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洪湖市轄鎮。面積123.24平方千米,總人口42494人(2017)。轄2個居委會、2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小沙口。
沿革
沙口之名早在明《嘉靖沔陽志》就有記載。清同治年間為監利縣十三市之一。光緒時屬沔陽州南鄉(見同治《監利縣誌》,光緒《沔陽州志》)。解放前夕,沙口分屬監利、沔陽兩縣,以今沙口食口營業所為界:包括吳家新場、新墩和瞿家灣一帶,隸屬監利;其餘間部分包括獅子河、官港河、下新河等大片地區隸屬沔陽。1951年劃入洪湖縣第7區,1958年建沙口公社,1961年為沙口區,1975年復置沙口公社,1984年復為區,1987年建沙口鎮。原下新河鄉:1956年建下新河鄉和閘口鄉,1961年改下新河公社、閘口公社,1984年復置下新河鄉和閘口鄉,1987年合置下新河鄉。?年,撤銷下新河鄉,併入沙口鎮。
1996年,沙口鎮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吳新場、董口、長河、左張灣、沙口、海嶺、崔溝、蔣嶺、廟灣、水口、蘆花、喬嶺、新墩、柳口、蔡楊灣、鴨漁場16個行政村和沙口居委會;下新河鄉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陳家巷、楊橋、陸莊、郭嶺、下新河、糧嶺、永固、劉橋、沙嶺、楊家閘、花灣、東湖、東灣、潭子河14個行政村和下新河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小沙口,人口45897人,面積121.5平方千米,轄沙口1個居委會和蔡楊、新場、長河、沙口、蔣嶺、崔溝、海嶺、水口、蘆花、喬嶺、新墩、柳口、左張、陳巷、楊橋、陸莊、郭嶺、下新、沙嶺、永固、劉橋、花灣、楊閘、罈子河、梁嶺、東湖、王嶺、東灣、董口29?(一說30)個行政村,2個居民小組、221個村民小組。2005年,人口50190人。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3110:~001 122沙口街道居委會 ~002 220下新河街道居委會 ~200 220新場村 ~201 220蔡楊村 ~202 122董口村 ~203 220長河村 ~204 220海嶺村 ~205 220蔣嶺村 ~206 121崔溝村 ~207 220沙口村 ~208 220水口村 ~209 220蘆花村 ~210 220新墩村 ~211 220喬嶺村 ~212 220柳口村 ~213 122左張村 ~214 220陳巷村 ~215 220楊橋村 ~216 220陸莊村 ~217 220郭嶺村 ~218 220沙嶺村 ~219 220下新河村 ~220 220永固村 ~221 220劉橋村 ~222 220花灣村 ~223 220楊閘村 ~224 220東灣村 ~225 220東湖村 ~226 220潭子河村 ~227 220梁嶺村 ~228 220王嶺漁場村 ~500 220鴨漁場 ~501 122紅旗湖漁場
簡介
沙口鎮地處
洪湖市西北部,東連洪湖市萬全、
汊河鎮,南臨
洪湖大湖,西接
監利縣福田鎮,北抵洪排河。全鎮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沙口、沙口、蔡楊、新場、長河、蔣嶺、崔溝、海嶺、水口、蘆花、喬嶺、新墩、柳口、左張、陳巷、楊橋、陸莊、郭嶺、下新、沙嶺、永固、劉橋、花灣、楊閘、罈子河、梁嶺、東湖、王嶺、東灣、董口。鎮政府駐小沙口。 1950年屬沔陽縣第12區,1951年劃入洪湖縣第7區,1958年建沙口公社,1961年為沙口區,1975年復置沙口公社。1984年復為區。1987年建沙口鎮。 沙口鎮交通十分便利,自然資源優越,水產資源豐富,湖岸線長35公里,境內河湖港汊星羅密布(洪排河、內荊河、漢沙河及玉帶河、太馬河、萬港河、紅電河、姚電河等,土裡湖、洪湖矮圍、低湖田水域等),素有“水鄉沙口”之稱。
歷史沿革
“沙口”歷史悠久,“沙口”人傑地靈。沙口得名最早見於
明朝正德年間沔陽知州
李濂於公元1514年途徑此地所寫詩句“逶迤沙口村,歲晏過其地”。沙口還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1925年,
中國共產黨在沙口一帶展開了革命活動,同年夏秋季,沙口農民河金英帶領民眾展開了反稅吏的鬥爭……1930年8月沔陽十一區蘇維埃政府在沙口成立1931年3月22日至24日,無產階級革命家
段德昌、
賀龍同志親自指揮洪湖獨立團(新六軍)殲滅敵營二個,收復小沙口……1932年春,賀龍同志在沙口新場李家墩接見洪湖水上挺進大隊,指明洪湖革命方向和基本策略……沙口在湘鄂西革命歷史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為反映沙口紅色的歷史,1957年,國務院撰著的《洪湖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中載入了游擊隊員彭國材的英名。洪湖縣人民政府在他的家鄉沙口新場村建豎了“彭國材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1984年6月16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文將原“沙口中學”命名為“
洪湖賀龍中學”,原裝甲兵司令員黃新庭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1986年8月,洪湖賀龍中學建立了賀龍元帥紀念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廖漢生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1986年8月,原中顧委委員、裝甲兵司令員黃新庭同志為沙口中心衛生院題寫院名“洪湖紅軍醫院”。改革開放以來,沙口鎮圍繞“富民強鎮”的戰略目標,搶抓機遇,銳意進取,使經濟總量不斷擴充,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鎮發展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3132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354萬元,完成國稅183.73萬元,完成地稅4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22元。2011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6495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8576萬元,完成國稅354.76萬元,完成地稅96.68萬元。都比2007年翻了約一番。
農業發展
沙口鎮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歷年來,
水產業始終成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力保證。為加快推進水產業的提檔升級,提高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全鎮穩定水產精養面積1.15萬畝,對生產線在23.5米以下地勢低洼、排灌條件不好的低產田每年都進行改造。改造後的低產田大力推廣蝦稻、蟹稻、魚稻連作模式,重點建立以水口、新墩、陸莊、劉橋等村為主的萬畝稻田養蝦基地;以東灣、東湖、楊閘、潭子河、柳口等村(場)為主的萬畝
青蝦、
鱖魚、
黃顙、
泥鰍、
甲魚混養、套養基地;以水口、長河、喬嶺、沙口、東灣、王嶺等村(場)為主的6萬口網箱養鱔基地;以劉橋、花灣、下新河、梁嶺等村(場)為主的網箱蛙鱔輪養5000口;以雲霧湖、鴻鵠水產養殖公司生態養殖基地。
在構建優質糧種植板塊上,全面普及優良品種,抓好連片種植,實行保優栽培。結合沙口鎮實際,
早稻主推兩優287、嘉育948、鄂早17,中稻主推豐兩優1號、D優33、揚兩優6號,
晚稻推廣金優928、荊楚優148、T優207、中優288、鄂晚15。在構建優質畜禽養殖板塊上,利用漁池優勢,著力抓好豬、鴨、魚配套養殖;依託低湖田,推廣稻鴨共生種養模式,每100畝規劃建立一棚良種鴨,預計養鴨8萬隻以上。在構建植樹造林建設板塊上,圍繞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著力抓好綠色家園建設工程,完成植樹造林面積1400畝。在狠抓渠道造林和農田林網建設的同時,新建了董口、陸莊2個“萬樹村”。截止2007年,全鎮森林面積16200畝,森林覆蓋率為100%。沙口鎮還認真落實了“水產富民”戰略,把水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大搞退耕還漁、退田還湖,同時大力改造了低湖田,水產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是洪湖市確立的沿湖水產、水禽養殖區之一。有洪湖雲霧湖名特優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洪湖鴻鵠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洪湖市長河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洪湖榮富精米廠龍頭企業四家,組建沙口河蟹養殖協會、沙口水稻種植協會、沙口漁網加工協會三家。
工業發展
按照縣域經濟以民營經濟為主的改革目標,沙口鎮著力實施新興工業化戰略,採取堅持盤活存量和擴大增量並舉,引進外來資本和激活民間投資並舉的策略,因企施策,能賣則賣,能轉則轉,大刀闊斧推進企業改革。先後通過處置構件廠、童裝廠等企業的土地、廠房設備等閒置資產,盤活了企業存量。一是對原洪湖市玻璃制瓶廠進行改制後成立了吉興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新上了生產設備;二是盤活閒置資產引進投資商租賃原童裝廠成立了毅欣製衣公司;對沙口磚瓦廠進行了二輪承包;三是引進投資興建了中國石油加油站、武紅液化氣站、林宇木業;四是加快了漁網廠等一批私營企業的發展。到2006年,全鎮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00多萬元。
招商園地
一是通過企業改革,
租賃廠房、學校及盤活閒置資產,實行招商引資辦廠。鎮內有閒置廠房面積近1000平方米,均地處集鎮郊,有閒置學校10所(其中教學樓4棟,靠近鎮郊二棟)。二是引進大型水鄉遊樂園項目,擬定建設在靠近集鎮附近的洪排河地段上(該處與戴家場、萬全鎮眾多村接壤,當地民眾有常趕集沙口的習慣),水電路配套設施齊全,可提供80畝土地面積開發使用。 三是對洪湖市雲霧湖名特優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的清水堡進行後期開發的大型生態旅遊項目。隨著
湖北省、荊州市、
洪湖市加大對洪湖大湖的治理力度,洪湖大湖折圍已告一段落,同時洪湖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洪湖已經成為一片碧水藍天,是人間嚮往的天堂,洪湖市政府大打洪湖旅遊牌,而洪湖市生態旅遊的整體綜合開清水堡將會成為投資的熱點。
四是對水產品進行深度加工開發。沙口有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粗養面積1萬畝,2006年水產品總產量23321噸,全鎮21800畝螃蟹池全部套養鱖魚,部分池塘實行蝦蟹混養,全鎮3、5萬畝水面名特優養殖面積達90%以上,有網箱養鱔6000口,螃蟹輪養4000口,成魚總量13900噸。
尋求方式獨資或合夥經營。
鄉村建設
沙口鎮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目標要求,動員和帶領全鎮廣大民眾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之中,在市委“一主三化”發展方針和鎮委“工業興鎮,水產富民”的工作目標指引下,全鎮經濟穩定發展,社會事業向前推進。
一、最佳化農業,農業結構調整更趨合理。
在
國家政策激勵下,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大幅增加,2006年糧食總產達35000噸,水產總量達23000噸。同時,沙口鎮的水產養殖結構以及板塊建設得到了很大最佳化。一是構建了
沿湖村場1500畝的優質水生蔬菜板塊,以水口村車馬垸水產板塊為重點的水產養殖板塊;二是發展優質水產品養殖,混養、套養、輪養等模式得到了推廣;三是推廣了高產優質高效新品種。
二、提升工業,工業呈現恢復性增長。
企業改制初步完成。先後處置構件廠、童裝廠等企業的土地、廠房設備等閒置資產,盤活了企業存量。一是對原洪湖市玻璃制瓶廠進行改制後成立了吉興玻璃製品有限公司。二是引進投資商租賃原童裝廠成立了毅欣製衣廠。三是盤活閒置土地,引外來老闆投資建成了中國石油加油站、武紅氣站、林宇木業。
三、發展事業,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先後投資二期農網改造資金129.2萬元,完成農網線路整改40千米;投資20萬元對沙紅公路進行了升級改造;融資300萬元完成了集鎮農貿市場擴建;投資420萬元完成了黃觀公路沙口段土路基等配套工程建設;投資1000萬元對十三垸、官湖垸土地開展了平整,並完善了配套設施;組織蔡楊、崔溝等近10個村修建了村級水泥路24.5公里;投資100多萬元對
洪湖賀龍中學、洪湖紅軍醫院、水利排灌中心等單位基礎設施進行了更新,在開展新農村試點的同時,全鎮各村完成了新農村建設規劃,制定了分年度實施方案。
社會事業
1、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先後實行了農網改造、公路升級、農貿大市場擴建及土地平整工程,同時,這幾年村級公路建設也迅猛發展,先後有蔡楊、崔溝、梁嶺、
郭嶺等10個村修建了村級水泥路。
2、注重計畫生育、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三項基本國策的落實。特別是近兩年內開展的大湖拆圍工作,加強了洪湖的生態環境保護。
3、推進衛生、教育、文化廣播事業發展。
通過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最佳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學校由24所減少到12所;通過實行衛生工作全行業管理,加強農村一體化管理,將29個村醫衛生點撤併為20個,推行了農村重大
合作醫療;紅軍醫院先後投入180萬元完善了軟硬體設施,賀龍中學先後投入資金50萬元配套修建了操場、道路、維修了宿舍;建好了社會企業文化、村鎮文化、家庭文化,營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城鄉文化氛圍。全鎮依託村級新辦公場所建有7個村級中心文化活動室。有線電視村村通逐步落實,
廣播電視事業網路發展覆蓋率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