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皋鎮位於伊川縣城南部,距縣城20公里,因詩經“鶴鳴九皋,聲聞於天”而得名。該鎮東與酒後、葛寨、白元隔伊河相望,西和宜陽縣白楊鄉接壤,北同平等、高山鄉毗鄰,南與嵩縣田湖鎮相接,有伊川縣“南大門”之稱。鳴皋鎮全鎮總面積71.4平方公里,耕地7.1萬畝,轄39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23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6000人。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伊河、順陽河、陸渾水庫西乾渠、解放渠、永安渠等六條渠道交叉縱橫,為全鎮3.5萬畝耕地的高產穩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鳴皋鎮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礦產達37種之多,主要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等。另外,還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鳴皋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
- 下轄地區:、鳴皋村周園村、坡根村等3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鳴皋村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區碼:471300
- 地理位置:河南伊川縣西南部
- 面積:71.4平方公里
- 人口:6000人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半濕潤)
- 著名景點:北衡桃山上南嶽古剎
- 火車站:洛陽龍門站
- 車牌代碼:豫C
嗚皋鎮-簡介,嗚皋鎮-區劃人口,嗚皋鎮-經濟發展,嗚皋鎮-農業發展,嗚皋鎮-旅遊資源,
嗚皋鎮-簡介
鳴皋鎮全鎮總面積71.4平方公里,耕地7.1萬畝,轄39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23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6000人。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685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156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9元,財政收入607萬元。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發達。鳴皋鎮屬濕帶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乾燥多風沙。 洛盧路與鳴白、鳴酒公路呈“十”字形交叉而過,全鎮轄39個行政村,總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4768公頃。
鳴皋鎮轄區交通便利,省道洛盧公路橫穿全鎮南北,是通往嵩縣“白雲山森林公園”、欒川縣“雞冠洞”的咽喉要道,南距陸渾水庫渡假村16公里。縣道鳴白路、鳴酒路、曾石路輻射四縣六鄉。通訊發達,擁有萬門程控交換機,已開通國際、國內直播程控電話1500部,全鎮39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電話。基礎設施完善,境內現有汽車站一個,35KV變電站兩個。縣立高中、鎮辦國中及國小45所,幼稚園12所。
鳴皋鎮建成有線電視塔兩個,影劇院七個,文體活動中心12個,20個村級文化室和一所能容納150人的敬老院;鎮中心衛生院有現代化的X光機、B超機、CT掃描機等高科技醫療器械,成為輻射周邊七八個鄉鎮的中心衛生院。衛生改廁改水工作成績顯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樹為典型。
鳴皋鎮轄區交通便利,省道洛盧公路橫穿全鎮南北,是通往嵩縣“白雲山森林公園”、欒川縣“雞冠洞”的咽喉要道,南距陸渾水庫渡假村16公里。縣道鳴白路、鳴酒路、曾石路輻射四縣六鄉。通訊發達,擁有萬門程控交換機,已開通國際、國內直播程控電話1500部,全鎮39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電話。基礎設施完善,境內現有汽車站一個,35KV變電站兩個。縣立高中、鎮辦國中及國小45所,幼稚園12所。
鳴皋鎮建成有線電視塔兩個,影劇院七個,文體活動中心12個,20個村級文化室和一所能容納150人的敬老院;鎮中心衛生院有現代化的X光機、B超機、CT掃描機等高科技醫療器械,成為輻射周邊七八個鄉鎮的中心衛生院。衛生改廁改水工作成績顯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樹為典型。
嗚皋鎮-區劃人口
嗚皋鎮伊川書院鳴皋鎮下轄村:
鳴皋村,中溪村,元東村,小元東村,坡根村,新寨村,曾灣村,渡口村,乾河村,蔣元村,邢莊村,周園村,雷溝村,韓凹村,郭村村,孟村村,謝村村,賈村村,中章屯村,下章屯村,馬良寨村,孫村村,張村村,武莊村,徐陽村,沿村村,楊村村,董王坡村,西平村,萬溝村,楊圪當村,東寨村,西寨村,舊寨村,王莊村,海山村,季溝村,大桑坡村,小桑坡村。
鳴皋村,中溪村,元東村,小元東村,坡根村,新寨村,曾灣村,渡口村,乾河村,蔣元村,邢莊村,周園村,雷溝村,韓凹村,郭村村,孟村村,謝村村,賈村村,中章屯村,下章屯村,馬良寨村,孫村村,張村村,武莊村,徐陽村,沿村村,楊村村,董王坡村,西平村,萬溝村,楊圪當村,東寨村,西寨村,舊寨村,王莊村,海山村,季溝村,大桑坡村,小桑坡村。
嗚皋鎮-經濟發展
嗚皋鎮鄉鎮經濟鳴皋鎮鄉鎮企業發達,以洛欒公路為主線依次形成了塑膠化工、商貿運輸、建材、鑄造、四個工貿小區。止98年底鄉鎮企業總數已達2063個,從業人員達11530人,實現利稅10099萬元。
鳴皋鎮中溪村的塑膠、化工、鑄造業以其起步早、質量高而遠近聞名,該村現有個體私營企業110家,其中塑膠企業34家,主要生產易撕料、普絕料、PVC電纜料、農膜等產品,產品現已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有的還出口日本、韓國等地。該村連續10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伊賓明珠”、“伊河岸邊工業村”、“全縣納稅第二村”,1988年成為全縣鄉鎮企業十強村之首。
鳴皋鎮實施富民工程以來,全鎮湧現出28個專業村,主要有武莊村的閹割業,楊村的木工業,韓凹的林果業,小元東的鞭炮加工,中下章屯、海山、季溝的養牛業,乾河、東寨、西寨、楊圪塔的運輸業,舊寨村的生雞販運等。扶貧開發龍頭項目牧興養殖公司和渡口食用菌開發公司,年實現利潤304萬元,年可帶動300個貧困戶脫貧。
鳴皋鎮商貿城位於鳴白、鳴酒、洛盧路交叉口,占地百餘畝,有各類商品房2530間,得益於優越的交通環境,誠實文明的經商態度,這裡終年商賈雲集,物資豐富,客流量極大,年商品零售額達1億多元。隨著鳴皋中心市場的日益擴大,中溪、曾灣、邢莊、孫村等地也形成了衛星小集鎮,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也便利了人民民眾的生活。
鳴皋鎮中溪村的塑膠、化工、鑄造業以其起步早、質量高而遠近聞名,該村現有個體私營企業110家,其中塑膠企業34家,主要生產易撕料、普絕料、PVC電纜料、農膜等產品,產品現已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有的還出口日本、韓國等地。該村連續10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伊賓明珠”、“伊河岸邊工業村”、“全縣納稅第二村”,1988年成為全縣鄉鎮企業十強村之首。
鳴皋鎮實施富民工程以來,全鎮湧現出28個專業村,主要有武莊村的閹割業,楊村的木工業,韓凹的林果業,小元東的鞭炮加工,中下章屯、海山、季溝的養牛業,乾河、東寨、西寨、楊圪塔的運輸業,舊寨村的生雞販運等。扶貧開發龍頭項目牧興養殖公司和渡口食用菌開發公司,年實現利潤304萬元,年可帶動300個貧困戶脫貧。
鳴皋鎮商貿城位於鳴白、鳴酒、洛盧路交叉口,占地百餘畝,有各類商品房2530間,得益於優越的交通環境,誠實文明的經商態度,這裡終年商賈雲集,物資豐富,客流量極大,年商品零售額達1億多元。隨著鳴皋中心市場的日益擴大,中溪、曾灣、邢莊、孫村等地也形成了衛星小集鎮,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也便利了人民民眾的生活。
嗚皋鎮-農業發展
嗚皋鎮農業發展農業基礎條件穩固,呈現糧、煙、畜、經齊頭髮展的局面。鳴皋鎮政府因地制宜,以肉牛養殖、溫棚蔬菜種植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初步實現了“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鳴皋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了脫毒紅薯高產示範基地、菸葉生產基地和旱地穀子、食用菌、大棗、蘋果、溫棚蔬菜等高效農業基地。已建成城關鎮郭寨、水寨鎮韋村、宋村、銀張,彭婆鎮南寨、西高屯,白元夏寶、常裕堡等溫棚蔬菜基地。
鳴皋鎮畜牧業穩步發展,新建了豫西黃牛交易中心和肉牛養殖小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溫棚蔬菜總數達到80餘座;累計收購菸葉3萬擔。林業生產長足發展,累計森林覆蓋率達到13.5%。大力實施西乾渠配套、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農田水利建設,糧食產量穩定增長,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用糧產業基地鎮。
鳴皋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了脫毒紅薯高產示範基地、菸葉生產基地和旱地穀子、食用菌、大棗、蘋果、溫棚蔬菜等高效農業基地。已建成城關鎮郭寨、水寨鎮韋村、宋村、銀張,彭婆鎮南寨、西高屯,白元夏寶、常裕堡等溫棚蔬菜基地。
鳴皋鎮畜牧業穩步發展,新建了豫西黃牛交易中心和肉牛養殖小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溫棚蔬菜總數達到80餘座;累計收購菸葉3萬擔。林業生產長足發展,累計森林覆蓋率達到13.5%。大力實施西乾渠配套、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農田水利建設,糧食產量穩定增長,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用糧產業基地鎮。
嗚皋鎮-旅遊資源
衡桃山南嶽廟衡桃山南嶽廟
鳴皋村北衡桃山上南嶽古剎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南嶽廟會,香火鼎盛。奇的是,逢廟會必有雨,為此,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南嶽爺是個嗜賭之徒,天上的玉帝懲罰他到天上去做苦力,後來經由南嶽奶奶求情,允許南嶽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這天探家一次,每次南嶽爺回家,南嶽奶奶都會把藏了一年的好吃的拿出來給南嶽爺享用,到了後半夜,想到丈夫五更就要啟程了,南嶽奶奶便會止不住淚如雨下。南嶽奶奶哭送南嶽爺的傳說,為南嶽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南嶽廟坐北朝南,殿閣雄偉,雕樑畫棟,飛檐挑角,殿內南嶽大帝塑像莊重有神、栩栩如生。相傳南嶽廟建於北魏年間,孝文帝都洛,南巡至鳴皋,望著正南方鳴皋山主峰,想到北魏政權己有四岳(東嶽泰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尚缺南嶽衡山,於是就尊鳴皋山為南嶽衡山,建廟祭祀。唐代詩人祖詠《望鳴皋山白雲寄洛陽盧主薄》詩曰:“室畫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把鳴皋山比做峨眉山。“洞庭浪”指南嶽衡山,位於洞庭湖的南邊,在南嶽廟仿佛聽到了洞庭湖的浪濤聲。廟內有靈簽碑,據傳立於唐時。碑上有簽語數十條,分述吉、凶、禍、福、財、運、婚、嫁等。有求者可站 在數米外,用土塊、粉筆等投向碑上籤語處,查看投中之簽語內容,據說很靈驗。不論預測效果如何,但為人們帶來無限的樂趣,使求籤者樂此不疲。
始建於北宋的二程書院,是理學大師程頤、程灝的講學著書之所,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古色古香的大成殿、東西廂房、石碑及千年古柏相映成趣,蔚為壯觀。這些景點以其歷史久遠,建築奇特成為洛陽南線的一大旅遊景點。
鳴皋村北衡桃山上南嶽古剎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南嶽廟會,香火鼎盛。奇的是,逢廟會必有雨,為此,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南嶽爺是個嗜賭之徒,天上的玉帝懲罰他到天上去做苦力,後來經由南嶽奶奶求情,允許南嶽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這天探家一次,每次南嶽爺回家,南嶽奶奶都會把藏了一年的好吃的拿出來給南嶽爺享用,到了後半夜,想到丈夫五更就要啟程了,南嶽奶奶便會止不住淚如雨下。南嶽奶奶哭送南嶽爺的傳說,為南嶽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南嶽廟坐北朝南,殿閣雄偉,雕樑畫棟,飛檐挑角,殿內南嶽大帝塑像莊重有神、栩栩如生。相傳南嶽廟建於北魏年間,孝文帝都洛,南巡至鳴皋,望著正南方鳴皋山主峰,想到北魏政權己有四岳(東嶽泰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尚缺南嶽衡山,於是就尊鳴皋山為南嶽衡山,建廟祭祀。唐代詩人祖詠《望鳴皋山白雲寄洛陽盧主薄》詩曰:“室畫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把鳴皋山比做峨眉山。“洞庭浪”指南嶽衡山,位於洞庭湖的南邊,在南嶽廟仿佛聽到了洞庭湖的浪濤聲。廟內有靈簽碑,據傳立於唐時。碑上有簽語數十條,分述吉、凶、禍、福、財、運、婚、嫁等。有求者可站 在數米外,用土塊、粉筆等投向碑上籤語處,查看投中之簽語內容,據說很靈驗。不論預測效果如何,但為人們帶來無限的樂趣,使求籤者樂此不疲。
始建於北宋的二程書院,是理學大師程頤、程灝的講學著書之所,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古色古香的大成殿、東西廂房、石碑及千年古柏相映成趣,蔚為壯觀。這些景點以其歷史久遠,建築奇特成為洛陽南線的一大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