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沉寂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美國蕾切爾·卡遜著科普讀物)

沉寂的春天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創作的科普讀物,首次出版於1962年。

在這本書中,卡遜以生動而嚴肅的筆觸,描寫因過度使用化學藥品和肥料而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最終給人類帶來不堪重負的災難,闡述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了這些化學殺蟲劑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帶來的危害,指出人類用自己製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於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

該書將近代污染對生態的影響透徹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給予人類強有力的警示。作者在書中對農業科學家的科學實踐活動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戰,並號召人們迅速改變對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觀點,呼籲人們認真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另外,她記錄了工業文明所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直接推動了日後現代環保主義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寂靜的春天
  • 外文名稱:Silent spring
  • 作者:蕾切爾·卡遜
  • 類別:科普讀物
  • 首版時間:1962年
  • 字數:2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品爭議,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寓言式的開頭描繪了一個美麗村莊的突變。書的前半部分,對土壤、植物、動物、水源等相互聯繫的生態網路的講解,說明了化學藥劑對大自然產生的毒害;後半部分則針對人類生活所接觸的化學毒害問題,提出嚴重的警告。作者以詳盡的闡釋和獨到的分析,細緻地講述了以DDT為代表的殺蟲劑的廣泛使用,給人們的生存環境所造成的難以逆轉的危害——人類不斷想控制自然的結果,卻使生態破壞殆盡,也在不知不覺間累積毒物於自身甚至遺禍子孫。

作品目錄

譯序致謝
前言
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
第二章 忍耐的義務
第三章 死神的特效藥
第四章 地表水和地下海
第五章 土壤的王國
第六章 地球的綠色斗篷
第七章 不必要的大破壞
第八章 再也沒有鳥兒歌唱
第九章 死亡的河流
第十章 自天而降的災難
第十一章 超過了波爾基亞家族的夢想
第十二章 人類的代價
第十三章 通過一個狹小的窗戶
第十四章 每四個中有一個
第十五章 大自然在反抗
第十六章 崩潰聲隆隆
第十七章 另外的道路

創作背景

20世紀50年代正值二戰之後東西方對峙的“冷戰”時期,美國的企業界為了經濟開發而大量砍伐森林,破壞自然,“三廢”污染嚴重。特別是為了增加糧食生產和木材出口,美國農業部放任財大氣粗的化學工業界開發DDT等劇毒殺蟲劑並不顧後果地執行大規模空中噴灑計畫。導致鳥類、魚類和益蟲大量死亡,而害蟲卻因產生抗體而日益狷獗。化學毒性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誘發癌症和胎兒畸形等疾病。當自然、生物甚至人類受到傷害時,責任感和科學家的良知使卡遜不能沉默。在身患絕症,靠放療維持生命,幾乎瀕臨癱瘓和失明的情況下,她隻身面對企業界和政府官僚科研機構權威們的強大壓力,對只顧商業利益不顧人類安危的工業集團和曾獲得過諾貝爾獎金的化學藥品DDT提出了挑戰:她專門研究危害不次於輻射性的“死神的特效藥”(劇毒農藥),開始了她稱之為“討伐”惡勢力的行動。經過4年頑強刻苦的調查研究,寫出了《寂靜的春天》,該書於1962年出版。
該書定名為《寂靜的春天》得益於該書的編輯保羅·布魯克斯。在閱讀書稿過程中,當他讀到鳥兒寂靜無聲令人心碎的情節時,便想到了這個題名。

作品思想

在《寂靜的春天》中,卡遜向公眾發出呼籲,要求制止使用有毒化學品的私人和公總計劃,這些計畫將最終毀掉地球上的生命。她要求人們了解真相併針對現狀做出行動,因為關注環境不僅是工業界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民眾的分內之事,那些陰險的毒物,通過噴霧劑和塵土、食物傳播,要遠比核戰爭的放射性殘骸危險。
卡遜在書中指出花費了數以百萬計的稅款的噴藥計畫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使用它們或者任何為企圖對付迅速產生的抗藥性的新產品都是無效的,這被越來越多的病蟲害所證實。她詳細描述了消滅吉卜賽蛾的計畫在殺死吉卜賽蛾的同時也殺死了魚、螃蟹和鳥類,她還詳細描述了消滅火蟻的計畫殺死的是牛、雉雞,而不是火蟻;由於破壞了自然控制(生態)的手段,許多其他計畫導致了更多害蟲的產生。因此卡遜主張用其他方法代替廣泛使用的化學毒劑,她指出了使用瓢蟲控制介殼蟲等成功事例,她認為一旦引入了天敵或者對手,新出現在某地的有害物種就不會造成很大的麻煩。自然界的生存鬥爭能讓害蟲的數量保持在較低水平。

作品影響

該書連載了一些片段後,數十種報紙和雜誌紛紛轉載。書正式出版後,先期銷量便達4000冊,到1962年12月賣出了10萬冊。1962年的整個秋季,《寂靜的春天》都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據統計,在該書出版25周年之際,啥頓·米夫林出版公司已售出了16.5萬冊精裝本和180萬冊平裝本《寂靜的春天》。這種銷量足以說明它受歡迎的程度。
在該書的影響下,僅至1962年底,就有40多個提案在美國各州通過立法以限制殺蟲劑的使用;曾獲得諾貝爾獎金的DDT和其他幾種劇毒殺蟲劑也被從生產與使用的名單中清除。該書同時引發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於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世界範圍的環境保護事業。
1992年,在卡遜逝世後的第28年,《寂靜的春天》被推選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圖書之一,被譽為“世界環境保護運動的里程碑”。

作品評價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如果沒有這本書,環境運動也許會被延誤很長時間,或者現在還沒有開始。”

作品爭議

1962年6月16日,《紐約客》開始連載《寂靜的春天》,並立刻在美國全國引起轟動,全書於9月27日正式出版。這本書一問世便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寂靜的春天》一書的編輯保羅·布魯克斯在為卡遜撰寫的傳記中說:“一個世紀前曾圍繞達爾文《物種起源》展開了那場典型的爭論之後,沒有一本書像《寂靜的春天》這樣遭到那么多人的攻擊,因為有些人感覺到他們的利益受到了威脅。達爾文的研究挑戰宗教的權威;相應地,《寂靜的春天》最初引起社會上相對小部分人(但都是富人)的不高興,其中包括化學及其相關工業如食品加工業和聯邦政府中權力最大的農業部。”
《寂靜的春天》尚未出版時,便遭遇了許多阻撓,美國大多數化工公司企圖禁止它的出版。當它的片段在《紐約客》中出現時,便有人指責卡遜是一個“歇斯底里的女人”。《時代》雜誌甚至指責她煽情,有人給她冠以“大自然的女祭司”的稱號。美國氨基氰公司主管領導說:如果人人都忠實地聽從卡遜小姐的教導,我們就會返回到中世紀,昆蟲、疾病和害鳥害獸也會再次在地球上永存下來。工業巨頭孟山都化學公司模仿《寂靜的春天》,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荒涼的年代》,該書敘述了化學殺蟲劑如何使美國和全世界大大地減少了瘧疾、黃熱病、傷寒等病症,並詳細描繪由於殺蟲劑被禁止使用,各類昆蟲猖獗,人們疾病頻發,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甚至會導致無數人挨餓致死。另有一仿作《僻靜的夏天》,描寫一個男孩子和他祖父吃橡樹果子,因為沒有殺蟲劑,使他們只能像在遠古蠻荒時代一樣過“自然人的生活”。
另外,有許多科學家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此書的內容進行了諸多批判。許多科學家,甚至有些環保主義者,認為此書過於感性化,卡遜在書中列出的許多證據都是片面的,甚至挑選過的,不少內容缺乏科學依據。批判者中比較有名的有美國加州聖何塞大學的榮譽教授愛德華茲。他本人曾兩次閱讀這本書,第一次讀的時候就感覺此書問題頗多,後來這本書的影響越發廣泛,他感覺自己有義務把此書的內容認真分析一遍,於是再次細讀,這次邊讀邊自己做筆記,整理出了這本書中許多錯誤或是不科學之處。20紀90年代,他得知一部關於卡遜的電影將在電視上播出,由於害怕這部電影進一步地誤導公眾,愛德華茲教授將自己的筆記發表在《21世紀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值得一提的是,愛德華茲教授本人是一位昆蟲學家和環保主義者,他在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堂昆蟲學的課上,會在學生面前喝下一勺的DDT,以此證明DDT對人體無害。事實上從他本人來看的確是這樣,作為一位登山愛好者,愛德華茲教授身體健康,十分長壽。
卡遜在書中幾乎斷言DDT是一種致癌物,但直到現在,科學研究卻沒有找到DDT致癌的有力證據。現在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DDT和某些癌症的發病有一定的相關性,但DDT本身卻不直接誘發基因突變致癌。實際上,卡遜當時在書中寫下這些內容只是基於當時一小部分的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在當時的科學界存在很大爭議。

作者簡介

蕾切爾·卡遜(1907—1964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科普作家,從小愛好文學,熱愛大自然,1929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女子學院,1932年以優異成績獲得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動物學碩士學位,曾在馬里蘭大學教授動物學,1936年受聘至美國漁業管理局工作,後成為世界環境保護運動的開創者。她所作的《寂靜的春天》一書被認為是環境保護主義的奠基石,另著有《在海風下》《環繞我們的海洋》《海的邊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