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嵩縣前河金礦區Ⅳ號礦帶葚溝礦段

《河南省嵩縣前河金礦區Ⅳ號礦帶葚溝礦段》是河南省地礦廳第二地質調查隊、河南省地礦廳區調隊為主要研究單位,趙國民、張玉偉、雷淮、馬學榮、朱國堂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嵩縣前河金礦區Ⅳ號礦帶葚溝礦段
  • 依託單位:河南省地礦廳第二地質調查隊、河南省地礦廳區調隊
  • 完成人:趙國民、張玉偉、雷淮、馬學榮、朱國堂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60002
項目名稱
河南省嵩縣前河金礦區Ⅳ號礦帶葚溝礦段
主要完成單位
河南省地礦廳第二地質調查隊、河南省地礦廳區調隊
主要完成人
趙國民、張玉偉、雷淮、馬學榮、朱國堂
獲獎證書編號
ZK-96-1-2
獎種
找礦
等級
一等

項目摘要

葚溝礦段,其礦帶總體走向近東面,長1100米,自西向東被近南北向的F22、F18兩斷層切錯,F18斷層以西分枝為IVN和IVS礦帶,礦頻寬6—52米,平均24米,具西寬、向東略窄的特徵。傾向北或北東,傾角45°—75°。礦帶的中上部和底部各有一個儲礦部位,礦床共圈出工業礦體4個,支礦體1個,表外礦體1個;F18斷層以東為IVN1、IVS1礦體,F18以西為IVN2、IVS2和支礦體IVN2-1、表外礦體IVS3。礦床共求得C+D級礦石量1742504噸。礦床平均品位12.12×10-6。伴生有益組分銀和硫,屬含銀大型金礦床。礦石工業類型為少硫化物含銀金礦石。 礦石物質組分:金屬礦物以黃鐵為主,次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金礦物為自然金及銀金礦。氧化礦物為褐鐵礦、赤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鉀長石、絹雲母、黑雲母為主。可見金粒度大於0.001毫米,次顯微金顯微鏡下不易發現。金礦物以枝叉狀、角粒狀、尖角礫狀為主。金礦物載體和富集礦物主要為黃鐵礦、次為閃鋅礦、石英、鉀長石、絹雲母等。礦區氧化礦和原生礦石經吉林冶金研究所和黃金研究所試驗定流程試驗結果,金回收率92.78%,銀82.85%,硫87.21%,屬易選礦石。 參照長沙設計院設計書概算,開發本金礦床正常年份可獲利潤二仟余萬元,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