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洪浜街道
- 外文名:無
- 居民:2.14萬餘戶,6.8萬餘人
-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萬餘人。
- 地點:上海市普陀區區中南部
- 榮譽:“市容、交通、衛生”文明街
- 行政級別:街道
基本概況,歷史人文,社會事業,
基本概況
沙洪浜街道 的東與東新村街道毗連、西與長風新村街道接壤、南臨吳淞江與膠州路街道及長寧區為鄰、北與曹楊新村街道相接。,下轄20個居民委員會,共有居民2.14萬餘戶,6.8萬餘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萬餘人。昔時,吳淞江支河西沙洪浜、林家港、南林家港分布境內,19世紀末,全境為農村風貌。20世紀初,吳淞江兩岸興建工廠,曹家渡北岸,逐漸形成市集,居民漸增。20年代末建造了曹家渡橋,稍後又在境內闢築西光復路(今光復西路)、中山路(今中山北路)、曹真路(今曹楊路)。曹家渡橋北堍一帶,工商業逐漸興盛,大批勞動人民聚居,居民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簡屋和棚戶。沙洪浜街道於1984年被評為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1988年獲“上海市衛生街道達標”證書和“煙塵排放達標”證書。1993年5月21日,沙洪浜街道辦事處更名為白玉路街道辦事處。
歷史人文
解放後,城市建設向吳淞江北岸發展。50年代中,境東闢築武寧路,建造武寧路橋;武寧路西側,興建了區機關大院。稍後,建造了滬西工人文化宮和滬西工人影劇院;在曹楊路東側興建了區體育館和少年宮。使境東北成為區政治、文化中心。80年代初,又在境北建造中國船舶總公司第九設計研究院、區科技館、圖書館,改建了區體育館。50年代起,人民政府和一些企事業單位在境西部和中部先後建成大批磚木結構的二三層樓房。稍後,又在普雄路兩側、曹楊路、白玉路一帶,興建普陀一~四村。80年代,大規模改建舊房,先後將境東談家渡和西沙洪浜、境南隆德路一帶、境西勞動村和中林家港等幾個棚戶區舊房全部或大部分拆除,改建成多層與高層相結合的住宅樓群,其中有高層樓房12幢,為眾多棚戶區居民改善了居住條件。境內河道先後被填沒,闢築為道路,並擴建了曹楊路等多條道路,1980年曹楊路橋改建竣工,使曹楊路與吳淞江南岸新辟的江蘇北路接通,境內路段成為本區南北向的交通要道之一。境北和東部有14條公交線路經過設站停靠,交通便利。西部受阻於滬杭鐵路,交通不便。
社會事業
境內有上海印鈔廠、江南造紙廠等市、部屬工廠13家,區屬工廠13家。其中上海友誼製衣廠是上海第一家與外商建立補償貿易關係的街道工廠,生產國際名牌襯衫,暢銷國外。1980年以來,街道大力興辦第三產業,1990年,全年營業收入2281.29萬元,利潤210.45萬元,上繳稅金138.37萬元。境內農副產品市場交易興旺,有個體商販427戶,曹楊路橋北堍有上海最大的三官堂橋禽蛋市場。商業原只集中在曹楊路、西談家渡路口一帶,今自三官堂橋禽蛋市場到中聯大廈,商店連成一片,行業日益齊全,已成為區內主要商業網點之一。境內有曹楊中學等中學5所、國小5所、幼稚園7所、聾啞學校1所、少體校軍體校各1所、託兒所11所(其中簡托4所)、街道醫院1所及街道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境西有法務部司法鑑定研究所。武寧路(武寧路橋至中山北路,跨東新村街道)於1985年由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容、交通、衛生”文明街。普雄路於1990年亦被評為文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