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另一面》是2001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布塔利亞・烏瓦什,由馬愛農譯。
1947年,經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民族主義運動之後,印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新的國度產生了,慶典固然隆重講究,現代印度的所有歷史,也以立國這一刻為分水嶺。然而,獨立並非沒有代價。在英國殖民統治的分而治之政策慫恿下,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已有一段時間相互傾軋,當時兩大政黨——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被認為代表兩方教徒的利益。實際上是否這樣,爭議很大,但兩黨確實被認為代表兩個不同群體。這些歧異和分立,終於導致人們要求把國家一分為二,讓穆斯林教徒有自己的國家。這個要求呼聲日高,後來,英國人同意,各國政治領袖也接納。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分治成為印度為獨立付出的代價.代價非常沉重。一分為二,並非簡單地把財產分作兩份,而是一個更深的剜割——不僅家庭、親友被分離,而且鄰里一夜之間反目成仇,瘋狂相互殺戮,縱火,強姦,導致說不盡的暴力和苦難。數以百萬計的人遁逃離開家園,找尋自己的族群,以求安全的居所。分治,讓一億一千二百萬人離開原來的家園,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期間,一百萬人死亡,超過十萬婦女被強姦。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分治的傷口還未癒合,傷疤仍殷紅。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深深的猜疑和敵視,全都可以回溯到分治那一刻。有關分治的歷史,大都集中政治的層面,較少審視當中涉及的人們付出的巨大的代價,也很少關注它在印、巴人民的生活中留下什麼陰影。不過,儘管官方的歷史不談這些,但在分治倖存者的家庭和社群內,故事口傳下來;一段一段的經歷,在重複被述說的過程中存活著。筆者用了超過十年的時間,訪談分治倖存者,追蹤他們的故事,看看這次重大事件對於普通人、女人、兒童以及社會邊緣社群——賤民,是什麼意義。由此,嘗試提出一些問題——歷史是怎樣書寫的,內外之分是怎樣製造的,記憶是什麼性質。
儘管印度次大陸的分治是印度的事情,但意義卻非常深遠。在全球,似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無法解決政治問題時便進行分治。可是,是否把兩批人的居處之地分隔開來,人與人之間的宗教、族群、種姓,性別等的分野,也便可以消失?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針對全球已進行過的分治(愛爾蘭/英國、巴勒斯坦/以色列、南/北韓、東/西德、前南斯拉夫等)進行研究,可以找出遠遠超出地理界域的意義和迴響。
目錄
一 開始
二 血緣
三 “事實”
四 婦女
五 “榮譽”和“貞操”
六 兒童
七 “邊緣人”
八 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