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技術特點,總體設計,結構設計,瞄準裝置,配備彈藥,性能數據,衍生型號,Mark Ⅰ,Mark Ⅶ,Mark ⅪⅩ,變換口徑,運用動態,槍重問題,美國政策,影視道具,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美國槍械市場一直對大口徑、大威力的手槍情有獨鐘。相對於0.45(11.43毫米)ACP口徑的
M1911手槍 而言,發射0.357英寸(9.07毫米)甚至是0.44英寸(11.18毫米)馬格南槍彈的轉輪手槍更受美國槍械愛好者的歡迎。但轉輪手槍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火藥燃氣從槍管和轉輪之間逸出的缺陷,對於0.357英寸口徑的轉輪手槍來說,至少要犧牲10%以上的彈頭初速,因而一些廠商提出了研製能發射馬格南轉輪槍彈的自動手槍的計畫。
美國M1911手槍
沙漠之鷹半自動手槍最初是由明尼亞波尼斯市的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簡稱MRI)研製的。該公司是一個槍械研製與生產公司,以生產馬格南自動手槍起家,在槍械的研製中繼承了美國的傳統觀念,認為手槍的口徑越大、槍越重越好。因此新槍的研製經歷了從小口徑向大口徑演變的幾個階段。
1979年,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個人想要研製出一種發射0.357英寸馬格南左輪手槍彈的半自動手槍,啟動名為“馬格南之鷹”(Magnum Eagle)研製計畫,設計目的是作為靶槍和狩獵手槍。
研製歷程 1981年,第一把原型槍完成,並在1982年公布,該0.357馬格南口徑的半自動手槍的巨大威力和漂亮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極大興趣,被命名為“馬格南之鷹”手槍。但該槍的技術還不完善,供彈系統還存在許多問題。由於生產商資金和技術實力太弱,無力彌補這些缺陷和將“馬格努姆之鷹”推向市場,馬格南研究公司便尋求與美國國內外大公司合作。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決定接過“馬格南之鷹”繼續開發。
1983年,以色列公司經過反覆試驗和不斷改進,研製出了口徑9.068毫米改進型手槍,並更名為“沙漠之鷹”手槍,之後相繼推出10.41毫米和11.18毫米兩種口徑的“沙漠之鷹”。隨後開始批量製造沙漠之鷹手槍和並推向市場銷售。
1985年,沙漠之鷹手槍.357口徑型正式出現於美國手槍市場的售貨架。隨後研製方將沙漠之鷹手槍改用多邊弧形膛線,以提高精度和槍管壽命。
1987年,為了追求比.357馬格南更大的威力,又推出.41馬格南型和.44馬格南型手槍。
1989年,沙漠之鷹手槍完成了標準化定型,被稱為沙漠之鷹Mark Ⅶ手槍。
1991年,研製方又推出了.50AE口徑沙漠之鷹手槍。
1998年,研製方又推出了.440 Cor-Bon口徑沙漠之鷹手槍,但其銷路並不好。
在沙漠之鷹系列手槍問世的前10年中,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共生產了50000支各種口徑的沙漠之鷹手槍。
沙漠之鷹手槍及槍彈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馬格南研究公司在設計時將原本套用在突擊步槍上的導氣式自動方式與槍機迴轉式閉鎖機構移植運用到手槍上,成為沙漠之鷹系列手槍最大的特點。導氣孔位於槍口約10毫米處,射擊時從導氣孔流出的火藥燃氣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又驅動套筒後坐,當套筒後坐8毫米行程後,槍機在套筒作用下旋轉開鎖並與槍管後端分離,在後坐過程完成抽殼、拋殼等動作。
沙漠之鷹手槍
沙漠之鷹手槍外觀最大特點是其多邊形槍管,沙漠之鷹手槍的槍管與套筒是分離的,槍管固定在套筒座上,卸槍管時不必取下套筒。而套筒和槍機則位於槍身後半部分,這與大多數現代自動手槍的槍管包容在套簡內的情況截然不同。之所以這樣設計,除了自動原理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為保證射擊的精度。多邊形槍管經精鍛而成,前端兩側上部被銑成平面,截面類似倒“V”字形狀。標準型槍管長152毫米,另外也有254毫米的長槍管可供選用。
結構設計 沙漠之鷹手槍分為Mark Ⅶ和Mark XⅨ兩大系列:Mark Ⅶ系列均為0.44口徑,有6英寸、10英寸槍管;XⅨ系列則有0.44、0.50兩種口徑,槍管均為6英寸長,可通過更換部件達到10英寸槍管。
野戰分解的Mark VII
沙漠之鷹手槍的多邊形槍管是精鍛而成,標準尺寸為6英寸長(152.4毫米),另外也有10英寸(254毫米)的長槍管供選用。由於槍管是固定設計,並且在頂部設有瞄準鏡安裝導軌,因此可以方便地加上各類瞄準鏡。套筒兩側均有保險機柄,左右手均可操作,彈匣是單排式,不同口徑和型號的彈容量也有所不同。握把是硬橡膠製成,但在馬格南公司也可特別訂製其他材質的握把。
瞄準裝置 沙漠之鷹0.50英寸口徑型手槍採用V型缺口罩門和片狀準星。準星鑲嵌在燕尾槽中,高3.3毫米,罩門可側向移動。由於該槍的射擊精度較好,在25米距離上射擊時,不用修正瞄準誤差即可全部上靶,必要時還可以換上在5級範圍內調整、每級調0.3毫米的準星。由於槍管是固定的,且頂部銑有韋弗式導軌,因此可以在槍身上加裝各類瞄具。不過有時會因瞄準鏡過於靠前而造成槍的前部超重,使得無依託時的瞄準變得困難。由於所採用的槍彈體型的原因,彈匣都設計為單排式的,即使這樣,沙漠之鷹手槍的握把特別粗大。對於0.357英寸和0.44英寸等凸緣式槍彈來說,槍彈的後半部分在彈匣中是交錯排列的。作為民用手槍,沙漠之鷹系列手槍的加工質量和表面處理都是一流的,甚至連內部零件表面也看不出有明顯的加工痕跡。
配備彈藥 沙漠之鷹手槍可發射0.357英寸、0.41英寸、0.50AE槍彈 (AE為一家彈藥公司的名字,全稱Action Express)。
性能數據 沙漠之鷹手槍參考數據
沙漠之鷹手槍帶瞄準鏡
衍生型號 沙漠之鷹手槍主要有三種型號:
Mark Ⅰ 沙漠之鷹手槍採用鋁製槍身,有.357 Magnum和.44 Magnum兩種口徑,已停產。
Mark Ⅶ 沙漠之鷹手槍採用鋼製槍身,有.357 Magnum、.44 Magnum和.41 Magnum三種口徑,此型已停產,不過市場上仍有6吋(152毫米)和10吋(254毫米)長的.44 Magnum口徑Mark VII庫存(2005年早期)。
Mark ⅪⅩ 沙漠之鷹Mark XIX手槍是美國馬格南研究武器公司獲得以色列IWI公司授權許可後,推出的一款沙漠之鷹手槍變型槍。該槍有0.357英寸馬格南彈、0.44英寸馬格南彈和0.50英寸AE彈3種口徑槍彈,對應的彈匣容彈量分別為9發、8發和7發。該3種口徑型全槍外形完全相同,口徑越小相對的槍管壁厚越大,全槍質量反而略重。由於沙漠之鷹手槍發射的彈藥威力較大,傳統手槍的自動原理及閉鎖機構都不適用,因此其採用步槍上常用的活塞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旋轉式閉鎖方式,槍機上設有3個閉鎖突筍,套筒兼作槍機框。不鏽鋼槍管長152毫米,與步槍相同,射擊時,槍管固定不動。槍管頂部及套筒座前部下方均設有皮卡汀尼導軌,槍管口部設有一體式消焰/制退器,消焰/制退器上設有片狀準星。套筒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保險設在套筒後上方左右兩側,方便左右手操作。套筒座採用鋁合金材料製成,空倉掛機解脫桿和彈匣卡筍設在套筒座左側,槍身右側、扳機護圈上方設有槍管快速分解桿。
沙漠之鷹Mark XIX手槍(.50AE)
變換口徑 改裝一把沙漠之鷹的口徑,只需要相搭配的槍管、槍機和彈匣,因此在野外能迅速地完成換裝以射擊別種子彈。最廣泛使用的槍管長是6英吋的(也有10和14英吋,但不常見)。槍管上已經做好了瞄準鏡的基座,可以輕易地裝上。
運用動態 槍重問題 沙漠之鷹手槍威力大是軍界公認,但其因各種原因,並沒有被作為軍用手槍來列裝。
首先是槍重過大:一把口徑11.43毫米(0.45英寸)的沙漠之鷹空槍就重達2千克,一個戰士本身便要背負極重的其它裝備,所以沙漠之鷹還是過重了。
其次是後坐力大:曾有試槍員戲稱,只有體重達到80千克的人才能正常使用它,可想而知其後坐力之大。
最後是結構複雜,可靠性低,無法適應複雜惡劣的戰場環境。
美國政策 1992年,由於美國政府對進口槍枝進行限制,因此銷往美國的沙漠之鷹手槍就由以色列IMI生產零部件,運往美國後再由馬格南研究公司MRI進行精加工和最後組裝,並打上“Made in USA"的標記,然後推向美國市場,而IMI則以美國分公司的名義向世界各地銷售該手槍。沙漠之鷹手槍最初是用來打靶,它的射程在100米以上,另有報導有人使用加長槍管擊倒了200米外的麋鹿,所以它也被作為狩獵手槍銷售。
影視道具 沙漠之鷹手槍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發射力量,是任何小巧玲瓏的戰鬥手槍所不能替代的,該特點使其受到
好萊塢 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 Rourke主演的一部動作片《龍年》(THE YEAR OF THE DRAGON)中,沙漠之鷹手槍第一次在電影中出現,從那以後,沙漠之鷹手槍在近500部電影、電視中亮相。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是
阿諾德·施瓦辛格 的電影《
最後的動作英雄 》(THE LAST ACTION HERO)裡面那個一邊駕駛敞蓬車一邊單手用沙漠之鷹手槍將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
阿諾德·施瓦辛格手持沙漠之鷹手槍
總體評價 沙漠之鷹手槍雖然不受軍警歡迎,但作為運動手槍或狩獵手槍還可以,作為戰鬥手槍就難說上乘。該槍重2.25千克,操縱起來不輕鬆,握把粗大不便握持,後坐力大控制困難,不便攜帶,更不便快速拔槍,也不適合快速連續射擊。因而該槍並未被軍警採用。另外,沙漠之鷹手槍貫穿力大,甚至能穿透輕質隔牆;拋殼動作猛烈,對射手及旁邊的人都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又使其在奧運比賽用槍競爭中慘遭淘汰。
鍍金沙漠之鷹手槍
沙漠之鷹手槍很適合作秀,其外形現代感強烈,子彈射出時的槍口焰和槍口噪聲都比普通手槍大許多,能給觀眾感官帶來強衝擊效果。況且它射出的又是專制非殺傷彈,不必擔心傷人。因此,影視導演們自然會對它百用不厭了。(
《中國國防報》 評 )
沙漠之鷹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