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質荒漠化,亦稱沙漠化。是指在具有沙質地表物質組成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和人類活動,使原來非沙質荒漠地區出現以風沙活動為顯著特徵,從而導致土地生產力衰退或喪失,並產生荒漠景觀的生態環境退化現象。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是導致沙漠化的兩個主要驅動力,前者是主導因素,後者是誘發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質荒漠化
- 外文名:sandy desertifieation
- 學科:土地科學及管理
- 又稱:風蝕荒漠化
簡介
土地退化
(2)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或經濟特性退化
(3)自然植被長期喪失
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區為:
年降水量/潛在蒸發散=0.05-0.65
分類
組成物質不同:
主導外營力:
4) 土壤鹽漬化
5) 綜合因素形成的荒漠化
危害
(2)土地質量降低,農牧業生物生產量減少
(3)破壞建設工程和生產設施
(4)污染環境
治理
(2)林草措施
(3)農業耕作措施
(4)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