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儒家

沉思儒家

《沉思儒家》是2017年台灣學生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朝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沉思儒家
  • 作者:潘朝陽
  • 出版社:台灣學生書局
  • ISBN:97895715173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所謂儒教,有幾個層次。最高的是儒家常道及其經典,再者是從常道而發用展現出來的政治、社會的教化內容;在政治方面稱為政教,在社會方面稱為社教,再又有儒者規劃設計並且實施的國家體制以及庶民社會的教育建制和施作,另外,此所言教者,亦具有儒家的「終極關懷」下的宗教性信念、性情及由此而發展建立的祭祀之禮文和其體系。
以上所言儒教,在儒家的實踐史中,具總體整全性而連貫為一體,於人而言,即上從聖賢而中通於儒士且下及於庶民;於地而言,從傳統的中原發端普及於邊陲,故大陸與台灣,儒教之發用和實施實則一也;就文而言,則從大傳統經典的傳承而往下敷播成為社會小傳統中的禮樂文制,當然,儒家之教,也從道統下貫到政統。
筆者創作之主旨,即依上述觀點,通過古今不易和變易之道,而用心沈思中國儒家的道學及其教化,並表顯為文章,而集成此書。

圖書目錄

自序(第5頁)
一、面向庶民社會開放的孔孟儒學(第13頁)
壹 庶民社會的儒家教化 ── 從大陸到台灣(第13頁)
二、《論語》中的孔子庶民性(第25頁)
三、明清儒家的庶民儒學儒教之實施(第36頁)
四、台灣儒學儒教在庶民社會之傳統(第52頁)
五、結論(第63頁)
一、前言(第67頁)
貳 論儒家的傳統民間德教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困難(第67頁)
二、北宋大儒的民間儒家德教傳統(第71頁)
三、鄉約:宋明大儒創設推廣的儒家德教(第83頁)
四、傳統地方社區的儒家德教(第98頁)
五、現代化對於傳統儒家德教的衝擊(第107頁)
六、結語(第115頁)
一、客家人(第117頁)
參 中原儒學到客家儒教(第117頁)
二、河南二程新創儒家之道(第129頁)
三、洛學南傳入閩(第143頁)
四、儒學敷教客家區域(第152頁)
五、台灣的客家儒教(第164頁)
六、結論(第173頁)
一、保存中華文化原則和方向的台灣儒家傳統(第175頁)
肆 儒家文化原則和方向在台灣的保存和延續 ── 牟宗三與徐復觀在台灣的儒家實踐之意義(第175頁)
二、一九四九年之後的台灣儒家教育(第179頁)
三、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在台灣的儒家實踐(第183頁)
四、當代新儒家徐復觀在台灣的儒學實踐(第192頁)
五、結論(第213頁)
一、《近思錄》的成書(第215頁)
伍 《近思錄》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化意識(第215頁)
二、《近思錄》的北宋四子在中國文化常道上的意義(第220頁)
三、從「三統觀」來看《近思錄》(第225頁)
四、結論(第230頁)
一、牟宗三論國族不能沒有常道(第231頁)
陸 經典教育是貞定文化主體的常道教育(第231頁)
二、經典教育的傳統(第239頁)
三、朱子與陽明的經典教育觀(第252頁)
四、從傳統到現代的經典教育(第265頁)
五、結論(第284頁)
一、鵝湖之會陸氏兄弟的兩首詩(第287頁)
柒 鵝湖之會的讀書觀差異及其現代意義(第287頁)
二、朱子象山的讀書進路(第292頁)
三、從現代來看朱陸鵝湖之會(第307頁)
四、結語(第315頁)
一、前言(第317頁)
捌 南宋三大儒家學派的書院精神(第317頁)
二、碧泉、文定、嶽麓 ── 湖湘學派(第318頁)
三、寒泉、武夷、滄洲 ── 考亭學派(第325頁)
四、朱子修建白鹿洞書院的儒學儒教之意義(第328頁)
五、象山與象山學派(第340頁)
六、當代新儒家熊十力先生說復性書院(第347頁)
七、結語(第352頁)
一、宗教的終極關懷 ── 基督宗教和佛教詮釋(第353頁)
玖 從終極關懷論儒家的宗教倫常 ── 古代與唐君毅(第353頁)
二、儒家的宗教終極關懷 ── 古典的詮釋(第363頁)
三、孔子之道一以貫之(第373頁)
四、當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儒家宗教倫常(第377頁)
五、結語(第388頁)
一、前言(第389頁)
二、鬼神(第389頁)
拾 古代、朱子與當代新儒家的鬼神觀和祭祀觀(第389頁)
三、祭祀(第397頁)
四、當代新儒家的鬼神觀和祭祀觀(第404頁)
五、結論(第415頁)
一、前言(第417頁)
拾壹 中國政道的傳統理想和問題及現代民主:熊十力、徐復觀和孫中山(第417頁)
二、熊十力論儒家公天下政治觀和革命權(第419頁)
三、徐復觀論中國政道的儒法思想及其糾結的問題(第428頁)
四、孫中山的民權主義(第445頁)
五、結論(第460頁)
一、道統(第463頁)
拾貳 道統‧文化意識‧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第463頁)
二、文化歷史意識(第474頁)
三、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第484頁)
四、結語(第502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