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河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是河北省民政廳發布的檔案,發布日期是2012年02月29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 發布單位:河北省民政廳
  • 發布日期:2012年02月29日
  • 主題分類:民政、扶貧、救災
檔案全文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我省老齡事業發展,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確定的目標和任務。老齡政策法規建設進一步加強,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出台了《河北省老年人優待辦法》,為老齡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養老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達到了37個,參保人數達840.3萬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部分地區開始探索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鄉低保制度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城鄉低保標準與全國平均水平同步增長機制,並將低保範圍向貧困老年人傾斜。農村五保供養水平逐步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應率達到60%。統一建立和完善了百歲老人保健津貼制度,部分設區市、縣(市、區)探索建立了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制度,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46%。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全省新建縣建縣管民政事業服務中心580所,床位達到15.7萬張,集中供養能力達到6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倍;民辦養老機構迅猛發展,床位總數達到了3.25萬張。居家養老服務穩步推進,11個設區市和36個市轄區,全部構建起以“為老服務熱線”和“一鍵通緊急呼叫”為主要內容的居家養老呼叫服務網路。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老年人優待證》實現免費發放,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內公車政策全部落實。老年文化、教育和體育事業較快發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全省建立各類老年學校1300多所,在校學員達到22萬餘人。
“十一五”期間,我省老齡事業取得顯著成績,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後,老齡事業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有待完善,老齡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二、“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我省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一是老年人口增速加快。據第6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934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3%。據預測,今後一個時期,全省老年人口將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15年,我省老年人口將達到108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5%。二是高齡老人增速加快。2010年全省80歲以上高齡老人為98萬人,占老年人總數的10.5%,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123萬。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高齡化程度將逐年加重。三是家庭空巢化加快。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有家庭戶2039.5萬戶,家庭戶規模為3.36人,比2000年減少了0.23人。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進入老年,空巢老年人口將進一步增多。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高齡化程度的加重、空巢化比重的加大和失能老年人的大幅增加,對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必將產生重大影響,養老保障體系和為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巨大壓力。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老齡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召開了第三次全國老齡工作會議。省第八次黨代會明確要求,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老齡工作的高度關注,為老齡事業的全面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三、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六個老有”(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目標,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培育壯大老齡產業,加大對老齡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健全老齡工作體制,推動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逐步形成與全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相銜接、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廣大老年人需求相適應的老齡事業發展新格局。到2015年,建立健全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相結合的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管理規範的老齡產業發展體系;逐步建立起基層組織健全、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合法權益有效保障的老年社會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職能明確、協調高效的老齡工作體系,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六個老有”工作目標。
(三)基本原則。
堅持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把老齡事業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協調發展。
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在發展老齡事業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培育和監督管理。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老齡事業發展,推進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
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既要解決當前最為突出的重點難點問題,又要著眼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期挑戰,統籌兼顧,綜合施策,促進老齡事業持續發展。
堅持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鞏固和支持家庭養老,大力發展社會養老,努力探索符合城鄉老年人需求的多種養老模式。
堅持統籌規劃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充分考慮城鄉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差異,認真研究妥善解決老齡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穩步推進城市老齡工作,切實加強農村老齡工作,努力縮小城鄉老齡事業發展差距。
堅持法律約束與道德規範相結合。加強老年法律政策宣傳,深入開展尊老敬老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創建“敬老文明號”活動,努力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四、主要任務
(一)完善老年社會保障。
1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鞏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成果,為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創造條件。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統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政策。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加強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探索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等制度間的銜接辦法。完善各項社會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實現各類人員社會保險關係省內無障礙接續。支持商業保險企業開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發揮商業保險補充性作用。
2深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基本方針,深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籌集標準及保障水平,減輕老年人等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負擔。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5%和70%。做好各項保障制度間的銜接,逐步提高統籌層次,加快實現醫保關係轉移接續和醫療費用異地就醫結算。改革付費方式,全面推進基本醫療費用即時結算。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完善補充醫療保險制度。
3加大老年社會救助力度。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使城鄉低保標準、人均補差與全國同步增長。進一步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制度,研究制定我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實施辦法,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5%,不斷提高五保對象供養水平。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著力解決貧困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障問題。進一步健全臨時救助制度,保障因災因病導致生活困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4完善老年社會福利制度。鼓勵各地積極建立高齡老年人養老保健津貼制度。發展適度普惠型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研究制定政府為特殊困難老年人群購買服務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優待辦法,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照顧、優先和優待服務,逐步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水平。
(二)重視老年醫療衛生保健。
1推進老年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建設。將老年醫療衛生服務納入各地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加強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醫院和綜合醫院老年病專科建設。依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積極開展老年人醫療、護理、衛生保健、健康監測等服務。繼續開展“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和示範基地創建工作,各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建立1所以收養失能、基本失能老年人為主要對象的愛心護理院,不斷提高對失能、基本失能老年人的照顧、護理、康復和臨終關懷服務水平。
2積極開展老年病預防。鼓勵和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康復護理服務,為行政區域內65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組織老年人定期進行一般體格檢查。開展老年疾病防控知識宣傳和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綜合干預。做好老年多發病研究工作,提供疾病預防、心理和精神健康、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促進老年人疾病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3大力發展老年保健事業。廣泛開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識,提高老年人運動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識。重視老年精神關懷和心理慰藉工作,針對老年人易發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提供心理干預服務,重點關注高齡、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鼓勵為老年人家庭成員提供專項培訓和支持,充分發揮家庭成員的精神關愛和心理保健作用。“十二五”末,老年性痴呆、抑鬱等老年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率達到50%,其中60%得到干預。
(三)推進老年家庭建設。
1改善老年人居住條件。支持商業地產積極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鼓勵老年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減少老年空巢現象。按照政府、社會、個人共擔原則,積極幫助居家養老的高齡、失能老人進行家庭無障礙改造。
2強化家庭養老政策支持。改革完善老年人口戶籍遷移管理政策,健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異地轉移辦法,為老年人與贍養人隨遷提供條件。完善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計畫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落實城鎮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政策,建立獎勵扶助金動態調整機制。繼續做好籤訂農村《家庭贍養協定書》指導工作,明確贍養責任。
3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強化尊老愛幼家庭美德建設,提倡親情互助,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發揮家庭養老的基礎作用。大力開展“敬老模範鄉鎮(村居)”和“敬老模範個人”創建活動,在全社會倡導敬老養老傳統美德和文明之風。
(四)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
1建立和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按照統一名稱、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的要求,在城市街道、社區和農村鄉鎮建設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每個街道辦事處建設1所示範性老年日間照料中心,80%的城市社區建有為老服務站,50%的鄉(鎮)建有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積極推進農村養老“幸福工程”,以農村互助幸福院為主要模式的農村社會養老服務站基本覆蓋全省。以社區為依託,普遍建立“為老服務熱線”、居家養老呼叫服務網路等信息溝通求助渠道,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服務、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體娛樂和精神慰藉等社會化服務。新建住宅小區要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等有關規定,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用房。積極探索農村空巢老年人的有效幫扶服務措施,在試點基礎上大力推廣農村空巢老年人幫扶服務工作的新經驗。到2015年,全省開展農村空巢老年人幫扶服務的鄉村達50%以上。
2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養老服務業準入制度,通過稅費優惠、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機構,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機構養老服務需求。到“十二五”末,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全省各類養老床位數達到40萬張,其中社會養老機構床位數超過20萬張,所占比重達到50%以上。
3推進公辦示範性養老機構建設。“十二五”期間,省和各設區市、縣(市、區)採取新建、改擴建、購置等方式,整合現有醫院、學校、培訓中心等閒置資源,至少建成1所公辦示範性養老機構。省級公辦示範性集護理、醫療、康復、臨終關懷、教育科研於一體的養老機構(2至3所)床位在600張以上;設區市的示範性集長期護理、醫療、康復和臨終關懷於一體的養老機構床位在500張以上;縣(市、區)的示範性供養與護理相結合的養老機構床位在300張以上。公辦養老機構在重點向“三無”老人、低收入老人及重度殘疾老人等特殊困難老人提供養老和護理服務的同時,可適當兼顧其他有養老服務需求的社會老人。
4大力發展老齡產業。把老齡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研究制定、落實引導和扶持老齡產業發展的信貸、投資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老齡產業的發展,引導和扶持企業開發生產老年用品,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種類的服務產品。加強老齡產業行業組織建設,培育中介組織,充分發揮行業指導和自律作用。設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拓寬老齡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大力發展老年旅遊業,適時推出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旅遊項目,並在交通、門票等方面給予優惠,滿足老年人旅遊文化需求。
(五)最佳化老年生活環境。
1加大老年活動場所和健身設施建設。把老年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社區發展規劃。充分考慮老年人需求,加強街道、社區“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老年人生活環境。通過新建和資源整合,解決老年生活基礎設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空間,為老年人開闢文化和運動健身場所。
2加快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突出高齡、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環境無障礙改造,大力推進無障礙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加快對居住小區、園林綠地、道路、建築物特別是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已建設施的無障礙改造步伐,最大限度的方便老年人的出行和生活。繼續開展爭創全國無障礙示範城市工作。
3開展“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區”和“老年溫馨家庭”創建活動。按照國家關於開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人宜居社區”創建活動要求,研究制定創建方案,建立創建機制,推動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為老年人創造和提供最適宜的人性化條件和生存環境。
(六)豐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1大力發展老年教育。認真貫徹實施《河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老年教育。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加大財政投入,積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發展老年教育,擴大各級各類老年大學辦學規模。至2015年,各縣(市、區)要建成一定規模、較為規範的老年大學。鄉鎮(街道)、村(居)普遍建有老年學校,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教”。
2加強老年文化工作。把老年文化教育納入全民教育、文化發展規劃,逐步加大對老年文化事業的投入,完善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文化設施。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對城市街道社區和有條件的行政村新建、改建、擴建的老年人文化活動服務站(點)給予一次性資助,對每年正常開放的給予運營補助。鼓勵創作老年題材的文藝作品,增加老年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積極支持各級電台、電視台、報刊等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加大老年文化傳播和老齡宣傳工作力度。支持老年人組織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重陽節”、“敬老月”、“國際老年人日”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系列敬老愛老助老活動,為老齡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3重視發展老年體育事業。在城鄉建設中,要安排老年體育健身活動場所。加強老年體育組織建設,積極組織老年人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經常參加體育健身的老年人達到50%以上。
4支持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繼續深入開展“銀鈴行動”,鼓勵支持專業技術型老年人才參與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從事科學研究,開展諮詢服務。倡導和支持老年人參與公民道德建設、民主監督、社會治安、公益事業、移風易俗、民事調解、社區文化活動、老年組織等社會事務和社區工作,發揮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中的示範和教育作用。培育和扶持老年人協會等各種老年組織,充分發揮老年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護、自我服務和服務社會的作用。積極搭建老年人才服務平台,拓寬老年人參與社會的渠道,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服務中心,社區要建立和發展健康老年人志願者隊伍。參加老年志願服務活動的老年志願者數量超過老年人口的10%以上。
(七)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1不斷完善老齡政策法規。認真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普及和貫徹落實,增強全社會老齡法律意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制定出台《河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辦法》,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修訂《河北省老年人優待辦法》,提高優待標準,擴大優待範圍。
2健全完善老年維權機制。弘揚孝親敬老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代際和順。加強弱勢老年人社會保護工作,把高齡、孤獨、空巢、失能和行為能力不健全的老年人列為社會維權服務重點對象。加強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檢查、監督,維護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尊嚴,杜絕歧視、虐待老年人現象。
3強化老年法律服務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老年來信來訪處置機制,成立老年維權服務組織。拓展老年人維權法律援助渠道,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在涉及老年人醫療、保險、救助、贍養、住房、婚姻等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及時、便利、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加大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處理力度;老年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起訴訟且交納訴訟費等確有困難的,可以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有關費用。
(八)加強老年社會服務管理。
1推進基層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民眾組織建設。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老齡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鄉(鎮)、村(居)委會要有專人分管老齡工作。加強老年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老齡社會工作水平。正確引導基層老年協會等各類老年民眾組織規範發展,充分發揮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積極作用。“十二五”期間,成立老年協會的城鎮社區達到95%以上,農村社區(行政村)達到80%以上。
2做好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大力推進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建設,不斷拓展服務內容,為退休人員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優質的服務,不斷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十二五”期間,逐步建立家庭、社區、單位、部門、政府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管理服務體系。
3加強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根據老年群體的情況和特點,研究探索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徑。發揮黨支部、老年協會、老年大學等作用,積極組織老年人開展政治學習,參與民主政治生活和社會活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老齡工作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老齡化問題,切實加強老齡工作,把老齡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老齡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政府主導、老齡委協調、部門盡責、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大老齡工作格局。
(二)加大老齡工作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和老齡工作實際,多渠道籌資,不斷加大老齡事業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實施促進老齡事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政策引導與體制創新並重,調動社會資本投入老齡事業的積極性。大力發展老齡慈善事業。
(三)創新老齡事業體制機制。努力推進養老服務業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的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和推行民辦公助、公辦(建)民營,社會化參與、規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養老方式,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老年養老服務業,促進社會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四)大力推進信息建設和老齡科學研究。建立老齡事業數據信息系統,加強老齡事業基本信息統計,並列入政府數據統計系列。整合科研機構和社會力量,加強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擴大省內外交流與合作,認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不斷提高老齡工作水平。
(五)加強老齡工作機構隊伍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老齡工作機構,充分發揮老齡工作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在機構建設、人員編制、辦公條件、工作經費上給予切實保證。加強老齡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把老齡工作幹部的培訓、交流、使用納入組織人事部門整體規劃。積極開展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工作,將其納入城鄉就業培訓體系,爭取5年內實現所有養老護理員和管理人員持證上崗。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要在相關專業開設老年學、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等課程,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六)建立監督檢查評估機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劃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納入目標管理。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完善規劃內容、細化政策措施、明確目標任務、認真組織實施。規劃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協調、督促和檢查,並對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