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邦翰,連城縣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生於城內水東門一戶貧民家庭,父親是一位苦力工人。邦翰五歲時,母親重病,將僅有的兩間破屋出賣延醫,從此一家棲身於沈屋祠堂。由於貧苦生活的磨練,使邦翰養成一種正直樸實、沉默寡言的性格。八歲時父母省吃儉用,讓他進東塔國小讀了一年多書,終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回家,為人傭工,分擔父母重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邦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連城縣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35
烈士簡介,生平經歷,
烈士簡介
沈邦翰(1901―1935),福建省連城縣人。1929年7月參加革命,任苦力工會主席。在紅四軍的幫助下,沈邦翰組織精壯會員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掌握操練、刺殺和射擊等必備的基本要領,組成了一支頗有戰鬥力的革命武裝,積極配合紅四軍作戰。1930年5月,沈邦翰率苦力工會會員,配合連南紅軍獨立四團攻打連城,推翻國民黨連城縣政府。10月參加組建連城縣革命委員會,任主席。1931年秋,任連城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在沈邦翰的組織領導下,於同年12月組建縣游擊大隊。隨後率游擊大隊轉戰各地打擊反動民團,鞏固蘇區土地革命成果,推進生產和建設。1933年冬,沈邦翰和妻子黃富群同時調省委工作。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後,奉命回到連城領導紅軍游擊隊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5月因叛徒出賣,沈邦翰和妻子黃富群在清流同時被捕,不久被解押回連城。在獄中受盡百般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同年7月26日,沈邦翰夫婦在連城西門夫人廟英勇就義。
生平經歷
民國18年
民國18年(1929)7月,紅四軍二縱隊進駐連城,沈邦翰在紅軍的幫助下,把全城小手工業者組織起來,成立苦力工會,眾選邦翰為工會主席。
民國19年
民國19年1月4日,朱德率紅四軍主力從古田進駐連城。在紅四軍的支持幫助下,對苦力工會會員進行一次嚴格的軍事訓練,學習操練、刺殺和射擊等必備的基本要領,從而把苦力工會會員組成一支有戰鬥力的革命隊伍。當紅四軍離開連城北上時,朱德還派員送給苦力工會漢陽造步槍十餘支,勉勵大家堅持戰鬥,將革命進行到底。1月18日,紅軍主力決定撤離連城向清流、寧化進發。當晚,沈邦翰帶領苦力工會隊伍,配合紅四軍一個連,向文亨方向運動,埋伏阻擊前來之敵。時國民黨金漢鼎部駐長汀鐘屋村,聞紅四軍進駐連城,便於1月18日開至朋口,連夜向連城進擊。當金漢鼎部抵達文亨蔡屋時,受到苦力工會隊伍的四面伏擊,倉惶逃遁。掩護了紅四軍安全撤離連城。
同年5月,沈邦翰率領苦力工會會員配合連南武裝獨立四團攻打連城,一舉推翻國民黨連城縣政府。並在附城四鄉建立貧農團、革命委員會和赤衛隊。10月,成立連城市革命委員會,沈邦翰任主席。11月,連城縣革命委員會誕生,他被任命為主席。翌年秋,召開連城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連城縣蘇維埃政府,沈邦翰當選為縣蘇主席。
1931年
1931年12月,國民黨易啟基部與國民黨連城縣商會會長錢靜波相勾結,進犯連城。沈邦翰聞訊,立即率縣蘇及游擊隊撤出連城,轉移鄉下,並向省委報告。12月25日,紅十二軍接省委指示立即開進連城,在縣蘇和游擊隊的配合下,一舉包圍縣城,全殲進犯之敵。為了鞏固勝利,沈邦翰決定以苦力工會會員為核心,把各鄉戰鬥力較強的游擊隊調編在一起,組成縣游擊大隊。人數不斷擴大,最後達五、六百人之多,形成一支有一定戰鬥力的武裝隊伍。
民國21年
民國21年2月,福建省委派宣傳部長、軍區政治部主任李明光前來兼任連城縣委書記,在李明光的領導下,沈幫翰率游擊大隊轉戰各地,先後擊潰了流竄在羅坊一帶的童友諒“救鄉團”,打擊了在文亨、北團、宣和的羅藻、羅如林、曹貞孜等民團,並幫助各鄉、區調整、分配土地,組織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