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沙漠裡的細水微光》圍繞
巴丹吉林沙漠展開,既有對弱水河、
莫高窟、沙塵暴、綠洲、胡楊和戈壁生命如駱駝、
黃羊、蠍子、四腳駱駝等客觀存在的細緻觀察,又有對生存在沙漠邊緣的底層民眾和軍人的價值觀、命運生活的紀實性敘述,還有作者對人生的回顧與思考,是一本融地理環境、歷史人文、個性體驗為一體的散文集。
作品目錄
|
第一輯 沙漠紀 沙漠的弱水河 低語的風暴 春事近 沙漠的田野 楊樹完成的初秋 一棵樹死了 牧駝人與駱駝刺 從古日乃到額濟納 有關河西的七個片斷 風中的河流 | 第二輯 年代書 簡史或自畫像 面對年齡,我無限傷悲 生死花園 如此奇異,如此隆重 最熟悉的痛苦 在沙漠失聲痛哭 | 第三輯 人物誌 因與果,他和她 三個人以及他們自己的故事 那個人是誰 西門外 猶如蟻鳴 巴丹吉林的鄉村生活 |
|
作品鑑賞
戈壁之遼闊,讓卑微的更卑微,讓渺小的更渺小,人如同沙礫一樣可以忽略不計。乍到之時,面對浩瀚無垠、黃沙萬里的戈壁灘,楊獻平是倉皇、迷茫和沮喪的——獨處異鄉的巨大孤獨緊緊地壓迫著他,那些無與倫比的空曠、荒漠讓他常常暗自落淚,青春暗流涌動,他像陷入沙坑一樣陷入了迷惘,就像文章中所說“當一個人的生命力只剩下了無意識的按部就班,當個人的稜角被鋒利的鐮刀削做整齊的‘點頭分子’,那么,人生也就少了青草的茂綠和陽光的直接光芒”。那幾年,楊獻平在沙漠深處,開始了坐地飛行的文學練習,而且漸入佳境。有了文學夢想的支撐,經年以後,大戈壁和浩瀚沙漠中的沙粒、駝鈴、胡楊、風暴、冷月、
烽燧、西風瘦馬、帝國斜陽等,便慢慢地融入了血液和骨髓。就像作者在該書序言中說:“我儼然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了,等同於它身上的一枚沙子、一片綠葉、一粒浮塵。”
這種宿命感讓楊獻平的生命和精神氣象逐漸遼闊起來。《沙漠裡的細水微光》呈現了作者個人的遼闊生命和觸角,是一個人的靈魂冊頁和精神簡史。在《沙漠紀》這一輯當中,楊獻平以雄渾的筆調,勾勒了壯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戈壁景象;終年漂泊的流沙、屹立的古老的胡楊樹、奄奄一息的弱水河、駿馬奔騰的古日乃草原、雄闊的阿爾善高原、黃金甲帳般的額濟納胡楊樹、滄桑厚重的
河西走廊等,都被作者的文字賦予了新的生命色彩與思想意境。在《年代書》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抒寫了在沙漠歷代生活經緯交織出的各種人間煙火和精神困惑,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精神的和思想的沙塵暴,讓讀者聆聽到作者遼闊的夢想、冷月般的孤獨、白髮三千丈的悲愴、獨愴然而涕下的憂憤。在《人物誌》中,作者不拘一格,不落窠臼,衝破了傳統散文的遮蔽,混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讓敘事成為散文抒寫的主調,以人物塑造為切入點,用直白的手法刻畫了跋扈而可憐的安曉紅、不羈而隨性的張雲江、木訥而重情的彭亮、爽直而熱心的野車司機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從字裡行間窺伺到了生活在沙漠裡的那些卑微如草芥的生命的生死情慾與掙扎。這些人物就像那些
沙柳和
芨芨草紮根於沙漠深處,走動在作者身邊,真實得就像白天和黑夜。
楊獻平的這些文章,情節和懸念不多,但可能正緣於此,少了矯飾和裝偽,有意或無意地消除了文字鋪陳、泛濫的遮蔽,坦蕩出生活的紋理,讓生命的艱難呼吸直抵心底。楊獻平的沙漠題材散文有著較高的辨識度和生命力,有著自己隱秘而敞亮的路徑。他不拘泥於文字文章既定的傳統格式,有一種為所欲為的霸道氣概;還有一種打碎磐石,然後再和成泥的創新精神。在他的這些文章當中,能夠感受到一種困獸猶鬥和狼奔豕突的力量,或許和楊獻平長年生活在無羈、無疆、荒蠻、雄闊的戈壁大漠有關,和大風穿胸的戈壁荒原的野性氣息和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文化有關。人是自然之子,天生地養,山水刻骨。疆域對人的塑造不是唯一的,但絕對是不可低估的。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7年4月6日,《沙漠裡的細水微光》獲得首屆三毛散文獎散文集獎一等獎。
作品評價
作家
彭程:多年來生活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楊獻平,有不少狀寫大漠人艱難粗礪生存的文字。散文集《沙漠裡的細水微光》更是給人暴風裹挾著沙粒掃過臉頰的感覺。湮沒已久的古老文化,大漠獨特的生態景觀,底層人群的生死情慾,被冷靜而細膩地書寫著。尤其是那一片蒼涼蠻荒的土地所蘊藏的精神能量,對於人心的塑造,獲得了十分豐沛的表達。痛楚中的堅韌,晦暗裡的光亮,卑微中的高貴,都是經由悲憫的語調和充滿質感的細節而給予了有力的揭示。雖是“細水微光”,卻也折射了天籟和大道。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楊獻平,河北
沙河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全國第三屆冰心散文獎單篇作品獎、全軍優秀文藝作品獎和首屆林語堂散文獎提名獎等。主要作品有《匈奴秘史》《沙漠之書》《
生死故鄉》《絲綢路上的月光馬蹄》等,另主編有《
原生態散文十三家》《
筆尖下的西藏》及系列叢書《
散文中國》等30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