。
現任領導
院長:張偉,主管工作: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學科建設工作,聯繫院辦公室、工程管理教研室
黨委書記:曹衛平,主管工作: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人才引進、工會工作,聯繫建築系
副院長:梁斌,主管工作:負責科研、研究生教育、實驗室建設工作。聯繫力學系
副院長:張益華,主管工作:負責教學、師資培養工作。聯繫土木系
副院長:王林,主管工作:負責產業與創收工作。聯繫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教研室。
副書記:方傳璽,主管工作:負責學生工作。分管學工辦、院團委
專業介紹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築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套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發展土木工程的根本因素是培養大批掌握土木工程科學技術,懂得土木工程基本屬性,具有能解決土木工程問題的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就是為培養這類人才所設定的學業門類。 1、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建築工程和地下建築工程學科方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要課程:
(1)專業基礎課: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畫法幾何、土木工程製圖、測量學、土木工程材料、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鋼結構設計原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土木工程施工。
(2)專業課:
建築工程:房屋建築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土木工程抗震、房屋鋼結構設計、工程經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等。
地下結構工程: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地下建築結構、邊坡防護技術、地基處理、基礎工程、岩土工程測試與檢測技術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認識實習、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結構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4)主要專業實驗:
材料力學實驗、土木工程材料實驗、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試驗、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試驗、結構試驗、岩土測試與檢測試驗等?
3、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套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土木工程材料、建築結構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結構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3)具有工程製圖、計算機套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套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
(5)了解土木工程各主幹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畢業生就業趨向
建築工程方向就業方向:
能在房屋建築工程、城鎮建設工程、岩土與基礎工程等領域從事設計、施工、管理、監理、投資、開發等工作以及教學科研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地下結構工程方向就業方向:
能在地下建築結構、隧道工程、岩土與基礎工程等領域從事設計、施工、管理、監理、投資、開發等工作以及教學科研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一、專業培養目標
以科學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堅持現代教育理念,以用人單位滿意為最終質量標準,注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培養具備創造健康、舒適建築室內環境所需的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設計、設備製造、施工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在現代建築室內環境與設備工程領域內從事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實驗研究、套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主要教學實踐環節
學生主要學習建築室內環境控制系統設計的相關理論知識,設定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專業基礎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模組。同時安排的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及生產實習、有關專業課程的實驗、有關專業課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40周。 三、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具備本專業必須的工程繪圖、計算、測試和基本工藝系統設計等基本技能,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套用能力。
2. 獲得人工建築環境技術(建築供暖、通風除塵、空調技術、建築照明)和公用設施工程(供熱工程、製冷工程、燃氣輸配、建築給排水、建築自動化與能源管理)的實際設計訓練。
3.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適應能力和創業精神,注重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
4.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四、專業培養要求
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本專業學生學習期間受到現代建築設備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人工環境設施(供熱工程、供暖系統、通風除塵、空調技術、燃氣工程、給排水、供配電等)和城市公用設施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的能力,並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五、主幹課程設定
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築環境學、供熱工程、暖通空調工程、製冷技術、冷熱源工程、建築電氣、建築自動化、建築給排水、建築節能技術、新能源利用及燃氣工程等主幹課程。 六、畢業生就業去向及有關領域
畢業生就業領域廣,需求單位多,就業渠道寬。畢業生能夠在設計研究院所從事工程設計,建築工程及房地產開發公司從事項目施工管理,空調製冷與暖通設備生產企業從事設備研發、設備行銷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關的科研、教學、設備運行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開發、套用研究、實驗研究、設備系統運行管理及教學等工作。
工程管理
1、培養目標及要求: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主幹學科及課程: 管理學、土木工程(或水利工程等)。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工程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房屋建築學、、工程力學、建築結構、工程設備與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契約管理、工程估價、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項目投資與融資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套用及上機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城市規劃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規劃、
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管理、決策諮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市政工程規劃、
城市生態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並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規劃學科高級
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市規劃、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區域規劃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城市規劃設計等基本訓練,掌握城市規劃、
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能力。
特色活動
本著“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創建建工學院特色” 為宗旨,以鍛鍊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為目的,結合自身所學的專業,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大賽分成三個小組,分別由興趣組、 建築組和結構組組成,本次大賽有62個小組參加,總計220多人,作品風格多樣,有很多概念性模型的設計;結構組裡面橋的作品占了很大的分量,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結構組的作品要進行載入評核,所以強度的保證是製作過程中要考慮的關鍵環節。建築組和興趣組的作品也是精彩紛呈,尤其使人印象深刻是的
一個圖書館的設計,整個形狀模擬圖書的樣式,與前面的廣場結合的相得益彰。這些作品充分展現了建工學子們創新意識與自身實踐完美的結合。不同的設計帶來同樣的精彩,同時也給學校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