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對峙
在當時的環境下,兩岸還是“隔海對峙”的形勢,收到這樣的一封邀請書,沈誠心中有些納悶,隱隱還有一些不安。經過了一番周折,他了解到,這一次盛大慶祝“
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大會”的嘉賓是全球統請的。在香港除了他本人,還有其他四位年逾80的老革命家也在被邀之列。
新問題
這讓沈誠在受寵若驚之餘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由於他當時還是預備役的陸軍高級軍官,不能任意自由行動。如果要到
北京參加活動,他必須對
台灣官方有個交待。於是在接到請柬的三天后,沈誠專程去了一趟
台北請示
蔣經國。
“
蔣經國對我此行,既不鼓勵亦不禁止。他說:‘按政策你去大陸是違法的,但依你目前的身份能去看看也是未嘗不可’。後來他又囑咐我,到
國民黨中央黨部‘報備’一下。臨別時,
蔣經國卻例外地交待給我一個私人任務,他希望我能抽空去一趟溪口,看看那邊情形,最好能拍攝一些現場照片。”
重返故鄉
1981年的9月25日,對於沈誠來說是一個值得終生紀念的日子。那一天,秋高氣爽,他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闊別30年的
故土。 沈誠回到祖國後不久,
葉劍英在9月30日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身份,對
台灣發布了有名的“葉九條”。 雖然已經過去了20多年,談起那一次走進祖國的經歷,沈誠仍能回憶起每一個細節。
1981年10月3日,
葉劍英在人民大會堂“
台灣廳”約見沈誠,他和葉帥在抗戰勝利後,北平“軍調部”時期(國共和美國三方組成的軍事協調部,其職能是專為調停國共兩軍軍事衝突)有過接觸。
葉劍英是第一位接見沈誠的中共高級領導人,他向沈誠解釋了關於
台灣回歸祖國,實現
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並委託沈誠向
蔣經國轉達中央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意。
1982年7月24日,當時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以私人身份致信
蔣經國,希望
國民黨“依時順勢,負起歷史
責任,毅然和談達成國家統一。”這封信在海內外華人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但令人遺憾的是
台灣方面對此卻沒有表現出積極的回響。
第二次來到北京
1982年10月6日,沈誠第二次來到
北京,專程約訪了
鄧穎超。抗戰時期,在
重慶,
周恩來、
鄧穎超夫婦是沈誠家的座上常客。那天,他們談了一些別離後彼此的家事。她又問到了
台灣的一些舊友,也談到了兩岸的一些問題。雖然沒有得到任何結論,但卻伏下了三年後沈誠將為兩岸奔走的引線。
1986年夏天,沈誠寫了一份數千字的“國是建議備忘錄”分送給了兩岸的領導人——
北京的
鄧小平先生和
台北的
蔣經國先生。這一份“國是建議備忘錄”主要內容包括下列六點: 一、分析兩岸兩黨對當前“國是”在觀點上的異同;二、雙方對意識形態的差距和互相執著;三、經濟制度、社會結構的分歧;四、如何在“國家至上、民族第一”的大目標下,共同為
和平共存、國家統一而努力奮鬥;五、國家一定統一,手段必須和平;六、實行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
讓沈誠沒想到的是,這份“國是建議備忘錄”竟在兩岸間引起一陣政治“旋風”。在
台北,當時因為客觀環境關係,
蔣經國十分謹慎,他僅在極端
保密的情況下約沈誠面談過一次。
蔣經國主要是求證這份“備忘錄”是否已送到了
北京,以及北京方面有何反應。在那時,“備忘錄”是同時送出的,可是
北京還沒有做出反應,
蔣經國對此也就採取了保留態度。
全國政協
1987年3月,有關部門通過“全國政協”邀請沈誠到
北京再次進行會晤。離開
台北之前,沈誠再次密見了
蔣經國。他和經國先生談了很多,關於兩黨、兩岸問題,沈誠力主突破“三不原則”,經國先生沒有反對他的建議。
蔣經國表示在當時階段暫時還只能採取“官民有別”的政策,對純民間的接觸、交流,
台灣當時新的“三不政策”是“不鼓勵”、“不支持”、“不壓制”。
蔣經國先生這個決定,無形中對於“三不政策’有了新的改變,這對兩岸形勢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到達
北京以後,在
中南海軍委會的一個會議廳,沈誠第一次見到了當時的軍委常務副主席
楊尚昆。
楊尚昆對沈誠說:“我們黨中央對於你提出的建議十分重視,並且領導們也決定了一些具體步驟,所以請你來談。我們認為兩黨之間,已經差不多有40年沒有接觸對話了。兄弟骨肉沒有什麼不可解決的事,有問題大家坐下來談,只要大家開誠布公地談,總會消除一切隔膜的。沈先生,你很熱心兩岸、兩黨的事,往返奔波,主要也是為兩岸交流搭橋。” 沈誠聽了
楊尚昆的話,覺得十分中肯,便也直截了當地說出了
蔣經國的想法。
楊尚昆說:“國共兩黨在歷史上來看,合則兩利,國家興旺,分則兩敗俱傷,國家衰敗。經國先生秉承蔣老先生之民族大義,堅定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十分欽佩。希望國共兩黨能夠第三次合作,共創光明前途。”
關於國共和談的問題,沈誠提出由中共方面提出腹案,以便他向
蔣經國“請示機宜”。隨後,
楊尚昆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兩岸進行談判的幾條原則,既具體又重要。 沈誠向
蔣經國做了匯報,幾天后,
台北傳來訊息,蔣經國同意“兩黨對等談判、中央層次”的模式,“但在技術上還希望正式有個具體表達”。
1987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領導人研究決定,以
楊尚昆的名義致函
蔣經國,邀請
國民黨派代表到
北京舉行
和平談判。不過,直到這個時候,沈誠還是“志願兵”,連
蔣經國先生的私人代表也不是。當時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不給人以口實。但是這樣做,除非深為
蔣經國信任才可。否則,誰也不堪勝任。所以,這一次的“兩岸溝通”。在總體上說,只有縱的領導,而沒有橫的關係。
沈誠怎么也想不到事情的發展如此神速,像這樣一件不但影響兩黨今後前途,更影響兩岸十幾億人民命運的歷史性大事竟落到自己的肩上。
“在離開大陸的幾十年里,我天天盼望‘
和平統一’,但在我的潛意識中,好像‘和平統一’就像擦燃一根火柴那么輕鬆。而在另一個角度上,我所祈求的‘
和平統一’又好像中彩票那樣有一種無力感。”再次遙想當年,這段話成為當時沈老內心的真實寫照。
1987年3月29日,沈誠帶著
楊尚昆寫給
蔣經國的“密函”離開了
北京,輾轉香港,於兩天后到達
台北。大約在早上6點鐘,沈誠早早來到了
蔣經國的官邸,官邸侍從剛剛起床。見到急匆匆趕來的沈誠就知道有事,便問他有沒有預先電話通知,沈誠習慣性地回答:“是大先生(對
蔣經國的稱呼)召見。”
侍從一聽,立刻將沈誠帶入客廳,並通報
蔣經國。沈誠進入書房,見到
蔣經國坐在一張高背椅上,他叫沈誠坐在旁邊的椅子上並告訴我,特別通知我在7點以前趕來,為的是
秘書們還沒上班,可以和他密談。
沈誠向他匯報了在
北京的經過,告訴他“楊先生為了鄭重並使我安心,還親自交代我,信未封口,準許我過一下目,再封上。這是由一個黃色牛皮紙封套著的‘函件’,封套上橫列‘
中國共產黨中央辦公廳’10個紅色簡體字,信紙也用‘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公箋。”
沈誠一面向
蔣經國報告,一面便將那封密函,從公文包中取出呈給他。
蔣經國從沈誠的手中接過“密函”,並滿臉笑容地握住他的手說:“則明(沈誠先生的號)弟,你辛苦了。”
這一句“辛苦了!”讓沈誠感動得熱淚盈眶。整整7年的時間,做了義務的兩岸“空中飛人”,他的努力最終沒有白費——這封密函對促進兩岸關係互動起到了推動作用,也促使
蔣經國於當年7月14日
宣布廢除在
台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並在後來決定開放兩岸民間人員往來,繼而陸續向大陸做出適度“開放”的積極姿態。
兩岸同根
1987年12月7日,
蔣經國生前最後一次約見了沈誠。那時,
國民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派代表團訪問大陸。
蔣經國告訴沈誠:“下一撥正式去
北京的人選大概在下個月初的黨中常會中作決定”,並委託沈誠,“那時,你就可以作安排了。”
同年1月21日,距
蔣經國逝世僅一個星期之後,
台灣“高等法院檢察處”以“意圖非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為由將沈誠拘捕,並移送台灣“高等法院”法辦。
沈誠這個案子,從開始到“高院”宣判,前後差不多拖了8個月。在這期間,
海峽兩岸形勢、時空上的變化均非常大。首先,
台灣繼續在開放,政治空氣也沒有過去那么嚴重。“三不政策”也比較鬆動了,兩岸互動也較活潑,人民對於“統一”也公開認同了。沈誠的心情也自然平靜了許多。
沈誠在監獄裡度過了200多個日夜之後,1988年11月26日,
台灣“最高法院”做出終審判決,
宣布沈誠無罪,一場“叛亂”鬧劇終於落下帷幕。沈誠先生一直認為大陸才是我們今天在
台灣的中國人的根,我們怎么能數典忘祖。有一小撮人,他們反對
和平統一,所以說沈誠“叛亂”。究竟誰才是中華民族的“
叛徒”,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就是沈老,一個為了兩岸
和平統一而無怨無悔的人。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沈老一顆心仍然繫於
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