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溝門宦

中國伊斯蘭教蘇菲主義哲赫林耶學派支系門宦之一。因由馬元章(1853~1920)創建於寧夏西吉縣沙溝,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溝門宦
  • 位置:寧夏西吉縣沙溝
  • 地位:哲赫林耶學派支系門宦之一
  • 創建人:馬元章
發展淵源,儀禮特點,管轄範圍,

發展淵源

馬元章是哲赫林耶創始人馬明心的四世孫。1781年馬明心被清廷在蘭州殺害後,其長子馬順清被充發雲南他郎,後成為哲赫林耶第四代教主馬以德在雲南的“熱依斯”。馬順清逝世後,三子馬世麟繼任了哲赫林耶第五代教主馬化龍在雲南的“熱依斯”。1856年,雲南杜文秀反清起義時,馬世麟以巨額金銀資助,並充任河西起義軍首領之一。1871年,他在東溝最後一戰中遇難。馬元章、馬元超兄弟等18人受其父馬世麟生前的指使,從雲南東溝化裝脫逃,於1875年輾轉來到甘肅張家川,後修建了“宣化崗”拱北,讓其弟馬元超主持。又於1879年設計將馬化龍之次孫馬進西在獄吏解送途中搶回,並派人與管押在開封為奴的馬化龍長孫馬進成取得聯繫。馬進成病故後,馬元章將其屍骨搬回張家川,埋葬於宣化崗。他遷居窮鄉僻壤的寧夏海原沙溝,並以此地為基地,建立道堂,積極恢復教務,振興哲赫林耶。1911年正式尊崇馬化龍長孫馬進成為第六代教主,他以第七代教主相繼。他總結該派血的歷史教訓,為求得該派的存在和發展,不僅不與官府對抗,且主動結交各級官員,聯絡地方鄉紳,注意民族團結,在他的努力下,終於使哲赫林耶走上繼馬明心和馬化龍之後的第三次復興時期。1920年他歿于海原大地震中,由第四子馬震武主持教務。

儀禮特點

沙溝門宦在教義方面仍遵守馬明心的教旨和行教方式,但在儀禮方面有所改變,主要是:(1)改變了馬明心“傳賢不傳子”的主張,而實行“父傳子受”的道統傳承制。(2)改變了馬明心所提倡的清貧廉潔飛不積聚財富的主張,而其繼任者多半是富甲一鄉的士紳。

管轄範圍

沙溝門宦直接管轄的教坊,主要有寧夏西吉、海原、固原、隆德、靜寧地區的260餘坊和甘肅隴東地區的130餘坊,以及新疆等地的40餘坊,約10多萬教眾。在寧夏洪樂府、西吉和蘭州設有道堂。道統傳承依次為:馬明心、穆憲章、馬達天、馬以德、馬化龍、馬進成、馬元章。此後教務主持人為馬震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