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雷炮(沒良心炮)

飛雷炮

沒良心炮一般指本詞條

“飛雷炮”的發明人是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兵團第4縱隊11旅工兵連連長聶佩璋。飛雷炮,實質上是一種炸藥包發射筒,曾在解放戰場上大顯神威。這門“火炮”的發射筒口徑達350毫米,單次拋射炸藥量達10千克,攻擊距離300米,能在半徑20多米的範圍內產生強烈毀傷力。

這種又稱炸藥拋射筒的武器的主體就是一個空汽油桶,在其內填充發射藥後,把綑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然後點燃發射藥,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藥包拋射到150-200米的距離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雷
  • 射程:150-200米
  • 主體:空汽油桶
  • 戰役晉西南戰役淮海戰役
  • 軍隊:解放軍
  • 發明時間:1947年
簡介,小故事,

簡介

這種武器口徑絕對驚人——桶有多粗,口徑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藥包產生的強烈爆炸衝擊,所過之處,碉堡,人馬都會被炸飛。許多被炸倒的敵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傷口,卻七孔流血,是震死的。弄清這種情況後,國民黨軍把這種東西乾脆稱作“沒良心炮”。
飛雷炮
飛雷炮集中發射圖
說到底,這種炸藥拋射筒和200年前的重型臼炮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大仰角使用,射程較近,但威力驚人。該武器最初是用來對付敵人堡壘的,進而用以攻城,最後在淮海戰場上大顯神通。這一威力強大的武器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在1947年晉西南戰役之後研究發明的成果。

小故事

2004年2月1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全國解放戰爭館經過3年整修正式開館了。在這個館裡陳列著一門飛雷炮。說起飛雷炮的來歷,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呢。
飛雷炮
飛雷炮
聶佩璋曾在東北軍鐵甲部隊任過大隊長,精通裝甲、工兵技術,擅長爆破。調入太岳1分區後,他為部隊和民兵培訓爆破能手,同時還研製石雷。1944年冬,聶佩璋擔任工兵連連長。這是一支新組建的連隊,其工兵技術一片空白。年近40歲的聶佩璋對工兵進行技術訓練。他摸爬滾打邊講邊示範,不久就帶出一批工兵技術骨幹,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頻繁的戰鬥中,工兵常在敵人鼻子底下實施爆破,傷亡很大。仗是打贏了,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聶佩璋心裡不停地盤算:“有什麼辦法能代替人把炸藥送到敵人的碉堡呢?”聶佩璋開始了“飛雷”的構想。但他反覆琢磨了很久,仍沒有結果。何不讓大家動動腦筋?
“連長,能不能像迫擊炮那樣,把炸藥送出去?”“連長,在圍困沁源時不是就用擲石機拋射石頭打過日偽軍嗎?”對呀,聶佩璋的心裡一下子亮堂了。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聶佩璋帶領技術人員開始研製飛雷。他們上山點火、下山看結果,反反覆覆,不知經過多少次實驗,終於使炸藥包飛出300多米後落地爆炸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歡呼著。可聶佩璋心裡並不輕鬆。他想,炸藥包是飛送成功了,但兩個小時挖一個土筒,卻只能拋送一次,這不符合實戰要求,必須要搞一個替代土筒的“洋拋射筒”。
聶佩璋經過深思熟慮,從老鄉家裡買來汽油筒和棗樹板,丁丁當當地敲起來了。兩天后,一個口徑300毫米、長900毫米的“拋射筒”製造出來,並試射成功。因為拋射炸藥包是由拋射地雷引發的,故稱“飛雷”,因為又是依照迫擊炮原理製成的“拋射筒”,所以便正式命名為“飛雷炮”。
此後,他們又不斷改進技術,以求發揮飛雷的最大威力。為了對付國民黨軍的坦克、裝甲車、野戰工事和密集的隊形等,他們用拋射筒改裝土造的火焰噴射器、用拋射筒拋射幾十公斤重的石頭、飛送集束手榴彈(美稱“天女散花”)等,花樣越來越多,威力越來越大。
“飛雷炮”參加過多次攻城任務,但其大顯神威還是在淮海戰役圍殲黃維兵團的一場大戰中。黃維兵團進攻失利,改為防禦,認為我軍炮火不強,無奈他何。但他不曾料到,其苦心經營的野戰防禦地堡挨我一個重型炸藥包就成一片廢墟;其密集的兵力防禦更不堪“天女散花”一擊。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土東西可比大炮厲害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