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深圳沙頭角魚燈舞源於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吳姓村落鹽田“沙欄嚇村” 。屬於廣東省民俗文化之一。客家語中,"魚"、"吳"諧音,故吳燈舞也就成了“魚燈舞”。

起源於明末清初,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等地,為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必備節目。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魚燈都是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厘米長小棍,演員以此舉魚燈起舞。

沙頭角魚燈舞”不僅傳承了客家傳統民間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獨特、觀賞性強,凸顯了當地的客家民俗風情。

2006年,“沙頭角魚燈舞”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2008年,“沙頭角魚燈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6年,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在鹽田沙頭角中英街開館。

基本介紹

舞蹈簡介,舞蹈起源,舞蹈特點,舞蹈情節,舞蹈工具,總結,傳承意義,地圖信息,

舞蹈簡介

文化遺產名稱: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深圳市
遺產級別: 省

舞蹈起源

沙頭角吳氏客家人來自梅州大埔,他們在下海划船捕撈過程中,將原鄉的“鯉魚燈舞”進行加工,又因客家語中,"魚"、"吳"諧音,創造出魚燈舞(吳燈舞)這一濱海遊藝民俗,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魚燈製作精巧, 用竹篾紮成魚狀,糊紙繪彩再塗上桐油,下裝短棍 ,舉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魚群。伴奏樂器有鑼、鼓、鈸、鎖吶、螺號等。

舞蹈特點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為廣東新安縣(現深圳市)沙頭角沙欄嚇村創演,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是世世代代捕魚為生的漁民出於對美好生活的企望,祈求媽祖女神保佑豐收而根據魚的習性,發揮豐富想像創作出來的一種舞蹈藝術表演形式,成為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經過300多年歷史沿襲,流傳至今。在沙頭角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裡,還保存有民國期間表演魚燈舞伴奏用的一個小鼓和兩對大鈸。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是廣場男子群舞,專門在晚上演出,由二十幾個男演員手舉魚燈表演。場上有四根龍柱和繞場藍色水布,以仿海底世界。演出時不用燈光,觀眾利用龍柱和魚燈里的蠟燭光芒,看到“海底”各種魚類在舞蹈。舞蹈由表演的時候,演員手舉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運行穿插,使魚燈呈現出豐富的舞蹈情節。

舞蹈情節

沙頭角魚燈舞是情節性舞蹈,其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各種魚類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二部分是惡魚黃鱧角欺侮眾魚,追趕吞食;
第三部分是眾魚團結反抗,打敗惡魚,重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舞蹈中各種魚是寓意一定社會角色的:黃鱧角象徵海盜,任意欺壓漁民;眾魚象徵廣大漁民,不畏強暴,嚮往幸福生活。

舞蹈工具

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魚燈都是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厘米長小棍,演員以此舉魚燈起舞。
魚燈舞依靠鑼、鼓、鈸、高音鎖吶、低音鎖吶和螺號來伴奏,其中的鼓最特別,是長身小鼓,牛皮鼓面呈頭盔狀,40厘米高,直徑只有20多厘米。
新造魚燈使用之前,須到“吳氏宗祖祠堂”里“開光”,每逢正月十五,就要到天后宮前獻演。

總結

沙頭角魚燈舞是不同於我國其他魚燈舞的一種頗具嶺南特色的廣場舞蹈藝術,起源久遠,對研究嶺南客家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審美學、民俗學、信仰崇拜等都有較高的價值。

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深圳市鹽田區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服務中心獲得“沙頭角魚燈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海傍街20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