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沉約)

沈約

沉約一般指本詞條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德清縣)人。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少時孤貧,篤志好學。南朝宋時期,起家奉朝清。南齊建立後,任征虜記室、太子家令、著作郎。隆昌元年(494年),任國子祭酒。後協助梁武帝蕭衍即位,任尚書僕射,封建昌縣開國侯。天監二年(503年),任尚書左僕射、中書令前將軍。不久又提升為尚書令,兼太子少傅。天監九年(510年),改任左光祿大夫、侍中、太子少傅。天監十二年(513年),沈約於任上去世,終年七十三歲,諡號為隱。

作為南朝文壇領袖,沈約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說,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套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創作開闢了新境界。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本名:沈約
  • 別稱:沈隱侯
  • 字號:字休文
  • 所處時代:南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出生時間:441年
  • 去世時間:513年
  • 主要作品:《宋書
  • 諡號:隱
人物生平,篤志好學,由宋入齊,積極勸進,榮寵一時,憂懼而死,主要成就,政治成就,史學成就,文學成就,音韻成就,藏書成就,人物思想,人物評價,軼事典故,不計前嫌,懷舊之情,沈約瘦腰,親屬成員,個人作品,後世紀念,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篤志好學

沈約左眼有兩個瞳孔,腰上有顆紫色的痣,聰明過人。他的父親沈璞在元嘉三十年(453年)被誅殺,沈約當時年紀還小,偷偷跑掉了,後來趕上朝廷大赦天下,才免於流亡。但也成為了孤兒,家庭貧窮。沈約專心好學,日夜兼讀不知疲倦。他的母親擔心他用功過度而生病,經常把油燈的油少放些好讓他早些睡覺。沈約白天讀的書,晚上就能背下來,於是對不少典籍都很熟悉,會寫文章。

由宋入齊

沈約剛做官時任奉朝請。濟陽蔡興宗聽說他很有才華而十分看重他。蔡興宗擔任郢州刺史後,任命沈約當安西外兵參軍,兼任記室。蔡興宗曾對他的幾個兒子說:“記室沈約人才德性都堪作老師和表率,你們要好好地待他,向他學習。”後來蔡興宗任荊州刺史,又讓沈約擔任征西記室參軍,併兼任厥西縣令。蔡興宗死後,沈約任安西晉安王法曹參軍轉外兵參軍,兼任記室。後進京任尚書度支郎。
沈約沈約
齊朝初年,沈約任征虜記室,兼任襄陽縣令。侍奉齊朝的文惠太子蕭長懋。文惠太子入主東宮後,沈約擔任步兵校尉,主管文書記載,在永福省值班,校訂四部圖書。當時東宮人才濟濟,而沈約尤其受到賞識與親睞。每逢值班去見太子,總是談到太陽落山才出來。當時王侯到東宮,有時不能進宮,沈約總是勸說太子,替王侯傳話。太子說:“我平生很懶,很晚才起床,這你是知道的,和你交談討論後,就忘記睡覺,如果你要我早點起床,可以時常早些進宮中來。”於是提拔沈約為太子家令,後來又讓他兼任著作郎,歷任中書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當時竟陵王也在招徠有才華的人,沈約同蘭陵的蕭琛、琅笽的王融、陳郡的謝朓、南鄉的范雲、樂安的任昉等人都在竟陵王門下交遊,時稱網得天下才子。不久,沈約又兼任尚書左丞,後來又任御史中丞,轉車騎長史。
隆昌元年(494年),沈約被任命為吏部郎,出任寧朔將軍、東陽太守。齊明帝即位後,提封他為輔國將軍,徵辟為五兵尚書,升任國子祭酒。齊明帝死後,宰相當權執政,尚書令徐孝嗣讓沈約撰寫遺詔,提升他為左衛將軍,不久又加封通直散騎常侍
永元二年(500年),因母親年老,沈約上書請求免去職位,朝廷改任他為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征虜將軍、南清河太守。
蕭衍在竟陵王的西邸時,與沈約頗有交情。永元三年(501年),蕭衍起兵攻占建康城後,任命沈約為驃騎司馬,原來所任的冠軍將軍、征虜將軍等職仍然保留。

積極勸進

當時蕭衍功業已成,天意人願都歸屬於他,沈約曾試探性地給蕭衍提及代齊的話題,蕭衍沒有做聲。過了幾天,沈約又進言說:“現在與過去不一樣,不能指望用淳樸的風氣來期許萬物,士大夫攀龍附鳳,都是希望取得一點點功勞,以保住自己的福祿。如今幼小孩童、放牧的老百姓都知道齊朝的天下已經完了,沒有人不說天下應當歸您主宰的。天象和人事都表現出改朝換代的跡象,特別是永元以來,這種跡象更加明顯。巫師預言說:‘行中水,作天子。’這就像寫在白紙上的黑字一樣明白清楚。上天的意志不能違背,民眾的心情不能不顧及。如果是天命決定了的,雖說想謙讓推脫,也是不可能的。”蕭衍說:“讓我再想一想。”
沈約與八詠樓沈約與八詠樓
沈約繼續進言道:“您最初在樊、沔一帶帶兵起義時就應該考慮好,現在帝王的大業已完成,何必再思考呢。過去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剛進入皇宮時,民眾便說這是我們的君王。周武王不違背民眾的意願,立即正位也沒有再去細想。您自從到了京城,氣運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和周武王相比,只是快與慢不一樣罷了。如果不早日把帝王的大業定下來,順應天神與人民的願望,假如有一個人反對,就會損害您的威望與名聲。況且人心不像鐵和石頭一樣一成不變,世上的事情也不能保證不發生變化,怎么能像建安時的魏武帝那樣把人臣的名分留給自己的子孫呢?如果皇帝回到首都,公與卿都在各自的官位上,那么君王與臣子的名分就定下來了,不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君王在上很賢明,臣子們在下面很忠誠,怎么還會有人敢和您一起作亂呢?”蕭衍認同了沈約的看法。
沈約離開後,蕭衍召見范雲並告訴他沈約的意見,范雲的回答也和沈約的觀點基本一致。蕭衍說:“看來聰明人的看法無意中一致了,你明天早晨和沈約一起再來。”范雲出來告訴沈約,沈約說:“你一定要等我一起去。”范雲答應了他的要求。而第二天沈約偷偷在范雲的前面進宮去見蕭衍,蕭衍讓他先籌劃有關事項,沈約從懷中取出早就寫好的詔書和官員設定情況的文書,蕭衍看後基本沒有改動。過了一會兒范雲到了,到宮殿門前沒法進去,在壽光閣外面來回走動,口中不停地說“怪事”。沈約出來後,范雲問他說:“結果怎么樣?”沈約把手抬起來指向左邊,范雲笑著說:“沒有辜負我們的希望。”過了一會,蕭衍便召見范雲並對他說:“平時和沈約待在一起,沒有發現他有什麼不同於別人的地方。今天他的才能和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真算得上見解高明的人。”范雲說:“您重新認識了沈約,也和沈約現在重新認識了您是一樣啊!”蕭衍說:“我從發兵起義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有功的臣子和將領,確實有他們的功勞,然而完成帝王大業,功在你和沈約兩位。”

榮寵一時

梁台建立後,沈約擔任散騎常侍吏部尚書,還兼任右僕射。蕭衍祭天登上帝位後,沈約被任命為尚書僕射,封為建昌縣侯,食邑千戶。沈約接到詔書的當天,右僕射范雲等二十多人都來拜望祝賀,當官的和老百姓都以此為榮耀,感到很光彩。很快,沈約又被提升為尚書左僕射,仍然任散騎常侍。不久又兼任領軍,加侍中官職。
天監二年(503年),沈約的母親去世,皇帝親自前往憑弔。因沈約年老體衰,不能悲傷過度,所以皇帝派中書舍人幫沈約謝絕賓客來訪。朝廷舉用沈約任鎮軍將軍丹陽尹,可以設定輔佐的員吏。服喪完畢,沈約被提升為侍中、右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關尚書八條事,後又被提升為尚書令,仍兼任原來的侍中、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等職。沈約多次上書請求辭官後,改任尚書左僕射、中書令前將軍,可以設定輔佐的員吏,仍兼任侍中,不久又提升為尚書令,兼太子少傅
天監九年(510年),沈約改任左光祿大夫,仍兼任侍中、太子少傅,賜給演奏樂曲的樂隊一部。

憂懼而死

沈約雖長期擔任宰相職位,但他自己卻對御史台的工作有興趣,不少人也都認為他適合在御史台任職,但梁武帝始終不取用他,於是沈約請求辭職,又得不到梁武帝的同意。沈約與徐勉向來很好,便給徐勉寫信向他訴說。徐勉在梁武帝面前為他求情,請求按三司的標準讓沈約告老還鄉,梁武帝沒有同意,只是給沈約增加了鼓樂的種類和樂隊人員。不久加封特進,仍任光祿、侍中、少傅等職。
梁武帝對大臣張稷心存舊怨。張稷死後,梁武帝同沈約談起此事,沈約說:“尚書左僕射出任邊境州郡的刺史,這是過去的事,何必要再提它呢?”梁武帝認為沈約在庇護親家,便很氣憤地說:“你說這種話,還算是忠臣嗎?”接著便起駕回宮。沈約很恐慌,竟沒注意到皇帝已起身回宮,仍然呆坐在那裡。回到家後,沈約仍心神不定,未至床邊便坐下,以致坐空而摔倒在地上,並因此而得病。病中夢見齊和帝蕭寶融用劍割斷了他的舌頭。請來巫師察看的結果竟跟他夢中所見相一致,於是沈約請道士向上天奏赤章,說梁武帝蕭衍禪代之事並不是自己的主意。梁武帝派御醫徐奘去給沈約看病,回宮後徐奘將這些情況全都告訴了梁武帝。
沈約塑像沈約塑像
在此之前,沈約曾陪同梁武帝宴遊,正趕上豫州獻上時令貢品栗子,直徑達一寸半,梁武帝對此感到很新奇,問沈約說:“史書上關於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並和沈約一起將所記憶之事各自分條寫下,結果沈約所知的比高祖少三件事。出宮後沈約對人說:“皇帝很要面子,護短,如不讓著他他就會羞愧而死。”梁武帝認為他的言論太不恭敬,要懲治他。經徐勉懇切地勸諫,梁武帝才罷休。而這次聽說了赤章的事,梁武帝特別生氣,多次派使者譴責沈約,沈約恐懼而死。
天監十二年(513年),沈約於任上去世,終年七十三歲。詔贈本官,賜錢五萬,布百匹。有司將沈約的諡號定為“文”,梁武帝說:“沈約的才情,還沒全部表達出來,應該用 ‘隱’字”,於是改諡號為“隱”。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蕭衍攻下建康,但對稱帝一事猶豫不決,沈約此時抓住時機力勸蕭衍稱帝。蕭衍堅定了決心之後,沈約又連夜幫助蕭衍起草詔書。而在梁朝建立後,在關於齊和帝的處置問題上,沈約又主張殺掉齊和帝以絕後患。可以說,沈約助梁武帝蕭衍成就帝業,是南朝梁的開國功臣之一。

史學成就

在史學研究上,沈約博物洽聞,於晉、宋、齊、梁四代之史皆有撰述,所撰《宋書》更成傳世之作。在沈約編纂《宋書》之前,南朝宋人何承天山謙之、蘇寶生、徐爰等已相繼編纂《宋書》。其中,徐爰以何承天、蘇寶生編纂的《宋書》可謂集《宋書》編纂之大成。徐爰所修《宋書》雖流行於當時,但沈約指出其存在諸多問題,多非實錄,難以取信。針對徐爰《宋書》存在的種種不足,沈約在兼采眾家關於《宋書》編纂成就的基礎上,製成新史。從齊永明五年(487年)春天,他奉詔修撰《宋書》,於次年二月完成了紀傳部分70卷,隨後又耗時多年精心編纂《宋書》諸志,最終刊成《宋書》100卷。沈約對於如何編纂一部新《宋書》,有著全局的觀念和全面的思考。他首先重新確定了全書記載的範圍,將“非關後代”的晉史人物一併刊除。在此基礎上,對徐爰所纂《宋書》中臧質、魯爽、王僧達等人物傳記重加改寫,刪改因本朝人寫本朝事而造成的曲筆諱飾;在史料的取捨上趨於客觀,力求對於劉宋歷史的撰寫達於“實錄”。同時,沈約還就徐爰舊本所缺的內容,補撰了自永光以來14年間的史事,從而使得劉宋一代之史臻於完備。
《宋書》《宋書》
沈約撰成《宋書》“八志”是其重大功績,“八志”共30卷,分別為《律曆志》3卷、《禮志》5卷、《樂志》4卷、《天文志》4卷、《符瑞志》3卷、《五行志》5卷、《州郡志》4卷、《百官志》2卷。沈約承繼前代史家重"通"的編纂理念,歷經多年,著成八篇典志,於典制記載溯源秦漢,尤詳魏晉,彌補了《三國志》、《後漢書》缺載典制的缺陷。
沈約開創了“因事附見”的編纂方法。所謂“因事附見”的編纂方法,即記載某人或某事的過程,因牽涉其他人或事,而為之附帶記載,以省去為之重新立傳。從《宋書》的記載來看,這種“因事附見”的編纂方法極為普遍,如《劉道規傳》附帶敘述劉遵履歷,《廬陵王義真傳》附帶記載段宏履歷,《何承天傳》附帶敘述謝元履歷,《何尚之傳》附帶敘述孟覬履歷,《謝靈運傳》附帶敘述荀雍、羊璿之、何長瑜三人履歷等。這種方法對後來史家的歷史撰述產生了深遠影響,如蕭子顯撰寫《南齊書》便承繼了這種編纂方法。
此外,沈約還在《宋書》之中,灌注了他對門閥士族與寒門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傳播與儒家倫理之間的張力、南北民族矛盾與融合等現實問題的深沉思考,提高了《宋書》的質量,使之在中古時期產生的多部斷代體正史中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

文學成就

沈約是永明體的倡導者之一,其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領導了時代的風氣。
辭賦
沈約的辭賦作品,由於六朝文獻的嚴重散失,其中大部分已經佚去,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有從唐代歐陽詢所編的類書《藝文類聚》中輯出的十篇辭賦的片斷,和《梁書·沈約傳》所收錄的《郊居賦》一篇全文了。雖然總共只有十一篇,且其中十篇是殘篇,但是通過仔細研讀、細緻分析,從這為數不多的沈約現存辭賦作品中,可以看出,沈約的辭賦,既有對楚辭的繼承、對前代詠鳥傳統的延續,也有對潘岳閒居賦》和謝靈運山居賦》的借鑑,更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從而形成了其辭賦的獨特之美。韻律之美是沈約辭賦最鮮明的特點,講究押韻,追求對偶工整,善於運用雙聲疊韻、行文講究平仄等使沈約辭賦形成了一種聲律的和諧,讀起來迴環往復、朗朗上口。沈約不僅倡導聲律論,而且身體力行,創作出具有聲律之美的辭賦作品,努力踐行著自己的理論。沈約的這種創作實踐,不僅使自己的作品具備獨特的聲律之美,深受世人的喜愛,而且為後世律賦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沈約提倡的文章“三易”說理論,不僅開創了當時的文學創作新潮,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當時文壇寫作用典過多、語言晦澀難懂的弊病,而且對於引領“易用事”、“易識字”、“易誦讀”的正確文學發展方向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沈約沈約
詩歌
在“永明體”詩人中,沈約占有重要地位。沈約作詩,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數量眾多,而且寫作手法高超,藝術上別具特色。首先,感情真摯、婉轉動人是沈約詩歌最顯著的特色。鐘嶸評其詩“不閒於經綸,而長於清怨。”這裡“長於清怨”的意思應指沈約詩歌善於感嘆世人身世遭遇的不幸,其中也暗含了一些對社會、時代不滿的成分。不僅如此,沈約詩中還蘊藏了詩人個體豐富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有時是比較坦率地表露,尤其突出表現在其與朋友交往、送別、懷念、詠懷類的詩歌中,但是這樣袒露的詩歌畢竟是少數,沈約詩歌中更多的不是袒露胸襟的強烈感情的抒發和外顯,而是經過壓抑的深沉感情的含蓄表現。其次,沈約詩歌已有較為成熟的意象。其詩中,意象的巧妙使用使得其詩意脈表現言有盡而意無窮。並且由於沈約自身內斂而含蓄的個性特徵,使其詩歌中意象所能承載的意脈空間更為深沉而內化,不再是一看到底的直白表現,這一點在其時間意象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再次,沈約詩歌善引典故,尤精對偶。沈約學識淵博,其詩中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典故,並將其呈現為工整的對偶。

音韻成就

沈約聲律論的核心是“四聲八病”說,“四聲”是按照漢字讀音四個聲調的特點,以漢字的平聲為格律中的平,以漢字中的上、去、入三聲作為格律中的仄,在詩歌創作中有意識地將平聲仄聲交錯使用,以構成聲音的抑揚錯落之美;“八病”則是列出作詩時力求不犯的八種病犯,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鈕、正鈕等八種聲病(“八病”具體為何,說法不一。)
“四聲八病”是沈約聲律理論的核心,也是最早的較為系統的聲律論,從創作實踐到理論的產生,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進步,以此為指導綱領,永明文人在創作上有了更為積極的嘗試和探索。形成了“永明體”,為律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開創了中國“近體詩”發展的時代。

藏書成就

沈約喜歡書籍,收集圖書達兩萬卷,當時京城沒有人能和他相比,是南朝中國藏書第一大家。沈約不僅好藏書,亦致力藏書的利用。史乘記載,沈約注意識拔篤學之士,並在圖書資料方面,盡其家藏以提供方便。如同時代的王筠,即得到沈約多次贈書,成為藏書界之美談。儘管史乘所載,仍顯粗略,但沈約的藏書理念,在隻言片語中闡發得還是比較清晰的。首先,沈約繼承了東漢文學家蔡邕關於圖書藏用的理念,不獨藏書之私藏,且致力於藏書為人才所用,為社會所用。其次,提出了藏書“遇賢者與之”的思想。沈約鑒於古往今來藏書家子孫失書、散書的教訓,提出了“凡書多與人”,“遇賢者與之為高”的思想。

人物思想

沈約的思想比較複雜,佛、道思想對他深有影響,沈約致力於弘揚佛法,他既積極參與事佛禮佛活動,又通過撰寫諸如《形神論》、《神不滅論》等崇佛之文,將其對“空有之說”的伏膺和體悟,具體落實為對范繽“神滅論”的賣力圍剿。 而在建武年間,因為齊明帝篤信道術,沈約也開始熱衷於道教,期間,他寫了很多體現仙道思想的作品。
雖然如此,但沈約思想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家思想。但他並不是一個傳統的儒士,他的儒家思想中摻雜著濃厚的道、佛思想。沈約是以儒學為本,而又佛、道兼修,三家思想兼容並蓄,從而形成了沈約獨特的思想。

人物評價

南朝宋大臣蔡興宗:沈記室人倫師表,宜善師之。
梁武帝蕭衍:生平與沈休文群居,不覺有異人處;今日才智縱橫,可謂明識。
南朝文學批評家鐘嶸《詩品》:觀休文眾制,五言最優。詳其文體,察其餘論,固知憲章鮑明遠也。所以不閒於經綸,而長於清怨。永明相王愛文,王元長等皆宗附之。約於時謝朓未遒,江淹才盡,范雲名級故微,故約稱獨步。雖文不至其工麗,亦一時之選也。
《梁書》:①約歷仕三代,該悉舊章,博物洽聞,當世取則。謝玄暉善為詩,任彥升工於文章,約兼而有之,然不能過也。自負高才,昧於榮利,乘時藉勢,頗累清談。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進一官,輒殷勤請退,而終不能去,論者方之山濤。用事十餘年,未嘗有所薦達,政之得失,唯唯而已。②昔木德將謝,昏嗣流虐,惵惵黔黎,命懸晷漏。高祖義拯橫潰,志寧區夏,謀謨帷幄,實寄良、平。至於范雲、沈約,參預締構,贊成帝業;加雲以機警明贍,濟務益時,約高才博洽,名亞遷、董,俱屬興運,蓋一代之英偉焉。③高祖旁求儒雅,文學之盛,煥乎俱集,其在位者則沈約、江淹、任防,並以文章妙絕當時。
魏徵《隋書》:①宋、齊之世,下逮梁初,靈運高致之奇,延年錯綜之美,謝玄暉之藻麗,沈休文之富溢,輝煥斌蔚,辭義可觀。②暨永明、天監之際,太和、 天保之間,洛陽、江左,文雅尤盛。於時作者,濟陽江淹、吳郡沈約、樂安任昉、 濟陰溫子升、河間邢子才、巨鹿魏伯起等,並學窮書圃,思極人文,縟彩郁於雲霞, 逸響振於金石。英華秀髮,波瀾浩蕩,筆有餘力,詞無竭源。方諸張、蔡、曹、王, 亦各一時之選也。
元代文論家陳繹曾《詩譜》:沈約佳處靳削可愛,自拘聲病,氣骨茶然。唐諸家聲律皆出此。
清初詩論家陳祚明:休文詩體,全宗康樂,以命意為先,以鍊氣為主;辭隨意遠,態以氣流,故華而不浮,雋而不靡。......大抵多發天懷,取自然為詣極;......驟而詠之,渢渢可愛;細而味之,悠悠不窮。......他人雖麗不華,休文雖淡有旨,故應高出時手,卓然大家。
清代詩人沈德潛:①《說詩晬語》:“隱侯短章,略存古體。②《古詩源》:家令詩,較之鮑謝,性情聲色,俱遜一格矣。然在蕭梁之代,亦推大家。以邊幅尚闊,詞氣尚厚,能存古詩一脈也。

軼事典故

不計前嫌

沈約小時候貧窮無靠,曾向族人乞討,討得幾百斛米,但卻被族人侮辱,他將米全部倒在地上離家出走。到後來富貴顯赫後,不因此事記恨,反而因此被同郡的人傳頌。

懷舊之情

有一次沈約陪皇帝宴遊,席中有一位女樂師是齊朝文惠太子的宮人。皇帝問她認不認識在座的人,她說:“只認識沈家令。”沈約聽後頓生懷舊之念,伏在座位上哭,皇帝也感到悲傷,為此中止了酒宴。

沈約瘦腰

沈約晚年,多次上書請求辭官,但皇帝不同意。於是在給好友徐勉的書信中說:“我每過一段時間,腰帶就要縮緊幾個孔,用手握胳膊,臂圍大概每個月要瘦半分。按這樣推算,怎能支撐得很久呢?”由此有了“沈約瘦腰”的典故。

親屬成員

關係姓名簡介
祖父
南朝宋征虜將軍。
父親
南朝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
母親
謝氏
-
兒子
字士規,襲爵,位至司徒右長史。
沈趨
字孝鯉,亦知名,位至黃門郎。
孫子
沈寔
沈旋長子。
沈旋次子,字仲師。官至起部尚書。
(以上參考資料)

個人作品

著有《晉書》一百一十卷,《宋書》一百卷,《齊紀》二十卷,《高祖紀》十四卷,《邇言》十卷,《謚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並撰有《四聲譜》。大部分已佚,今存《宋書》100卷,文集9卷。明人由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輯有《沈隱侯集》。另有《高松賦》、《麗人賦》賦兩篇,詩歌《悼亡詩》等。

後世紀念

1996年,為了紀念沈約,浙江義烏上溪鎮沈宅村的村民自發籌資在村南面一處原有古建築的基礎上將其擴大提升成了沈約公園。
沈約雕像沈約雕像
2017年5月27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安鎮舍北村舉行了“‘迎端午、詩朗誦’新安鎮第一屆‘沈約杯’詩歌節”活動。
2018年6月,沈約雕像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安鎮舍北村落成揭幕,各界民眾以及沈約後人近500人到場緬懷。

史書記載

《梁書·卷第十三·列傳第七》
《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