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窩鎮高牆行政村

沙窩鎮高牆行政村

高牆行政村位於東明縣城西南9公里處,由高牆、紙房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現有523戶2100人,耕地3169畝。據《東明縣誌》記載,該村19”年隸屬東明縣第一區,1944年屬東明縣第二區,1947年屬東明縣第四區,建國初屬柳里鄉,1958年屬齊王集公社,1961年屬城關區,1963年屬沙窩公社(鄉),2012年9月屬沙窩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牆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政府駐地:高牆村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編碼:274502
  • 人口數量:2100 人
  • 方言:國語
高牆村,紙房村,

高牆村

現有458戶,1870人;耕地2934畝。據該村《趙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趙氏祖從山西洪洞縣迂此建村,因村南有一高崗,像一堵牆,遂命村名高牆。現村中有趙、王、賈,李四姓。其中,始遷戶趙姓417戶,1648人。其他三姓人數較少,均乾1917年至1950年從長垣武丘和本鄉附近村莊遷入。另外,建國後趙自修、趙魯森等8戶8人移民至新疆、黑龍江。解放前,高牆村農業生產落後。壘村2000多畝土地,低洼易澇,收成低微,不少農戶靠種蔬菜維持牛活。清末民初,壘村半數以上土地為菜地,家家開菜園,戶戶賣青菜。附近集市上的茄子、豆角、黃瓜、白菜等應季鮮菜,多數來自高牆。耍手藝做買賣也是高牆村民的一條活路。當時村裡有酒坊、糖坊、染坊、油坊、木匠鋪、鐵匠坊、藥鋪、建築隊、鑽井隊等。1925年趙慶東開辦酒坊,用大麥、黍稷加工“黃明流”;用高梁、穀子加工出“老白酒”,城裡商賈多來批發,酒店名傳縣城西南一隅。趙二貸的糖坊開於1940年,以大麥制芝麻糖,香甜酥脆,暢銷縣西南一帶。趙文學等8人合開染坊,來料加工,可染黑、藍、月白各色,生意興隆。老中醫趙文卷坐堂行醫,兼開藥鋪,也享譽一方。
高牆村
高牆人接觸社會面寬,文化意識較濃。1932年村人趙文卷自辦私塾,學童40餘名,為村里培養了一批文化人。1942年,該村屬國統區,我黨在領導救亡運動中,在此建國小一所,培養出不少進步青年。解放後,該村建起完全國小,後高級部並人沙窩,僅留初級部。1984年秋,學校遷移村東。1994年,村投資2萬餘元添設了桌凳,購買不少教具。近又投資60萬元,建新教學樓一座。自恢復高考以來,村里升人大專院校的有30餘人,趙曉林考入清華大學。
高牆人生性樂觀,好舞好唱。1946年本村老藝人趙德明曾組織一個大平調“玩會班”,
由三十多人組成,農閒時節,不搭台,不化妝,在村中空場自演自娛。解放後,擴為大平調劇團,除本村外,還到周圍村莊演出。近年來,村里建起老年秧歌隊,30多名老婆婆組成,天天早晚演練,村人有喜慶大事,約邀必到,附近村有大會,也常應邀前往演出。
沙窩鎮高牆行政村
社區活動圖片
在歷史上,高牆人屢遭洪水、瘟疫等多種災難。1921年農曆六月十一日夜,黃河在黃蟈以北決口,洪流沖東北直下,突人高牆。村民被呼嘯而至的洪水驚醒時,村子已成汪洋,天還下著雨,村民乾黑暗中登高逃命。有的爬上房頂,有的攀上大樹,有的在兩樹之間搭了天棚。到了天明,村內水深達兩米,牆倒屋塌,牲口、財產悉被沖沒。整整五晝夜,水才退去。此次洪水淹死砸死村民40餘人。1936年霍亂病流行,不少村民被傳染,上吐下瀉,昏迷不醒,半月之內,壘村死亡46人。趙細雨一家七口,死了三口。解放戰爭時期,高牆村的革命活動相當活躍。1944年,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該村成立了農會、模範班、兒童團等民眾組織。農會由趙權、趙金才、趙俊明等先後任會長,組織民眾減租減息,為革命隊伍籌糧款、抬擔架,支援前線。1946年8月,劉鄧指揮冀魯豫野戰軍,打響了隴海戰役,該村出動10副擔架、30餘名民工支前,他們隨部隊轉戰各地。村模範班在班長趙德道帶領下,平時維持社會治安,戰時參加民兵聯防,配合地方武裝,打擊國民黨的清剿掃蕩。1947年春,一小股國民黨軍竄到高牆,搶走四頭耕牛。模範班立即集合,迅速出擊,追到紙房村東頭,奪回耕牛一頭。兒童團由趙台、趙同修先後任團長,團員20多人。他們在村農會的領導下,站崗放哨,防敵防特,傳送情報。1946年冬,縣大隊副隊長鄭子龍,在馬軍營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在趙台家住了三個多月,均由兒童團員輪流值班放哨幫助隱蔽,還多次秘密到河西武邱集傳送情報。
建國後,高牆農業迅速發展。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高牆實現了農業合作化,依靠集體力量搞農田基本建設,致力改善生產條件。1958年,他們先後開挖排灌溝渠6條,平整深翻土地1000餘畝。1965年、1975年又先後引黃灌淤2000多畝,建橋、涵、閘28處,改變了原來土地低洼易澇的面貌,逐步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豐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業生產責任制激發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加大了對農業的投資,推行機械化耕作,講究科學種田,農業產量大幅度提高。該村小麥單產達到800多斤,大豆單產300多斤,玉米單產1000多斤。
改革開放以來,工商業發展勢頭良好。1983年,在村黨支部書記趙同修等帶領下,村里投資10萬元建磚瓦窯場一處,從業者100多人,1993年新一屆支部投資3萬元對窯場進行改建,由村民趙金堂承包,年純收益5萬多元。1997年趙中樹創辦榆樹皮粉(造蚊香原料)加工廠,投資40多萬元,年收入4萬多元。1979年,村民趙起軒到縣城東美開廢品收購站,當年收入1.6萬元,僅十年功夫,積累資金已上百萬。接著,趙又與四個兒子,分別在河南新鄉、輝縣、蘭考設立三處廢品收購站,每處年均收入4至5萬元。僅此四處收購站,趙家每年收入20餘萬元。如今,趙起軒一家擁有四輛六輪運貨大卡車,資金600多萬元。趙家致富之路,為村民樹立了榜樣,不少人紛紛從事廢品收購。幾年間,該村在壘國開的廢品收購站增至25家。其中,河南新鄉兩家、輝縣3家、長垣縣3家、東明縣城8家、本村兩家、本鄉和三春集鎮兩家。各家資本都在10萬元以上,多者達40餘萬元。該村還有3戶菸酒批發商,他們都設有倉庫和門市部,批發又零售,專車送貨,生意很好。9家在縣城和沙窩鄉政府駐地開日雜百貨店。該村趙學敬帶領的建築隊,技術力量雄厚,設備齊全,常在縣城、沙窩一帶承建工程,收入也很可觀。高牆每年勞務輸出可達200餘人,人均年收入1萬餘元。2002年,高牆村被沙窩鄉評為“民辦企業先進單位”。村黨支部1994年、1998年、2002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村莊被縣政府評為“先進行政村”、“文明村”。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環境大為改善。高牆村1984年架了高壓電,1997年進行了電網改造,生產、生活都用上了電。2004年投資20多萬元,鋪設了3.2公里的街道柏油路。
家家有新房,農用機械250多部,機車200多輛,手機、電話基本普及。昔日期盼的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今在高牆村已成現實。

紙房村

現有65戶,230人;耕地235畝。據該村《徐氏族譜》記載,清乾隆五十年(1785),徐氏祖從本鄉齊王集遷來。當時此處住王氏一戶,僅茅草屋一座,並無村名。徐氏在此蓋了一座房子,將此處稱為“止房”,意思是不走了。後成了村子,村名又演變為紙房。該村地處黃河故道,舊時村邊有不少沙丘,因此,又叫徐沙窩,為“八沙窩”之一。全村有徐,於兩姓,徐姓現有37戶、140人,乾姓現有28戶、90人。紙房村地處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曾積極參與支前。1946年8月,為策應中原野戰軍突圍,配合山東戰場作戰,劉鄧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向隴海路徐卞段守敵全面出擊。東垣縣武委會主任曹子端組織擔架1500副,民工2萬人隨大軍行動,該村派出了擔架3副、民工9人,歷時35天,先後從前線往後方醫院轉送我軍傷病員26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紙房村小人少,建村後,不曾辦過學校,識字人很少,過年貼個對聯,都要到外村請人寫。解放後,紙房人漸漸重視文化,紛紛送子女到高牆學校讀書。全村已有大中專畢業生12人。女青年徐進留學美國,2004年在美獲博士學位。
解放前,紙房是單一的農業經濟。壘村200多畝土地,沙鹼河坡,高低不平,農業收成很差,村民經濟貧困,不少戶靠逃荒要飯為生。建國後,村民依靠集體的力量,努力改善生產條件,改變落後面貌。1959年引黃灌淤改造土地200多畝。1966年打機井l眼,解決了高亢地塊的灌溉問題。1974年至1977年,又先後平整深翻土地100多畝,挖排灌溝渠兩條,建橋I座,使壘村土地基本實現了早能澆、澇能排。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以來,村民們捨得在土地上下本錢,大力推廣科學種田,使農業產量顯著提高。該村小麥單產達到1000多斤,大豆單產300多斤。該村又推廣營養缽育苗、地膜覆蓋等技術,大搞植樹造林,民眾收入大大增加。
該村歷史上沒有經商的,建國後民營經濟有了發展。1950年徐有才開了“風箱店”.製作的風箱輕便、風大、耐用,在縣西南一帶很有名氣。徐有才的兒子徐順利仍在經營此業。1998年於林增開設家具店,做桌、椅、櫃、櫥等家庭用品。2006年以來,徐金力每年養膘豬20多頭,年均收入可達6000餘元。該村每年勞務輸出40餘人,人均年收入近萬元。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村民居住環境、生產條件等都發生了較大變化。村里1984年集資辦電,2004年集資修路。不少村民都蓋了大瓦房,有兩戶蓋了樓房。全村擁有大型旋耕機l部,四輪卡車5輛,三輪車20多輛,電動車5輛,彩電20多台,手機30多部。一個富裕的新紙房正出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