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肇州(1858.2.25―1929.3.18)乃江蘇海門沈源泰宅第三代“二房”沈國柱長子,別名聆音散人,名其昌,字肇州,號紹周,為清庠生。是位琶琵大師、近代音樂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肇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江蘇海門
- 出生日期:1858.2.25
- 逝世日期:1929.3.18
- 代表作品:《瀛洲古調》《音樂初津》
簡介,人物生平,主要著作,知名弟子,家庭軼事編輯,
簡介
早年向琴師黃秀亭學琵琶,由於新型學校在中國興起,重視提倡國樂,沈投身其中,先後任南通師範、南京高等師範、東南大學、國立河海工程大學的國樂教師。1916年,沈肇州在學校實踐的基礎上,編輯了《瀛洲古調》琵琶曲譜,由當時的江蘇省教育廳出版。該書對崇明派所演奏的各種琵琶曲目均稱之為“瀛州古調”,因而崇明派也被稱為“瀛洲派”。
人物生平
沈肇州(1858.2.25―1929.3.18)乃沈國柱長子,別名聆音散人,名其昌,字肇州,號紹周,為清庠生。是位琶琵大師、近代音樂家。他從小就讀沈氏家塾,熟讀四書五經,學幼儀、音樂、詩畫和習文。詩詞歌賦無一不能,寫得一手好八股文。他愛好文學,曾經寫有詩集兩卷。其父望子成龍,希望他長大走科舉仕途之路。他勤奮自勉,倍加刻苦,少時參加海門直隸廳“府試”為童生。光緒六年,他22歲時參加“院試”,順利通過正試與覆試取中秀才,全家歡慶。中秀才後他邊彈琵琶邊開始從教,先在宅上沈氏家塾教書,宣統初年到麒麟鎮附近的沈莊,久隆鎮花家倉等地私塾當塾師。
沈肇州更多的愛好與興趣卻表現在音樂上。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他13歲時,其父先後從崇明請來黃秀亭等二位“瀛洲派”琴師輔導他學習琵琶、胡琴等民族樂器。他以琴為友,虛心好學,經過數十載不倦的勤學苦練終成大器。他悟出了“琵琶演奏有‘捻法’與‘輪法’兩種彈法。捻法疏而勁,輪法密而清,宜相同為用,則疏密得宜。”的道理。在樂曲處理上則主張“慢而不斷,快而不亂。”還認為“一曲有一曲之性,即有其趣,不可輕易變動……花音非不可加,在得當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加之不善,即不脫拍,亦必走腔。”從而演技臻入佳境,“指力堅強而清脆,音響明快而凝重;雖綺麗不失莊重,悲壯而不容滯澀,夠稱不同凡響”。著名學者徐昂聆聽《十面埋伏》後描述:“初彈《十面埋伏》曲,繁音既發,攢累錯糅,鐵騎銅笳,與夫兵刃騰薄之聲,紛然並作。既矯厲而噴勃,復聯綿而絪紆。奄滅乍揚,飄忽迅逝。悲壯激越,盡媲(女字旁改提手旁)擽之能。及其奏新聲、播逸調,則妙籟徐引,婉節曲赴,閒舒幽適,又如清颸之起、好鳥之囀也。”
1916年1月經友人黃麗生介紹到江蘇代用師範學校教國樂(即通州師範)。1916年9月,沈肇州以“今學校重國樂,士大夫亦間有喜古音節者,就予所得,公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傳以不墜也與。”之願首次編纂出版了《瀛洲古調》。著名教育家、同濟大學第四任校長沈恩孚親筆書寫封面。《瀛洲古調》成為三百多年來最具完整性與系統性的“瀛洲派”琵琶曲首卷本,首次發行後,才被世人所知曉。結束了“瀛洲派”琵琶曲靠單純的口傳心授,只靠手抄本傳授的歷史,改變了原來很難正確表達演奏風格與特點的狀況。具有里程碑意義。《瀛洲古調》內有《飛花點翠》和《十面埋伏》等名曲。它們都是“瀛洲派”琵琶曲調最具代表性的精華之作。收入樂曲四十五首,由慢板二十二首、快板十七首、文板五首、武板一首組成。由江蘇省教育會出版發行。
1917年5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改組為東南大學,1949年改為南京大學)校長江謙聞其名,聽其聲,為之題詞:“聞聲知道”,又曰:“吾生不聞古之樂,此老能與天為徒”並再題詞。聘請他出任該校國樂教師,與王燕卿同在新落成的梅菴里教授國樂。同年,他在學校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根椐民間小調又選編了《音樂初津》一書。內有老闆、快板、淮黃、三六板、蘇合、揚合等六首琵琶曲供初學者學習使用。
他的學生遍全國,琵琶演技傳播各地,蜚聲海內。南通的徐卓(徐立孫)、沈紫若,海門的黃康屯、黃銘新都是他的弟子。徐卓是他的得意門生,沈紫若是他的高徒。1918年夏,江陰的劉天華專程趕到南京拜沈肇州為師,學習琵琶彈奏藝術。南通的徐卓曾經在1917年因病輟學後,回南京高等師範繼續學業時,拜沈肇州為師學琵琶和三弦。徐卓回顧此時說:“初授《音樂初津》,凡二月而技大進。先生乃出所藏《瀛洲古調》,盡心指導。予志益專。每抱器玩索,輒覺神與之合。當斯時也,萬慮俱寂,身心極愉,殆先生所謂指與心應也。”當年就讀於南京江蘇省立第一工程學校的奉賢籍學生程午嘉也向沈肇州學彈琵琶,後來成為琵琶演奏家,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
1918年6月,孫中山先生夫婦到達上海。初秋時,慕名邀請沈肇州到當時的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9號寓所晤談並演奏。孫夫人親自沏茶,熱情招待。一曲既罷,請再彈一曲,他又續彈《十面埋伏》。中山先生連聲讚佩,只感到“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興奮地說:“歐美有鋼琴、小提琴、吉他。吾認為中樂為本,西樂為用,琵琶是中華民族的樂器,也稱國樂,是祖國一種瑰寶”,並連聲稱讚,“吾從未聽到像你這樣清脆、高雅出神的琵琶,堪稱絕技。”從此,琵琶大師的美名不脛而走。1920年上海英商百代公司特請沈肇州前去錄製中國音樂史上最早的琵琶獨奏曲《漢宮秋月》、《昭君怨》和《十面埋伏》三張唱片。
沈肇州一生從事教育,研究國樂藝術,歷任通州師範、南京高等師範、東南大學和河海工程大學國樂教師,堪稱一代大家。1924年秋因年老體弱,辭去教職回鄉,居沈源泰宅“旱船頭屋”。里居時,驅笨車,過戚友家,恆載琵琶以行。所致輾轉招至,鹹以一聆古調為樂。晚年居家常閉目靜坐,行止皆舒緩,神志泰然。後染痼疾,於1929年3月18日(農曆二月初八)逝世,享年72歲葬於故里。入殮時有一副輓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古樸綺麗琵琶聲,瀛洲技藝傳四海;純正之音,剛直之志,兩袖清風澹然態,大師德尚頌五湖”。鄉里親友門生輩都說:在肇州公身上聞不到酒肉氣,只有蓮藕香,從肉身到靈魂都潔白無瑕。
沈肇州是聞名全國的“瀛洲派”琵琶藝術的繼承與傳揚者,極大地促進了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桃李盈門,培養出了劉天華、徐卓等多位傑出的有名望的國樂大師。徐卓後來成為中國現代四大古琴家之一,曾任江蘇省政協委員。1936年10月,徐卓為感念恩師教誨,發揚光大“瀛洲派”琵琶曲,整理彙編沈肇州的音樂研究成果,重編《瀛洲古調》共分三卷,以沈肇州口授《通論》為上卷,《音樂初津》為中卷,《瀛州古調》為下卷。並把江謙校長的題詞,“聞聲知道”編入首頁,著名學者徐昂撰沈肇州傳,《瀛洲古調》原序作首序,徐卓繪沈肇州像為紀念頁。
1998年,海門市文聯主辦紀念中國琵琶大師、音樂教育家沈肇州誕辰140周年座談會。江蘇省文聯為海門市文聯發了賀信,省委副書記、省文聯主席顧浩題詞:“琵琶大師,雅韻千古”,中國音樂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馮光鈺題詞:“民樂先驅”,中國琵琶研究會會長林石城題詞:“承前啟後,功不可沒”,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劉德海題詞:“童趣自然活潑清新,瀛洲古調吾最愛彈”。沈肇州作為近代音樂家己編入《中國音樂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中華文化大辭海·文化人物》、《琵琶手冊》等許多全國權威性刊物。《青年百科知識文庫》把他立為“世界著名音樂家”。《海門縣誌》把他列入“海門名人”章節。 (摘自《沈源泰家譜》八、源泰人物、沈肇州)
主要著作
《瀛洲古調》
《音樂初津》
知名弟子
國樂宗師:劉天華
古琴大師:徐立孫
家庭軼事編輯
沈萬三.沈源泰.沈肇州
海門城東,黃海路民生路口西南側,過去有座遠近聞名的大宅子——沈源泰宅。名宅出名人,1858年,中國近代著名的琵琶大師、民族音樂家沈肇州就出生在這裡。
約在康熙初年,江南巨富沈萬三的一支後裔從崑山遷到崇明,其中有個叫沈永傳(沈肇州曾祖父)的在乾隆年間遷到了長圈鎮(青龍港東南,已坍江),沈肇州的祖父沈成緒又從長圈鎮遷到了陳三和橋,新開宅名“沈源泰宅”。沈源泰宅是海門西部地區數一數二的大宅子,四汀宅溝,前後三進,前有吊橋,中為廳堂,廳堂前有一對聯“物以靜者壽,人以德而昌”,宅前還有荷花池,宅東南側廂房有間閣屋,稱為“旱船頭屋”,就是沈肇州的書房兼臥室,室內懸一橫額,上書“屋小如舟”,沈肇州在此度過了晚年。
沈源泰宅在海門創業,繼承了先祖沈萬三的傳統,以經商為主,沈家自辦船隊,北上山東、遼寧賣布,南下寧波販運木材,生意日見興隆,又在宅前開設花行、布莊、木行、酒坊、染店、豆腐坊等,集農工商於一體,宅前舟輯往來,儼然成為一個熱鬧的集鎮,沈源泰宅也名傳上下百沙。
沈肇州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富商之家,其父親沈國柱掌管船運,但他卻希望孩子從小讀書,長大後走科舉之路,沈肇洲從小努力,熟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無一不能,22歲中了秀才。但沈肇州更多的天賦表現在音樂上,在沈肇州十二三歲時,其父親就從崇明請來了琵琶名家黃秀亭等輔導沈肇州,學習琵琶、胡琴等民族樂器,經過不懈努力,技藝日益長過,直至爐火純青。
天有不測風雲,沈源泰宅也應了“富不過三代”的老話,某年夏天,颱風襲擊寧波,沈家販運的長達十幾里的木排被巨浪打散。禍不單行,同年秋天,沈肇州父親經營的船隊又遇狂風在崇明西沙全部沉沒,沈源泰宅從此由盛轉衰,但沈肇州父親當初讓子女輕商重文的選擇顯示了他的遠見,沈氏後人不少轉向文化教育領域,或習文,或教書,或行醫,富商之家成為書香門弟。1908年沈源泰宅原家塾基礎上開設了私立學校名“源泰學堂”,民國初年,改名為“海門縣私立民新國小”該校在解放後發展為江濱鄉民主國小。而沈肇州更是獨樹一幟,以“瀛洲派”琵琶藝術的代表人物而名聞中外成為一代大師。 ­
1918年夏秋之際,在常州任教的劉天華久慕沈肇州大名,特地趕到南京拜沈肇州為師,學會了全套“瀛洲古調”,後來劉天華至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女子高等師範等高校任音樂教授,“瀛洲派”琵琶傳到北方,劉天華兄劉半農也稱讚《十面埋伏》“沈雄奇偉,變化萬千,非天華魄力不能舉。”1928年,劉天華由商亭唱片公司錄製了《飛花點翠》、《歌舞引》兩首琵琶曲。劉天華還對沈肇州的《瀛洲古調》作了修訂名《新編瀛洲古調》,但在劉天華去世後遺失,被音樂界惜之為“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項湮沒。”然而,沈肇州另一學生徐立蓀編著的《梅庵琵琶譜》有幸完整地流傳至今。
1924年,沈肇州因年老體衰,辭去東南大學教職回到家鄉,居沈源泰宅的“旱船頭屋”,直至1929年農曆二月去世,葬於故里,其墓就在現在的黃海路北、泰格公司的南側。沈源泰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逐漸拆除,如今已蕩然無存,荷花池直至最近才被填塞。沈氏後人、現住民生小區的沈慰祖先生珍藏一方二百年前的牛角舊章,上刻“源泰順號”,源泰順是沈源泰宅的商號,成為沈源泰宅的惟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