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基黃耆(學名:Astragalus josephi E. Peter)多年生草本。托葉離生。花黃色或紫紅色,排成疏鬆的總狀花序,具長總花梗;子房狹卵形,密被白色和黑色柔毛,具柄。莢果紡錘形,膨脹,密被黑色柔毛,果瓣膜質,果預與萼筒近等長,1室。生於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灌叢或草地。分布於中國四川。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莖直立,單一或叢生,具條棱,近無毛。
羽狀複葉有13-21片小葉,長4.5-10厘米,具短柄;托葉葉狀,離生,狹卵形或披針形,長7-12毫米,寬2-3毫米,先端鈍尖,兩面近無毛,邊緣具緣毛和腺體;小葉線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7-20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具短柄,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和邊緣散生白色柔毛。
總狀花序稍密,有10餘朵花;總花梗比葉長;苞片線形至狹倒卵形,長4-9毫米,具黑色緣毛;花梗長3-6毫米,被黑色柔毛;花萼鐘狀,連萼齒長7-8毫米,無毛,萼齒三角狀披針形,長約1.5毫米;內面被黑色柔毛;花冠黃色,有黑色斑紋,乾時呈黑色,旗瓣倒卵形,長13-1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翼瓣比旗瓣短,長11-13毫米,瓣片長圓形,具短耳,瓣柄稍長於瓣片或近等長,龍骨瓣比翼瓣稍短,瓣片近卵形,瓣柄與瓣片近等長;子房狹卵形,密被白色和黑色柔毛,具柄。
莢果紡錘形,長16-18毫米,膨脹,密被黑色柔毛,果預與萼筒近等長,1室。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灌叢或草地。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西南部。
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部沙基山谷。
主要價值
全草治腹水,體虛浮腫,瘡癤《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