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打旺匍柄霉葉斑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打旺匍柄霉葉斑病
  • 症狀:病斑開始很小,赤褐色、褐色
  • 寄主範圍:紅豆草、苜蓿、三葉草
  • 發生規律:溫度對發病程度有重要影響
症狀,病原特徵,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引起葉部病斑,病斑開始很小,赤褐色、褐色,近圓形。以後擴大為不規則形的較大病斑,灰褐色、黃褐色,邊緣水漬狀,病斑上具同心輪紋。潮濕條件下,病斑上產生黑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等。莖部和莢果也可被侵染產生褐色病斑。因種子帶菌而長出的幼苗可能發生腐爛,病苗子葉和幼莖上也可產生黑色霉層。

病原特徵

為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此菌的有性階段:在過去的文獻中為枯葉格孢腔菌(Pleospora herbarum(Fr.)Babenh),西蒙(Simmons,1986)根據對匍柄霉屬(Stemphylium)有性階段的研究,將匍柄霉的(S.botryosum)的有性階段定為遲熟格孢腔菌(Pleospora tarda E.Simmons)。菌絲初無色,後期呈淡褐色至深褐色。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幾根叢生,16-93微米×4-6微米,基部黃褐色,頂端色稍深,上部有2-3個膨大節。分生孢子生於梗的頂端,單生,褐色,近橢圓形或矩圓形,表面有微刺,一般具3個橫隔膜,中間的橫隔略粗,且稍縊縮,1-3個縱隔膜,大小24-48微米×14-25微米。有性世代的子囊殼黑褐色,散生或聚生,初埋生,後裸露,扁球形,直徑可達500微米以上,子囊長形,90-160微米×24-40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黃褐色,磚格狀分隔,7個橫隔,1-2連續的縱隔,大小31-40微米×15-18微米。本菌為一弱寄生菌。

寄主範圍

寄主範圍很廣,可寄生於紅豆草、苜蓿、三葉草、蠶豆等多種豆科植物,也可侵染蘋果、番茄、萵苣、洋蔥、蔥和大蒜等。

發生規律

溫度對發病程度有重要影響,加利福利亞的低溫分離物只在於20℃或低於20℃溫度下才引起病害,而東部的高溫型分離物,在23-27℃下引起最嚴重的病害,在低於16℃的條件下不引起病害。早春,10-20℃的溫度,有利於低溫型病害流行。春季降雨提供適宜於侵染和二次傳播的濕度條件。在加利福利亞潮濕的沿海地帶,病害全年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由囊狀匍柄霉引起的葉斑,只在較冷涼的月份發生,而且主要在那些低溫下繼續生長的不休眠型苜蓿上。病害在日溫20℃,夜溫15℃時發生嚴重,但在日溫25℃,夜溫20℃時病害停止發展。在溫暖地區,匍柄霉葉斑病可在地中發現,但最流行是在溫暖潮濕的夏末和秋天。在這些地區春季不易找到假囊殼,雖然子囊孢子無疑是病害的初侵染來源。病菌也以菌絲在死的莖和葉上越冬。種子也可以攜帶。

分布與危害

這種病害在我國分布較廣,遼寧、內蒙古、陝西、甘肅、北京、山東、江蘇等省、市、自治區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

1、使用抗病品種 根據種間和種內的抗性差異,從中選育抗病品種。
2、管理措施 在無病草地留種,或用藥劑處理病種,以控制種子傳病。
3、藥劑防治 種子繁育基地或科研地,可用退菌特、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錳或疫霜靈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