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感情哪有藝術》是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發表於《中國文化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沒有感情哪有藝術
- 作者:王進玉
- 作品出處:中國文化報
-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前幾天一位畫家不知從哪裡得知我的微信號,添加通過後隨即就發來了他的幾件作品希望本人給點評幾句。我看後比較失望,並如實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誰知他聽後很不高興,遂把我從朋友圈給刪除了。雖然這是他的自由,但既然讓我評價作品,我就不能不實話實說。
其實他作品的最大問題,也是當今很多人物畫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所畫人物不夠生動,缺乏神采神韻,且筆墨做作、生硬呆板。我斷定他在繪畫時肯定沒有調動起自己的情感,沒有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而情感的有無、情感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畫面的生動程度,甚至直接關係到作品創作的成敗。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繪畫歸根結底是情感作用的結晶,發乎於情而作乎於畫,古人有言“畫者,從於心者”“畫與詩皆士人陶寫性情之事”“畫雖一藝,而氣合書卷,道通心性”。近代張大千曾講過:“藝術為感情之流露,為人格之表現。”林風眠先生也曾說過:“藝術根本是感情的產物。”法國大雕塑家羅丹也堅信:“藝術即感情。”所以倘若繪畫失去了情感的表現,將不再成其為真正的繪畫,更不再成其為真正的藝術。
眾所周知,在我國無論是院體畫,還是文人畫,在創作時都主張主客觀的統一,即物我交融、心物一體、形神兼備。要求既講究物象的塑造,又注重情感的表達。只不過院體畫更強調以形寫神,而文人畫則偏重以神寫形之神。尤其自文人畫出現以後,更加傾向於審美主體情感的抒發,認為畫乃“心學”“心性之學”。所以在進行繪畫創作時,特別注意自我心靈的表現、性情的貫注、意境的追求,“寫胸中逸氣”“以得其性情為妙”“專以意思求,不在形似”。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繪畫者都會主動賦予題材以強烈的感情、思想甚至個性,在筆墨、構圖、主旨、意義等方面來綜合詮釋與彰顯其中的那個“我”。單就題材而畫題材,沒有“人化”,沒有“情感”,沒有“性情”,正如張大千先生所言,“如徒研技巧,即落下乘”。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面對先賢留下的作品時,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其中所散發的文氣、靜氣、雅氣,能夠帶給我們沁入心脾的觸動,甚至引發我們對生命、對文化的深度思考。就是因為古人是用真情在作畫,是將高雅之情寄於畫,“以目入心,以手出心,專寫胸中靈和之氣”。
而反觀當下,繪畫者虛情假意、扭曲作態的居多,真情實感、發乎於心的太少。一方面由於當今生活節奏的加快,對生活的深入體驗不夠,走馬觀花、快餐式的文化消費注定會導致豐富情感的欠缺以及生命體會的粗糙和膚淺。另一方面則是當今眾多畫家已將繪畫當成純粹賺錢的手段或工具,一平尺多少錢,這種題材的作品多少錢,那種題材的作品什麼價,一切都往錢上看,輕視甚至忽略了繪畫作為一門藝術所本該予以投入的情感、精力、學養等。因此畫出來的東西自然就充滿銅臭味,就多圓滑、輕飄、浮躁之氣。可悲的是很多人竟渾然不知,或是肆意妄為,任由如此,甚至還將其當成自己作品的特點、風格、面貌,滑稽可笑得很!
對待藝術是需要有敬畏之心的,也是需要虔誠付出的。你對其投入多大的情感和精力,反映在作品上,它就會給予你多高的水平和成就,就會呈現出相應的狀態與面目。而無投入則定無收穫,無情感則絕非藝術,也請君莫談藝術。
作者介紹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青年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現為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專委會委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新水墨專委會(新水墨畫院)副主任兼秘書長,《美術報》《中國美術報》、新浪網等知名媒體專欄評論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東方中國詩書畫院副院長等。已在《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美術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評論文章三百餘篇,評論、詩詞、散文、雜文等總計百餘萬字。出版有評論集《發現》《讓評論家說話》、詩文集《愛在繼續》《母親花》、書法集《王進玉自作詩詞書法》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