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祇大國

沙祇大國

沙祇大國,為梵文Sāketa的音譯,法顯《佛國記》所記公元5世紀時的印度次大陸國家。原為僑薩羅國(法顯《佛國記》所記“拘薩羅國”,梵文Kośalā的不同音譯)的後期都城,該國是印度次大陸在佛陀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的十六大國之一。國都先後變遷過三地,建國之初,都城為阿逾陀(Ayodhyā)城;與佛陀同時代的波斯匿王,將都城搬遷到北面的舍衛(Savatthi)城;波斯匿王的孫子繼位後,舍衛城毀於雷電引發的大火,再次遷都到緊鄰阿逾陀城的娑枳多(比“娑枳多”更多使用的漢語音譯)城。

僑薩羅國,在佛陀去世(公元前486年)後不久,淪為摩揭陀國的屬地。根據法顯、玄奘的記述,僑薩羅國故地,在此之後一直處於諸多小國並存的分裂狀態。如果以現在的地理概念解釋,僑薩羅國最強盛時,面積超過了現在的北方邦,在此之後,儘管國名還在,但已經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級單位,屬於當時大國的藩屬國。
歷史上的娑枳多城和阿逾陀城,現今同屬阿約提亞(Ayodhya)鎮,歸印度國北方邦法扎巴德(Faizabad)縣管轄,地處戈格拉河(Gogra Rive)南岸,地理坐標:北緯26.7991978度;東經82.2026303度,海拔高度93米。
公元5世紀,法顯到達時,沒有記述沙祇大城的景象,只記錄:“城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諸外道婆羅門嫉妒,或斫或拔,遠棄之,其處續生如故。”印度人用齒木清潔牙齒的習俗,至今仍有保留。
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沒有記述娑枳多城的情況,所記佛嚼楊枝的故事,發生在鞞索迦國(Visaka,卷五)。
19世紀末,阿約提亞城有96座印度教廟宇、36座清真寺。
1992年12月6日,印度教徒摧毀了建於1528年的巴布爾清真寺(Babri Masjid),因為據說它正好建在了羅摩神出生的地方,這裡曾有一座被穆斯林破壞了的印度神廟。為了避免種族衝突的升級,印度政府收購了這塊地盤,並組織考古發掘。2003年8月,印度考古探測(ArchaeologicalSurvey of India)報告稱,在有爭議的巴布爾清真寺下面,確實有大型建築遺蹟,出土了一對印度天神的殘缺塑像、蓮花型的建築裝飾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