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主要成礦區帶礦床成礦系列及成礦模式

《河北省主要成礦區帶礦床成礦系列及成礦模式》是由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庫百明、趙國良、馬國璽、畢伏科、羅殿文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省主要成礦區帶礦床成礦系列及成礦模式
  • 成果登記號:19960216[07878]
  • 第一完成單位: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216[07878]
項目名稱
河北省主要成礦區帶礦床成礦系列及成礦模式
第一完成單位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
主要完成人
庫百明、趙國良、馬國璽、畢伏科、羅殿文
研究起始日期
1993-04-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5-06-01
主題詞
河北;成礦系列;成礦模式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本項研究是地礦部“八五”重要基礎性研究項目“中國主要成礦區帶礦床系列成下設的一個專題,專題編號85-02-214-2-20。對河北省主要成礦區列和成礦模式進行了綜合研究。對與岩漿作用有關的礦床成礦系列進行對全省地質構造進行了劃分;系統分析整理了全省地層和有關岩漿岩的及含礦性;編制了河北主要成礦區帶與岩漿作用有關的礦床成礦系列圖根據礦床成礦系列理論,制定了河北礦床成礦系列劃分原則,劃分出三個礦合,十五個礦床成礦系列,十八個亞系列,五十一個礦床式,其中與岩礦床成礦系列十個、亞系列十二個、礦床式三十八個, 研究分析系列、亞系列、礦床式的主要特徵、時空分布規律及成因,建立了典型礦系列及亞系列的成礦模式。 對全省成礦區帶劃分出Ⅲ級成礦帶礦區(帶)7個、Ⅴ級成礦區22個,提出河北省兩個主要成礦區帶即華北成礦帶和興安-太行南段成礦帶,並首次研究了興安-太行南段成礦帶鉬、鋅、金、銀、鉛等礦床形成的控制作用。 在總結河北主要成質特徵、成礦地質條件、礦床時空分布規律的基礎上,從成礦系列角度銀、銅、鉛、鋅、鋁等主要礦種的找礦方向及其主要成礦帶、主要成礦主攻方向均作出了預測,圈定出11個找礦遠景區,並指出尋找大型-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