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甜2號
- 全生育期:約90天
- 簡介:幼苗芽鞘綠色,葉片淺黃色
- 株高:約180厘米
生成周期,特性特徵,適宜地區,產量及作用,
生成周期
全生育期約90天,出苗至採收鮮穗需75天。
特性特徵
幼苗芽鞘綠色,葉片淺黃色。株高約180厘米。雄穗分枝8個左右,穎綠色,花葯黃色,花粉量大。雌穗苞葉長,帶有小箭葉。果穗長筒型,長約19厘米,粗4.7厘米,軸白色,平均穗行數14行,每行約35粒。籽粒金黃色,單穗粒重200~250克。籽粒蛋白質含量11.0%,脂肪6.86%,含糖15.4%。鮮食具有甜、粘、嫩、香的特點,適口性好。根系發達,不倒伏。不早衰。較抗大、小斑病和黑穗病。灌漿期高抗金龜子和鳥害。在1993~1994年生產性試驗中,平均畝產去苞葉鮮穗850千克。
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播種時一次性施入。增施有機肥可提高甜玉米的品質和產量;種植密度為4000株/畝;為確保籽粒品質,應與普通玉米或其他甜玉米至少有50米以上的空間隔離;授粉後18~20天為最佳採收期。制種時,父母本行比為 2:6。第一期父本與母本同播,7天后播第二期父本。母本種植密度為 4500~5000株/畝,及時去雄,並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該品種株高180厘米,穗位35厘米,總葉片數15—16片,果穗長筒形,穗長19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14行,粒黃色,穗軸白色,淨穗重220—250克,玉米筍長7—9厘米、粗1.5厘米,淡黃色,長錐形。較抗大、小斑病和黑穗病,抗金龜子。出苗至採收鮮穗為75天,地膜覆蓋栽培在瀋陽7月15日便可上市。
適宜地區
適於在遼寧省及條件類似地區種植。
產量及作用
每公頃產鮮穗6500公斤,適於加工罐頭、速凍穗和鮮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