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教高廳函〔2020〕16號)精神,加強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能力,河南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決定開展河南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
  • 創辦時間:2021年1月5日 
建設目標,指導思想,申報條件,建設原則,建設任務,建設名單,

建設目標

根據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聚焦服務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面向專業群與產業群契合度較高、產教融合基礎較好的高校,立項建設一批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打造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示範性人才培養實體,探索形成產學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產教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圍繞區域、產業、行業、企業需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為基本準則,推動高等學校探索產業學院建設模式,搭建區域教育與產業協同發展、多元聯動創新的產教融合平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推動高等教育與區域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增強我省產業核心競爭力、匯聚發展新動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申報條件

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應已具備或近期可以達到以下基礎條件:
  1.人才培養主要專業與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關專業已經列入“國家級或省級一流專業”建設範圍,具有相對優勢;鼓勵優先選擇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強化使命驅動,培養滿足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發展的急需人才;
  2.申報的現代產業學院已正式掛牌成立,形成穩定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合作企業在區域產業鏈條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區域產業集群中居關鍵地位;
  3.由高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組成高水平教學團隊;
  4.加強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學時不低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的30%;
  5.具有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
  6.初步形成理念先進、順暢運行的管理體系;
  7.學校能夠提供相對集中、面積充足的物理空間,每年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用於人員聘任、日常運行等;構建企業、行業、地方和學校為主體的穩定投入機制;
  8.學校在人才選聘、人事管理和考核激勵等方面給予發展所需政策扶持。

建設原則

(一)育人為本。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未來戰略必爭領域產業需求,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大批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
(二)服務產業。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研判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及新經濟發展趨勢,精確分析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的對應關係和供需要求,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面向產業整合學科專業教學資源,推進新興專業建設和傳統專業改造升級,分類定位、因校制宜,切實服務區域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支撐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融合發展。推動產業學院將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科技服務、成果轉化、產業引領等功能深度融合發展,把產業學院打造成為集“產、學、研、轉、創”多功能、多主體深度融合的新型辦學實體,積極探索產教資源要素互相轉化、互相支撐,形成產教深度融合、良性互動的教育發展新生態。
(四)共建共管。充分發揮高校、地方政府、產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辦學主體作用,建立校地互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推行多個辦學主體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育才、共享資源、共擔責任的管理體制,最終實現多方共贏、互惠互利。

建設任務

(一)統籌謀劃產業學院發展。主動對接區域戰略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發展需要,依託高校優勢專業、骨幹專業、特色專業、高水平專業,與產業密切相關的企業合作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服務精準的產業學院;分類明確產業學院的辦學定位、服務面向、發展方向等,將深化產教融合、推進產業學院建設納入學校發展規劃;按照試點推動、示範引領的基本思路,探索產業學院建設發展模式,打造一批產教融合程度深、服務產業質量高的產業學院。
(二)提升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能力。發揮高等教育對區域創新中心發展的支撐作用,健全高等教育與產業緊密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圍繞區域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需要,促進教育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對接產業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努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構築先發優勢,占據產業發展戰略制高點,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校企合作,推動高等教育和產業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聚集融合,打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三)打造高質量學科專業集群。圍繞我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戰略新興產業鏈、戰略支柱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區等高能級產業載體的需要,通過改造升級傳統專業、發展新興專業、孕育交叉專業等方式,建設一批服務產業能力強的高質量學科專業集群;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需要,整合高校相關學科專業資源,建立跨學科、跨專業的產業學院專業集群;探索成立學校、企業、政府、協會等多方共同參與的產教融合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利用行業標準和企業、社會資源,提高專業建設的標準化和國際化水平。
(四)探索多元人才培養模式。實行辦學主體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制度,建立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多元人才培養模式;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標準、課程體系、考核評價、平台建設、項目設計和師資等由多個辦學主體依據國家相關要求共同謀劃、共同確定;加大課程整合力度,共同建設一批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模組化課程,構建通專融合、理實結合的課程體系;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新時代產業發展要求的卓越人才;構建職前職後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實現職前學歷教育與職後教育銜接融通。
(五)構建產學研創一體化融合平台。發揮產業學院各辦學主體在教育教學、技術創新、產業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將產業學院打造成為教學科研生產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實訓基地;通過學生參加對科技成果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試驗的中試項目,推廣研究性學習和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套用研究與創新能力;依託教學科研生產基地提出的課題,安排企業導師對課題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基於課題進行創新創業訓練;將企業真實項目或課題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選題,實行真題真做。
(六)切實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整合多方資源共建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聯合攻關、產品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工作,加快基礎研究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和收益分配辦法,加快構建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機制,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大力推動產業學院內部科教融合,以科研促教學,將研究成果及時引入教學過程,將產業學院建設成為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鼓勵設立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專職崗位,統籌協調產業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七)加強專兼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在產業學院設立若干教師專崗,支持行業協會、企業業務骨幹、技術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探索實施產業教師(導師)特設崗位計畫,優先聘用“雙師型”教師,鼓勵產業學院開展校企導師聯合授課,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改革產業學院職稱評審方式和標準,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技術服務,探索符合產業學院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設定產業學院教師工作室(坊)、“雙師型”名師工作室等,承擔產業學院師資交流、研討、培訓等業務,將產業學院建設成“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建設名單

產業學院
序號
高校
名稱
1
河南師範大學
綠色水產養殖產業學院
2
河南科技大學
智慧型裝備製造產業學院
3
河南理工大學
新材料產業學院
4
河南工業大學
人工智慧產業學院
5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水谷產業學院
6
鄭州輕工業大學
鯤鵬生態現代產業學院
7
新鄉醫學院
智慧型影像與康復工程產業學院
8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航空信息產業學院
9
安陽師範學院
數字建築產業學院
10
商丘師範學院
智慧人居環境學院
11
河南城建學院
智慧建造產業學院
12
平頂山學院
尼龍新材料學院
13
河南工程學院
紡織服裝產業學院
14
新鄉學院
生物與醫藥現代產業學院
15
洛陽理工學院
機器人產業學院
16
河南工學院
電纜現代產業學院
17
黃河科技學院
智慧型製造產業學院
資料來源:
產業學院(大別山行動專項計畫)
序號
高校
名稱
1
河南農業大學
智慧養殖產業學院
2
南陽師範學院
智慧與健康養殖產業學院
3
南陽理工學院
新零售產業學院
4
黃淮學院
防水材料與工程產業學院
5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智慧牧業現代產業學院
6
信陽農林學院
大別山油茶學院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