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園村,位於龍崗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與福和村、後尾壢村、羅卜壩村、洪圍村等相鄰。始建於清代,鐘姓先祖從今廣東梅州五華、興寧一帶遷移至此而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梨園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龍崗社區
- 地理位置:龍崗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龍崗社區。世居村民主要為鐘姓,明代中期遷至廣東長樂縣(今梅州五華、興寧一帶);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408人,其中男性198人,女性210人;80歲以上26人,最年長者100歲(女);實際在村人口40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2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8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歸僑4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龍眼、荔枝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企業,集體經濟逐步轉型。1994年4月,成立經濟合作社,以股份形式發展經濟,並制定了股份章程;1995年6月,興建龍河工業區。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村中有1棵古樹。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油豆腐、蚝鼓、大盆菜、年糕、蝦米精絲、糖環、煎堆、圓籠粄,清明或端午的艾粄、清明粄、粽子、雞屎藤結,十月朝的糍粑、糯米糍,冬至的蘿蔔粄、印粄、蘿蔔茶果,婚慶時的喜粄。龍園路、龍崗大道從村旁經過。20世紀80年代通自來水、通電,1985年通電話,2004年通網際網路,2008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建有籃球場,居民小組辦公樓內有黨員活動中心。村內有龍崗中學,創辦於1990年9月,1997年成為市一級中學,占地面積60336平方米,2015年有44個班,教職員工220人、學生2000人。
村中原有《鐘氏族譜》,記載沙梨園村鐘氏世系源流,已失傳。目前正在新編《鐘氏族譜》,由幾代鐘氏宗親合作編纂。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3座。代表性民居有下梨園老屋,建於清嘉慶年間,正門朝南偏東25度,面闊33米,進深23米,建築面積759平方米,建築整體布局為三堂兩橫。鐘氏宗祠位於老屋中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重修於20世紀80年代;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兩進三開間一天井兩廊房布局,磚木結構,壁畫清晰,廊房兩側各開一門通往祠堂外。現仍作宗祠使用。
現存私塾(學堂)舊址,始建於清嘉慶年間,重修於1982年。沙梨園三世祖鐘華廷為清嘉慶年間的秀才,在觀瀾做過教書先生,後來在老屋附近為本族子弟興建私塾。這所私塾遠近聞名,民國時期,改用新學教學,並取名民新學校。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之母為沙梨園村鐘姓後人,曾生小時候曾在這裡讀過書。後來曾生去中山大學求學,並與鐘偉民共同邀請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為民新學校題寫校名。如今的民新學校隱身於經營市場之中,作為市場管理辦公室,只剩鄒魯的題名依稀可見。
20世紀30年代,沙梨園人鐘裕棠、鐘承光等以龍崗商會名義組織發動周邊鄉紳羅志聯(羅瑞合村人)、李特哉(圳埔嶺村人)和香港宗親,以及馬來西亞、蘇利南、牙買加、法國等海外華僑,大力倡導集資辦學,在龍崗興辦平岡中學。與此同時,在龍崗河上建造福寧橋,連線龍崗河兩岸。
該村傳承著龍崗皆歌,從清末傳唱至今。皆歌是在客家聚居地形成的民歌類別,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是山歌中的獨立一支。大部分皆歌的歌詞是在龍崗客家人勞動、男女交往和社會活動中產生的,運用擬人、誇張、比興的手法,反映當地人民思想感情。雖然詞句簡單,但包含豐富的內涵,同時具備語言押韻,易懂易唱的特點,比一般語言更能表達情意,又可編戲演唱,易於流行,從而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歌形式。
該村老舊工業區改造項目已實施建成歡城廣場,並於2012年招商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