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文,1972年4月生,祖籍福建,199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9年7月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7月起,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從事漢唐考古的教學與科研至今,2005年任副教授,目前講授《中國考古學(下-1)》及《葬俗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睿文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考古學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開設課程,學術論著,其他,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9年7月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9年7月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1年9月-1996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專業(軍訓1年) 歷史學學士。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漢唐考古方向研究生 歷史學碩士。
2003年9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研究生 歷史學博士。
1999年7月-至今,任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漢唐考古方向研究生 歷史學碩士。
2003年9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研究生 歷史學博士。
1999年7月-至今,任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漢唐考古的教學與科研。研究涉及陵墓制度、喪葬習俗、宗教、美術、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以及中古城邑等領域。
開設課程
1、《中國考古學》(下一),本科生主幹基礎課。
2、《田野考古實習》,本科生必修課。
3、《考古學與社會記憶》,本科生選修課。
4、《葬俗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5、《三夷教考古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2、《田野考古實習》,本科生必修課。
3、《考古學與社會記憶》,本科生選修課。
4、《葬俗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5、《三夷教考古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學術論著
(一)、專著
1、《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隋唐五代》,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年。
3、《安祿山服散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隋唐五代》,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年。
3、《安祿山服散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安祿山服散考》(修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
5、《中古中國祆教信仰與喪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6、《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增訂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
(二)、主編
1、沈睿文主編《華北考古文獻》(20卷冊),收入《中國華北文獻叢書》第七輯,第171-190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4月。
5、《中古中國祆教信仰與喪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6、《唐陵的布局:空間與秩序》(增訂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
(二)、主編
1、沈睿文主編《華北考古文獻》(20卷冊),收入《中國華北文獻叢書》第七輯,第171-190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4月。
2、齊東方、沈睿文主編《兩個世界的徘徊:中古時期喪葬觀念風俗與禮儀制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
(三)、參著
1、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蘭吐蕃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2、齊東方、申秦雁主編《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3、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上、中、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4、《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陳巴爾虎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5、《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倫春自治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6、《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賚諾爾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7、《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爾虎左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8、《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額爾古納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9、《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海拉爾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2、齊東方、申秦雁主編《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遺寶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3、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上、中、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4、《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陳巴爾虎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5、《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倫春自治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6、《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賚諾爾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7、《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爾虎左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8、《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額爾古納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9、《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海拉爾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四)、論文
1. 《昭陵陪葬墓地布局研究》,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頁421-452。
2. 《唐陵結構名稱考》,《文博》2000年第1期,頁32-36。
3. 《橋陵陪葬墓地研究》,《文博》2000年第5期,頁63-70。
4. 《唐陵陵園布局的分類及演變》,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頁353-382。
5. 《西漢帝陵陵地秩序》,《文博》2001年第3期,頁17-23。
6. 《秦漢時代考古》,《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5期,頁20-24。
7. 《一個與道教有關的遺存——何家村窖藏再認識》,《中國文物報》2003年6月13日第7版。
8. 《關中唐陵陵地秩序》,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377-402。
9.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考古》,《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6期,頁25-29。
10. 《寶光下的道蹤》,《讀書》2004年第5期,頁144-151。
11. 《何家村窖藏再認識——從考古學的功能研究談起》,《華林》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頁249-264。
12. 《章懷太子墓壁畫與李守禮》,《藝術史研究》第6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頁293-308。
13. 《從革命到無字碑》,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1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5月,頁119-127。
14. 《何家村窖藏的煉丹器具》,《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頁70-73。
15. 《昭陵六駿與十四國君長像》(王靜、沈睿文),《文史》2005年第4期,頁187-198。
16. 《唐陵陵區的形成》,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4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頁245-261。
17. 《夷俗並從——安伽墓和北朝燒物葬》,《中國歷史文物》(雙月刊)2006年第4期,頁4-17。
18. 《說“壖”》,《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古文字論集(三)),2006年9月,頁193-197。
19. 《唐陵研究緣起》,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9月,頁335-355。
20. 《一個古史傳說的嫁接——東魏鄴城形制研究》(王靜、沈睿文),《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頁86-91。
21. 《呂才與〈陰陽書〉——兼論宗廟禮與陵地秩序之異同》,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12月,頁296-311。
22. 《唐陵神道石刻意蘊》,《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4期,頁34-39。
23. 《永固陵與北魏政治》,載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2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57-77。
24. 《重讀安菩墓》,原載《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頁34-39;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4期,頁28-39)全文轉載;劉東主編《國學文摘》第1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頁190-192。
25. 《“新添修昭陵宮寢廊宇並使判廳七司院記”碑考釋》(沈睿文、李浪濤),《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2期,頁106-112。
26. 《如何判斷墓葬是否被盜?》,《中華遺產》2010第3期,頁16-17。
27. 《唐鎮墓天王俑與毗沙門信仰推論》,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5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頁138-152。
28. 《< 地理新書>的成書及版本流傳》,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8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頁313-336。
29. 《元載的奢侈生活》,《裝飾》2010年第12期,頁19-23。
30. 《安祿山服散考》,載羅豐主編《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宗教與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頁73-89。
31. 《論墓制與墓主國家和民族認同的關係——以康業、安伽、史君、虞弘諸墓為例》,載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6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頁205-232。
32. 《唐章懷太子的兩京宅邸》(王靜、沈睿文),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頁271-286。
33. 《唐宋墓葬神煞考源》,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頁199-220。
34. 《安祿山身世之推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編《國學的傳承與創新:馮其庸先生從事教學與科研六十周年慶賀學術文集——西域敦煌出土文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頁1057-1074。
35. 《漢都長安與陵區之關係》(王靜、沈睿文),載王靜《中古都城建城傳說與政治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4月,頁187-205。
36. 《墓葬隨葬輦車配件的辨識——以馮素弗墓隨葬品為中心》,《中國文物報》2013年5月24日第6版。
37. 《賜浴華清池》,《裝飾》2013年第11期,頁32-37。
38. 《阿史那忠墓辨正》,載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8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頁165-178。
39. 《李思摩墓甬道壁畫考釋》(沈睿文、艾佳),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8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12月,頁31-37。
40. 《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級問題》(王靜、沈睿文),《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年第4期,頁35-38。
41. 《廢太子勇與圓形墓——如何理解考古學中的非地方性知識》,載包偉民、劉後濱主編《唐宋歷史評論》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頁35-55。
42. 《吉美博物館所藏石重床的幾點思考》,載張小貴主編《三夷教研究——林悟殊先生古稀紀念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426-483。
43. 《唐代繪畫與喪葬畫像的關係》,載上海博物館《于闐六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127-163。
44. 《天水石馬坪石棺床所見希臘神祇》,載榮新江、朱玉麒主編《西域考古·史地·語言研究新視野——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497-511。
45. 《內亞遊牧社會喪葬中的馬》,載魏堅主編《北方民族考古》第2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頁251-265。
46. 《葬以殊禮:弩機與世家大族墓葬》,《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5期,頁75-86。
47. 《青州傅家畫像石的圖像組合》,載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國際版)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頁71-83。
48. 《北周史君石堂W1、N5的圖像內容》,載《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10月,頁5-31。
49. 《“婦人啟門”構圖及其意義》,載張達志主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3月,頁422-431。
50. 《天水石馬坪石棺床墓的若干問題》,載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頁462-495。
51. 《服食、散發與下石》,《裝飾》2016年第2期,頁96-99。
52. 《中古中國粟特裔石葬具綜論》,載呂章申主編《近藏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年7月,頁32-46。
53. 《北朝隋唐圓形墓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理論與史學》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頁119-126。
54. 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ry Bed Exhibited in the Guimet Museum”,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Ⅴ,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6, pp.198-247.
55. 《拓跋-北魏考古概觀》,《上海書評》2017年3月9日。
56. 《< 穆天子傳>與大使廳北壁壁畫》(王靜、沈睿文),《美術研究》2017年第5期,頁53-62。
57. 《唐墓壁畫中的淵明嗅菊與望雲思親》,上海博物館編《壁上觀——細讀山西古代壁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頁416-433。
58. 《Miho美術館石棺床石屏的圖像組合》,載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新)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2月,頁60-81。
59. 《太原金勝村唐墓再研究》,載沙武田主編《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2月,頁7-32。
60. Shen Ruiwen, “The Iconographic Program and Meanings of the Screen of the Miho Couch”,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Ⅵ,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8, pp.282-308.
61. 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l Bed Exhibiter in Guimet Museum”, in Bruno Genito e Lucia Caterina ed.,Archeologia Delle Vie Della Seta: Percorsi, Immagini e Cultura Materiale,VIII, Roma: Scienze e Lettere, 2017, pp.83-97.
62. 《夷俗並從:北朝隋唐粟特的祆教信仰與喪葬》,載國家圖書館、中國圓明園學會主編《學津清談:世界遺產視野下的一帶一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頁173-218。
63. 《唐哀皇后墓所見陶禮器》,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頁421-440。
64. 《< 摩訶婆羅多>與大使廳東壁壁畫》(王靜、沈睿文),《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3期,頁57-70。
65. 《新天師道與臨淄北朝崔氏圓形墓》,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紀念西安碑林930周年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頁51-71。
66. 《< 大唐故臨川長公主周駙馬碑>歷代著錄考》(沈睿文、郭桂豪),載《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67. 《唐墓屏風畫的地區差異》,《湖上》2019年,即刊。
68. 《吐峪溝所見納骨器的宗教屬性》,《“北京大學絲綢之路文明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2019年。
1. 《昭陵陪葬墓地布局研究》,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頁421-452。
2. 《唐陵結構名稱考》,《文博》2000年第1期,頁32-36。
3. 《橋陵陪葬墓地研究》,《文博》2000年第5期,頁63-70。
4. 《唐陵陵園布局的分類及演變》,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頁353-382。
5. 《西漢帝陵陵地秩序》,《文博》2001年第3期,頁17-23。
6. 《秦漢時代考古》,《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5期,頁20-24。
7. 《一個與道教有關的遺存——何家村窖藏再認識》,《中國文物報》2003年6月13日第7版。
8. 《關中唐陵陵地秩序》,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377-402。
9.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考古》,《歷史教學問題》2003年第6期,頁25-29。
10. 《寶光下的道蹤》,《讀書》2004年第5期,頁144-151。
11. 《何家村窖藏再認識——從考古學的功能研究談起》,《華林》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頁249-264。
12. 《章懷太子墓壁畫與李守禮》,《藝術史研究》第6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頁293-308。
13. 《從革命到無字碑》,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1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5月,頁119-127。
14. 《何家村窖藏的煉丹器具》,《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頁70-73。
15. 《昭陵六駿與十四國君長像》(王靜、沈睿文),《文史》2005年第4期,頁187-198。
16. 《唐陵陵區的形成》,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4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頁245-261。
17. 《夷俗並從——安伽墓和北朝燒物葬》,《中國歷史文物》(雙月刊)2006年第4期,頁4-17。
18. 《說“壖”》,《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古文字論集(三)),2006年9月,頁193-197。
19. 《唐陵研究緣起》,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9月,頁335-355。
20. 《一個古史傳說的嫁接——東魏鄴城形制研究》(王靜、沈睿文),《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頁86-91。
21. 《呂才與〈陰陽書〉——兼論宗廟禮與陵地秩序之異同》,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12月,頁296-311。
22. 《唐陵神道石刻意蘊》,《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4期,頁34-39。
23. 《永固陵與北魏政治》,載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2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57-77。
24. 《重讀安菩墓》,原載《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頁34-39;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4期,頁28-39)全文轉載;劉東主編《國學文摘》第1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頁190-192。
25. 《“新添修昭陵宮寢廊宇並使判廳七司院記”碑考釋》(沈睿文、李浪濤),《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2期,頁106-112。
26. 《如何判斷墓葬是否被盜?》,《中華遺產》2010第3期,頁16-17。
27. 《唐鎮墓天王俑與毗沙門信仰推論》,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5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頁138-152。
28. 《< 地理新書>的成書及版本流傳》,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8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頁313-336。
29. 《元載的奢侈生活》,《裝飾》2010年第12期,頁19-23。
30. 《安祿山服散考》,載羅豐主編《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宗教與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頁73-89。
31. 《論墓制與墓主國家和民族認同的關係——以康業、安伽、史君、虞弘諸墓為例》,載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6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頁205-232。
32. 《唐章懷太子的兩京宅邸》(王靜、沈睿文),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頁271-286。
33. 《唐宋墓葬神煞考源》,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頁199-220。
34. 《安祿山身世之推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編《國學的傳承與創新:馮其庸先生從事教學與科研六十周年慶賀學術文集——西域敦煌出土文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頁1057-1074。
35. 《漢都長安與陵區之關係》(王靜、沈睿文),載王靜《中古都城建城傳說與政治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4月,頁187-205。
36. 《墓葬隨葬輦車配件的辨識——以馮素弗墓隨葬品為中心》,《中國文物報》2013年5月24日第6版。
37. 《賜浴華清池》,《裝飾》2013年第11期,頁32-37。
38. 《阿史那忠墓辨正》,載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8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頁165-178。
39. 《李思摩墓甬道壁畫考釋》(沈睿文、艾佳),載樊英峰主編《乾陵文化研究》第8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12月,頁31-37。
40. 《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級問題》(王靜、沈睿文),《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年第4期,頁35-38。
41. 《廢太子勇與圓形墓——如何理解考古學中的非地方性知識》,載包偉民、劉後濱主編《唐宋歷史評論》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頁35-55。
42. 《吉美博物館所藏石重床的幾點思考》,載張小貴主編《三夷教研究——林悟殊先生古稀紀念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426-483。
43. 《唐代繪畫與喪葬畫像的關係》,載上海博物館《于闐六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127-163。
44. 《天水石馬坪石棺床所見希臘神祇》,載榮新江、朱玉麒主編《西域考古·史地·語言研究新視野——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497-511。
45. 《內亞遊牧社會喪葬中的馬》,載魏堅主編《北方民族考古》第2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頁251-265。
46. 《葬以殊禮:弩機與世家大族墓葬》,《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5期,頁75-86。
47. 《青州傅家畫像石的圖像組合》,載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國際版)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頁71-83。
48. 《北周史君石堂W1、N5的圖像內容》,載《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10月,頁5-31。
49. 《“婦人啟門”構圖及其意義》,載張達志主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3月,頁422-431。
50. 《天水石馬坪石棺床墓的若干問題》,載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頁462-495。
51. 《服食、散發與下石》,《裝飾》2016年第2期,頁96-99。
52. 《中古中國粟特裔石葬具綜論》,載呂章申主編《近藏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年7月,頁32-46。
53. 《北朝隋唐圓形墓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理論與史學》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頁119-126。
54. 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ry Bed Exhibited in the Guimet Museum”,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Ⅴ,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6, pp.198-247.
55. 《拓跋-北魏考古概觀》,《上海書評》2017年3月9日。
56. 《< 穆天子傳>與大使廳北壁壁畫》(王靜、沈睿文),《美術研究》2017年第5期,頁53-62。
57. 《唐墓壁畫中的淵明嗅菊與望雲思親》,上海博物館編《壁上觀——細讀山西古代壁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頁416-433。
58. 《Miho美術館石棺床石屏的圖像組合》,載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新)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2月,頁60-81。
59. 《太原金勝村唐墓再研究》,載沙武田主編《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2月,頁7-32。
60. Shen Ruiwen, “The Iconographic Program and Meanings of the Screen of the Miho Couch”,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Ⅵ,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8, pp.282-308.
61. 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l Bed Exhibiter in Guimet Museum”, in Bruno Genito e Lucia Caterina ed.,Archeologia Delle Vie Della Seta: Percorsi, Immagini e Cultura Materiale,VIII, Roma: Scienze e Lettere, 2017, pp.83-97.
62. 《夷俗並從:北朝隋唐粟特的祆教信仰與喪葬》,載國家圖書館、中國圓明園學會主編《學津清談:世界遺產視野下的一帶一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頁173-218。
63. 《唐哀皇后墓所見陶禮器》,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頁421-440。
64. 《< 摩訶婆羅多>與大使廳東壁壁畫》(王靜、沈睿文),《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3期,頁57-70。
65. 《新天師道與臨淄北朝崔氏圓形墓》,西安碑林博物館編《紀念西安碑林930周年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頁51-71。
66. 《< 大唐故臨川長公主周駙馬碑>歷代著錄考》(沈睿文、郭桂豪),載《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67. 《唐墓屏風畫的地區差異》,《湖上》2019年,即刊。
68. 《吐峪溝所見納骨器的宗教屬性》,《“北京大學絲綢之路文明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2019年。
書評與綜述
1. 評來村多加史《唐代皇帝陵の研究》,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534-538。
2. 評《睿宗橋陵》,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577-582。
3. 評夏鼐《敦煌考古漫記》,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頁474-480。
4. 評加地有定《中國唐代鎮墓石の研究:死者の再生と崑侖山への昇仙》,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頁575-581。
5. 讀《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中國文物報》2007年1月31日第4版。
6. 《方寸之間 氣象萬千》,《裝飾》2010年第7期,頁74-75。
7. 《方寸之間的大氣象》,《南方都市報》2011年1月14日第9版。
8. 《都蘭吐蕃大墓考古獲新成果》,《中國文物報》1999年12月1日第1版。
9. 《青海都蘭吐蕃大墓》,國家文物局主編《199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頁113-115。
10.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中國考古學年鑑·2002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頁73-97。
11.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中國考古學年鑑·200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頁81-107。
12. 《西域敦煌文獻研究的新成果》,《新疆日報》2010年11月30日第12版。
13. 《2010年魏晉隋唐時期考古新發現綜述》,中國文物報社編《中國考古新發現2010》(《中國文化遺產》2011年增刊),頁34-37。
14. 《三國至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盧亞輝),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2014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頁77-96。
15. 《三國至明清考古》(沈睿文、何康),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2017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1月,頁72-92。
16. 《復活樓蘭,為了人類永恆的夢想》,《光明日報》2018年3月21日第16版。
1. 評來村多加史《唐代皇帝陵の研究》,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頁534-538。
2. 評《睿宗橋陵》,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頁577-582。
3. 評夏鼐《敦煌考古漫記》,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頁474-480。
4. 評加地有定《中國唐代鎮墓石の研究:死者の再生と崑侖山への昇仙》,載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頁575-581。
5. 讀《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中國文物報》2007年1月31日第4版。
6. 《方寸之間 氣象萬千》,《裝飾》2010年第7期,頁74-75。
7. 《方寸之間的大氣象》,《南方都市報》2011年1月14日第9版。
8. 《都蘭吐蕃大墓考古獲新成果》,《中國文物報》1999年12月1日第1版。
9. 《青海都蘭吐蕃大墓》,國家文物局主編《1999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頁113-115。
10.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中國考古學年鑑·2002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頁73-97。
11.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中國考古學年鑑·200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頁81-107。
12. 《西域敦煌文獻研究的新成果》,《新疆日報》2010年11月30日第12版。
13. 《2010年魏晉隋唐時期考古新發現綜述》,中國文物報社編《中國考古新發現2010》(《中國文化遺產》2011年增刊),頁34-37。
14. 《三國至明清考古》(齊東方、沈睿文、盧亞輝),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2014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頁77-96。
15. 《三國至明清考古》(沈睿文、何康),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2017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1月,頁72-92。
16. 《復活樓蘭,為了人類永恆的夢想》,《光明日報》2018年3月21日第16版。
其他
1、《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舉辦東亞地區歷史與考古國際學術會》,中國文物報1998年8月19日第1版。
2、《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中國文物報2005年11月2日第3版。
3、《執子之手 與子偕行——考古文博學院概覽》(與雷興山編著),張國有主編《人文光采 社科風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概覽》,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頁39-58。
科研項目
1、2008-2010年,獨立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漢唐時期葬俗研究”(08JA780001)。
2、2006-2008年,獨立承擔全國高校古委會重點科研項目“《地理新書》校正”(0608)。
3、1999-2002年,參加唐研究基金會資助的“青海都蘭吐蕃墓發掘”項目。
4、2001-2003年,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唐陵墓制度研究”(01JAZJD780001)。
5、2003-2006年,參加國家文物局“北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遺址的調查與研究”項目。
6、2006-2009年,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宋代墓葬研究”(06JJD780002)。
7、2007-2010年,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古代喪葬:從晉制到唐制的考古學研究”(07JJD7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