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校志(1905-2005)

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校志(1905-2005)

《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校志(1905-2005)》是王於、葉宗穆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校志(1905-2005)
  • 作者:王於、葉宗穆
  • 出版時間:2004年12月
  • 出版社:香港銀行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中國有識之士紛紛奮起救國,為了民族的獨立,爭取自由與民主,艱苦卓絕,前赴後繼,不惜擲頭顱、灑熱血。那是一個先驅者由於痛心疾首而更加激昂慷慨的年代,那是一個專制者由於驚惶失措而更加瘋狂的年代。庚子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證明一個泱泱大國,故步自封,必然不堪一擊。1902年蔡元培、秋瑾等人創立光復會。1903年底《革命軍》作者鄒容被捕,死於獄中。祖國遭到列強的分割,民生凋敝,危急萬分!即使腐敗透頂的清廷都認識到從朝廷重臣到草野庶民的素質都太低了,面對現代世界,中國簡直就是一個聾啞人的國度。免於危亡的首要條件就是革新教育,廢除為科舉而設立的儒學與書院,創辦新式學堂。於是,官立光州中學堂和全中國的第一批新式學堂應運而生。

作品目錄

封面
潢川高級中學校志
編纂委員會
序言
校訓
校風
教風
學風
辦學理念
省立第七學校校訓
潢川高中校歌
校歌
闊步向前——潢川高中校歌
題詞
范欽臣河南省政協主席
張錦中信陽市市長
曹維新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長
劉懷廉信陽市委書記
蔣篤運省教育廳長
林世選河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許智宏 北京大學校長
陳章良 北京農業大學校長
關愛河河南大學校長
凌行政 原解放軍文藝社社長
蔣建平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黎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鄭傳德潢川縣縣委書記
孫宏典信陽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白樺 當代著名作家
邱陵 清華犬學教授
塗又光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陳照峰 河南省農業大學教授
陳緒德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葉楠 當代著名作家
圖片
省立潢中抗日戰爭流亡淅川去迴路線圖
潢川高中學規劃圖
南湖風景(清光緒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曆2005年元月2日,官立光州中學堂創建於南湖北岸原弋陽書院)
潢川高級中學校園環境規劃設計鳥瞰圖
潢川高中1954-1968年平面示意圖
1954—1968年平面示意圖
1933年省立七十中平面圖
東方紅完中1969—1972年在馬棚校舍平面示意圖
①1933年省立七中大門
②1933年省立七中閱覽室
③1933年省立七中辦公室門前院落
④1933年省立七中圖書館
⑤八十年代大禮堂
⑥八十年代教工住室
⑦八十年代東教樓
①挖水渠
②勞動休息時的文娛活動
③打場
④文革時期師生大串連
⑤1950年省立潢中大門
中央領導同志接見部分科學家教師合影
周恩來總理同黎原校友合影
胡錦濤同志和我校教師于海生在飛機上合影
毛澤東主席1950年5月接見第一次統戰工作會議代表時合影,後排左二為靳彥俊校友
河南省潢川高級中學榮譽
校長鬍國文,書記吳征勇
新世紀潢高大門
學生業餘黨校第七期開學典禮
醫務室
參觀書畫展
八十年校慶主席台
校慶校友合影
九十年校慶主席台
第二屆教職工代表大會
校友白樺返校為母校題辭
校友塗又光向母校贈書
教研活動
課間操
軍訓
體育表演
升國旗
特級教師譚素蓮在輔導學生
學生在閱覽室
學生在圖書館
學生在校園內學習
多功能報告廳
演講比賽
98年運動會鼓號隊英姿
90年校慶大遊行
運動場
迎春晚會
90年校慶晚會
慶十六大聯歡會
高歌頌中華
車棚
荼蘼架
八角教樓
學生公寓
學生餐廳
求真樓
餐廳
教工住宅樓
學生公寓
科技樓
微機室
物理實驗室
化學實驗室
實驗樓
全校離退休人員合影
學校領導班子合影
副校長孫力專程赴上海看望著名老校友
白樺,並請白樺先生為我校校志寫序校志編輯人員和序言作者白樺合影
全體教職工合影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革命傳統
第二章 大事記
第三章 學校管理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規章制度
第四章 教育宗旨
第五章 教學工作
第一節 課程設定
第二節 教學研究
第三節 教學管理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德育內容
第二節 德育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第三節 德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四節 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定
第五節 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六節 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
第七章 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及其他
第一節 體育
第二節 美育
第三節 勞動教育和勤工儉學
第四節 衛生保健
第八章 學生
第一節 學制 招生 錄取 編班
第二節 學籍管理
第三節 班主任工作
第九章 教職員工
第一節 綜述
第二節 教師
第三節 職稱
第四節 待遇
第十章 校舍設備
第一節 校舍
第二節 圖書館
第三節 實驗室
第四節 電教室
第五節 文印室
第十一章 總務工作
第一節 經費
第二節 後勤服務和管理
第十二章 中國共產黨
第十三章 群團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學生組織
第四節 老幹部
第十四章 人物
附1:入志原則
附2:人物索引
第一節 傳略
葉知幾
馬佩玖
梁元太
王元炳
吳丹坤
李研之
蔡大鈞
蔡仲美
周競益
汪循周
余冠五
李劍聲
潘維新
韓家學
劉承哲
王偉之
張尹人
雷怒鳴
王沛霖
劉進之
戴授持
李瑞亭
劉鵬蓀
徐敬遠
鄒傑
李廣清
李景
劉炳燦
阮力
韓錦璜
曾浪
邢大地
周新生
杜彥威
熊少山
汪後之
胡日新
張志新
胡士俊
張相舟
李堃
朱福民
朱晏弼
馮新宇
熊立臣
張俠生
王實味
蔣明華
彭立人
徐智雨
殷仲環
鄭伯英
孫海波
李世荒
金力靜
周新武
段連崇
靳彥俊
徐維道
張寄濤
葉平賢
葉楠
梁本中
周繼聖
第二節 簡介
余惠君
趙一柏
楊乃僚
唐思珍
范柱新
楚國鈞
周振坤
柏進洲
蔡發育
劉清亮
梁惠琴
劉恆春
丁量
鄔昌祚
梁聲舉
李甦
汪任遠
謝隨法
潘鏡明
張乃驥
胡競時
陳家富
梁家衡
左名正
何畏難
尚達翔
彭肅然
耿顯德
王俊生
萬永年
張錦文
李瑞蘭
闞鴻猷
余祖富
朱達煥
劉朝暉
汪有灼
呂新周
李中科
王於
陳俊雄
周培聚
樂啟義
張振宇
周宏范
余德源
王國權
段思顯
張遠志
葉宗穆
汪道淑
王承印
袁上生
萬善祥
裴伴榮
王純修
朱德民
解更生
樊學敬
宋志恆
施耀華
段永春
王蘊嫻
袁志范
柴毓章
肖國全
林秀芳
秦日東
宋增渠
阮觀金
李定成
李德全
張利華
張子傳
譚守忠
江培霞
蔡元清
梁聲福
劉現軍
李興中
張民鋒
岳翠蘭
段文龍
朱敬修
陳志宏
闞敦基
翟俊蘭
張克勤
劉新成
秦琪豪
任平安
吳建華
熊振鐸
胡聖哲
譚素蓮
謝宗琴
畢學兵
張貴明
彭新偉
萬華清
胡國文
張明
李俐
喻寶印
朱艷林
李衛平
呂東喜
闕群中
李玲
王林
朱業林
陳和平
徐國堂
孫力
李靜冰
袁啟斌
江聲平
吳征勇
方建江
胡新輝
徐明富
陳志立
張道玉
于海生
余承賦
劉毓
魏冬梅
魯長清
喻維華
楊克方
餘勇
賀善東
朝樺
何一博
胡超世
黃文清
黎原
冉虹
張玉林
賀元伍
文聖常
邱陵
任遇蘇
詹國祥
杜行素
王伯祥
任鴻聲
熊章
魏宗升
張德春
宋慰君
湯從周
闞柯
盛鴻綏
杜承匯
詹一之
孫叔宇
陳延昌
塗又光
聶山影
鄭曜
陳躍
張九合
何國光
曹琪
潘靜五
劉淮生
曹承琪
年福生
趙明
宋世清
魏慶蓀
鄧天騎
陳志民
姚延昶
唐剛如
凌行正
徐長興
劉政
陳鳳翔
白樺
劉法可
呂萍
龔學儒
張辛
吳建國
楊履選
李學垣
鄭培根
劉維忠
徐新初
曹先擢
宋新民
魏慶莒
邵更成
李文先
崔建瑞
袁立海
汪健菊
徐雪林
項昭義
余成壽
左名聲
肖莊
程應傑
孟廣壽
黃素秋
裴其華
余德存
宋新國
王清正
郭文靜
徐雪帆
胡永立
黃淑英
夏書本
邱緒晉
趙大周
馮明洋
謝法江
閔正沛
李晞
裴傳鑫
宋詮
曾憲堂
毛鴻成
陳照峰
答振益
林耀明
余本智
穆大祿
於啟湛
陳緒德
張賓
李敬芝
陳祖誥
孫文燦
王啟正
謝新華
張國棟
左名楷
方樹友
易德瓊
鄭貴然
程啟華
李文春
段耀明
秦榮德
金德銳
劉曉鵬
陳國勛
陳冬華
張淑媛
崔國森
謝世燦
孔令球
羅淑蘭
汪志遠
盛宏正
張應啟
鄭培成
徐道禮
裴世海
李天華
張錦中
邵其政
萬國平
李道銀
彭仁虎
湯成勇
曹先鉅
畢學工
何兆琮
安國棟
陳學德
李國安
陳繼興
朱澤宏
謝正中
曾樹全
周宗元
傅瑛
裴惠生
毛明天
張國定
梅新華
丁嘉寶
楊建安
楊新年
麻根柱
劉昭瑞
塗白奎
肖林
張新建
高伯林
陶偌偈
段全義
阮祥新
劉建國
王文濤
彭培紅
何建偉
金春雪
劉萍
吳傑明
陳鍠
雷俊毅
鄧建強
段紹光
陳浩
劉曉明
雷麗萍
徐慎越
李葦
張樹偉
陳紅斌
楊雪琴
施雲
張華
葉陽東
徐峰
賈俊輝
劉德啟
韓梅
黃培之
張華
邵輝
王楠林
裴曉華
林偉
萬友華
張繼明
楊平
陳永輝
余保龍
舒永春
袁啟華
宋飛瓊
楊繼成
董開德
陳勇
劉屹岷
傅大立
李建全
黃昌勇
孫德中
劉勁松
王仁海
王青松
高亞勝
葉陽升
趙曉靜
鄧新山
李君
陳永紅
張志遠
羅永紅
魯曉東
張大全
夏鴻
劉加紅
李志勇
聞傳國
李虎
於莉
呂國宏
李肖夫
黃志全
趙衛
謝海波
楊繼國
吳彎
張春萍
呂平
婁靜
王冠
第三節 表錄
第十五章 附錄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