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生植物園

沙生植物園

中國最大的沙生植物園——民勤沙生植物園,始建於1974年,植物園占地1004畝,園長1100多米,寬550多米,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北方荒漠的植物園。該園先後建有植物標本室、植物生理實驗室、中心化驗室、植物蒸騰耗水量觀測場和氣象觀測站。它是沙生、旱生植物的引種培植中心,主要從事發掘沙區野生植物資源、選育良種和繁殖推廣等工作,同時開展荒漠植物的生物學、生理學、生態學的特性觀察、測定及探索經濟利用途徑的試驗研究為發展荒漠地區的林牧農副業提供優良種苗、技術措施和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生植物園
  • 地理位置:甘肅省民勤縣
  • 區域面積:1004畝
  • 建立時間:1974年
高大的胡楊樹如綠色的屏障把植物園層層圍護起來,園內規劃為引種圃、育苗圃、收集區、選育區、採種區和自然保護區。引種輔里,有從北美引進的火炮樹,從德國引進的水飛薊,從西亞引進的阿目渾子,還有從黎巴嫩引進的旱生油瓜等;育苗圃內,培育著非常珍貴的30多種沙生植物,有阿爾及利亞的沙拐棗,有俄羅斯的銀槐;收集區是植物園最重要的部分,現已收集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450多個品種;自然保護區內,高大的沙包接連不斷,沙包上長著紅柳、白茨和梭梭。在這裡,楊樹枝繁葉茂,直刺雲天;紅砂旁逸斜出,匍匐行地;松柏如傘如蓋,四季常青;槐榆虬曲多姿,有的婀娜婆娑,有的淡雅疏陰,有的蒼鬱遒勁。有的清麗纖柔,移步換形,風姿各異。
黃龍伏地,層林盡染。就在這美麗的沙生植物園中,鳥兒歡唱,狐狸、金雕出沒,蜜蜂、蝴蝶盤桓於花間草叢,連南方的“候鳥”也在這裡安家落戶了,昔日小西河那花香鳥語、氣候宜人的“良辰美景”仿佛又回到了人間。爬上橫穿園內的明代長城烽火台,遠望這栽滿各種沙生植物的林園,整個林園像瀚海中的綠色群島,顯示著她無窮的魅力。
沙生植物園自1981年對外開放以來,先後接待了日本、美國、法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貴賓及國內客人5萬餘人。如今這瀚海綠島已拂去河西老母的醜陋,變成一位漂亮的少女,頭裹綠裙,胴體洋溢出青春的氣息,風韻綽約,令人心醉。一些外國專家在這裡考察時,都情不自禁地讚嘆道:“奇蹟,沙漠深處有這樣美麗的公園,真是奇蹟!”
沙生植物園,這是民勤人向沙漠進軍的里程碑,它的開創,使民勤人從死亡的困谷中走出。它不僅成了我國西北地區荒漠植物的科研、教學和內外技術交流的場所,而且以其獨特的景觀、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成為大漠的一方名勝。
在民勤縣薛百鄉境內,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髮現了沙井文化,它因發現於沙井村柳湖墩而得名。沙井文化是我國青銅器時代末期的一種文化,沙井遣址以柳湖墩為主體,向四周擴展半徑兩華里為該遣址保護範圍。遺址大部分已被沙丘所覆蓋,只有在沙嶺相間的平地上,暴露很多夾砂紅陶片。文化內涵有石斧、帶孔石刀、手制夾砂粗紅陶,器形有單耳或雙耳罐、筒形杯和融等,此外還發現金耳環,綠松石和貝殼等裝飾品。
沙井文化居民就是古月氏族。沙井文化在民勤的分布還有西渠鎮大壩村東的火石灘遣址和建立村西端字號柴灣遺址、昌寧鄉阜康村北的四方墩遺址、紅沙梁鄉小東村西的三角城遺址、泉山鎮團結村西北的小井子灘遺址、大灘鄉北新村西的古城遺址。沙井文化遺址體現了甘肅古文化遣存的豐富,同時也反映了甘肅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的歷史淵源。
1963年2月11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將沙井柳湖墩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