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縣燕趙南大街以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南側,面積約12000平方米,是河北省首次大規模的城市考古發掘項目。

基本介紹

項目概況,發掘成果,所獲榮譽,

項目概況

自2015年以來,進行了六個年度的考古工作,發掘面積累計3664平方米,其中2021年度發掘面積500平方米。

發掘成果

開元寺南遺址發現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個歷史時期的連續文化層疊壓,發現各類遺蹟現象326處,出土7000餘件可復原器物。遺蹟分屬開元寺寺廟建築遺存、唐五代城牆防禦遺存、唐至明清民居建築和街巷遺存等三類遺存。
歷年考古發掘均圍繞三類遺存有目的、有重點地展開工作,把探究正定古城的寺廟結構、城市平面形態、城市功能分區作為學術目標。經歷了六個年度的考古工作,明確了開元寺南遺址三類遺存的布局及其演變過程,對正定古城的整體格局亦有了深入認識。
開元寺寺廟建築遺存
與開元寺寺廟建築遺存相關的遺蹟包括唐代池沼、宋代瓦窯、金元時期開元寺南門及門前道路,對開元寺邊界、軸線、朝向的變化有了深入認識。
發現的開元寺唐代池沼是目前可見開元寺最早的遺存,結合宋金元時期開元寺遺存分布,明確了開元寺的南界自唐至今經歷了一個不斷向北退縮的過程,與這一過程相伴隨的是開元寺南側逐漸被居民區占據;新發現的金元時期開元寺南門與現今開元寺中軸線重合,唐代鐘樓與雁塔亦位於這條軸線兩側,這表明開元寺軸線自唐以來一直未有變化;考古發現為探討開元寺的朝向也提供了重要線索,唐代池沼的發現表明唐宋時期開元寺存在東向的可能,金代開元寺新建了南門並沿用至元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北宋瓦窯(Y1)(自西向東)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金元時期開元寺南門(F2)(自南向北)
唐五代城牆防禦遺存
經過幾年的工作,明確了唐五代城牆防禦遺存可以分為兩期。早期牆體建於唐初,廢棄於唐中期,破壞嚴重且揭露面積有限,對於其規模布局均缺乏完整的認識,目前尚無法確定其性質。晚期牆體和夯土城台共同構成了晚唐五代時期的城牆防禦遺存,結合正定陽和樓考古發掘並參考歷史文獻,目前已經確定該城牆防禦遺存是正定晚唐五代時期的子城城牆,燕趙大街在晩唐時期就已經成為古城的中軸線。城牆防禦遺存的發現為正定古城千年建城史提供了實證。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晚唐五代時期城台(自南向北)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早期牆體與晚期牆體疊壓關係(TG16西壁)
唐至明清時期民居街巷遺存
通過對民居街巷遺存的持續工作,在開元寺南遺址發現了年代跨越晚唐至明清時期的房屋街巷遺存以及水井、灰坑、窖穴等與居民生活相關的遺蹟現象,除民居遺存外,還包括一部分手工業、商業遺存、民間寺廟遺址,尤以金元時期最為豐富。這說明開元寺南側區域不僅是古城內重要的人口密集區,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區。揭露了一批街巷和排水遺存,完善了該遺址在各歷史時期的路網和水網系統。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金代商鋪(F5)(自北向南)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北宋房址(F7)(自東向西)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北宋銅器加工作坊(F39)(上為北)
考古發掘共出土了跨越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7000餘件可復原器物,分為日常生活用具、建築構件、宗教遺物、手工業商業遺物四大類。部分文物在華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豐富的出土文物還原了一幅生動的古城居民生活畫巻。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黑釉褐斑瓷罐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三彩孩兒枕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陶質帶銘壁掛燈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牡丹紋印花瓷盤 北宋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天威軍官瓶 北宋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蓮花紋瓦當 唐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龍形建築構件 唐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白石菩薩造像 北朝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白釉刻劃花鏤孔蓋三螭足熏爐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白釉鏤孔蟠龍座熏爐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紅陶蓮化生童子塑像 金代
河北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綠釉貼塑蟠龍蓮花形熏爐 金代

所獲榮譽

2022年,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2023年6月,入選“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