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義,1941年生於蘇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蘇州版畫界踵事增華,氣象日新,沈明義就在這時全面進入這個領域,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自1983年起,他的作品連續入選第八屆到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自1984年起,他的作品連續入選第六、七、八屆全國美展。1999年,他獲得“魯迅版畫獎”,這是中國政府設立的版畫最高獎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明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蘇州人
- 出生日期:1941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黃埭初級中學
- 主要成就: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
榮獲《魯迅版畫獎》 - 代表作品:《古城放晴》,《登程》,《在水一方》
- 性別:男
簡要描述,人物簡介,靜與美的追求 刀與水的交融,記者探訪,
簡要描述
沈明義亦沈民義(1941-)江蘇蘇州人。1957年畢業於黃埭初級中學,後從事工藝美術設計和版畫、中國畫創作。曾為吳作人藝術館副館長。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巴黎國立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處均收藏其作品。1999年11月評為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榮獲《魯迅版畫獎》。![沈明義 沈明義](/img/6/fb9/cGcq5CN3gzYwAzNiZ2NlFmY1YmZlNmYwIWY4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沈明義 沈明義](/img/6/fb9/cGcq5CN3gzYwAzNiZ2NlFmY1YmZlNmYwIWY4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人物簡介
沈民義擅長版畫、中國畫。1958年從事工業美術設計,1980年從事版畫和中國畫創作,1984年調入蘇州版畫藝術創作研究室。蘇州版畫院副院長,吳作人藝術館副館長,一級美術師。作品入選第六、七、八屆全國美展及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版畫展。作品《臨河的窗》獲全國十屆版畫展銅獎,1990年獲“版畫世界”獎。出版有《沈民義版畫集》。1957年畢業於蘇州黃埭中學,後從事工業美術設計和版畫、中國畫創作 。
現為蘇州版畫藝術研究室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版畫家協會理事,蘇州市美協副秘書長,市版畫藝術研究會秘書長 。水印木刻《登程》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展,《古城放晴》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在水一方》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有作品被巴黎國立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處收藏 。
靜與美的追求 刀與水的交融
雖然版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它在美術領域的崛起還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及至六七十年代形成了我國三大創作木刻基地。東北以黑水印版畫為主,四川以黑白木刻為主,江蘇浙江則以水印版畫為主。作為江浙版畫的典型,蘇州的水印版畫在改革開放後異軍突起,並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它的發展與蘇州本土沈民義等一批版畫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1941年沈民義出生於蘇州,自小酷愛美術,他在自已中學畢業作文“我的志願”中發誓將來要成為一名美術家。然而,命運似乎有意要考驗這位有志於美術事業的年輕人。當許多抱有和他一樣志向的同齡人走進自已嚮往的美術學院時,沈民義則帶著報考華東藝專落榜後的落寞在家人的勸導下極不情願地成了蘇州紡織機械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學生,畢業後進工廠當了一名技術工人,先後做過鑄工、車工到機修鉗工。儘管所讀學校,所從事的工作與自已所酷愛的美術相去甚遠,但沈民義從來也沒有泯滅自已的藝術之夢。在艱苦的學習、工作之餘,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繪畫上,並找到了一條適合於自已的藝術之路——水印木刻版畫的創作。
沈先生作畫
![沈先生作畫 沈先生作畫](/img/0/ff6/cGcq5SN3EmZzMDZwYjMwEDZhFDNzYTN3gDNmJ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沈民義終於在水印木刻領域為拓出了一片屬於自已的天空。從一名工人,一個業餘美術工作者成長為一個頗有成績的專業美術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沈民義的水印木刻版畫作品便頻頻在各大賽事中獲獎。《臨河的窗》獲第十屆全國版畫展銅獎。《故鄉》《依依夕陽》《雪霽東郊》《子夜吳歌》《藍藍的天藍藍的夢》獲江蘇省版畫展優秀作品獎。
1999年他還被評為“中國優秀版畫家”,並榮獲“魯迅版畫獎”。他創作的《臨河的窗》《故鄉晨曦》為江蘇省美術館收藏,《雪霽東郊》為深圳美術館收藏,《梧黃江南》等五幅作品為法國巴黎葛拉蘭因博物館收藏,《子夜》等八幅作品為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收藏。隨著他的出名,他自學成材的經歷也被媒體頻頻曝光,並於1993年和1995年分江蘇省“自學成材獎”和“全國自學成材獎”。
沈民義的木刻作品之所以能在木刻界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成為尋常百姓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與他獨特的藝術創作視角和作品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是密切相關的。
水印木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留痕”的藝術,沈民義是深諳此道的。從刀的力度和走向、黑與色的對比到畫面結構的完整、肌理材質的韻律,他對創作的每一環節都精雕細鑿,而點、線、面韻律變化又豐富了他的創作和表現手法。他還從平面中尋找複合的空間,使強硬的刀和柔情的水達到至臻的和諧。刀痕、印痕、水痕的完美融合形成了沈民義版畫作品那獨特藝術魅力。
我國傳統繪畫歷來都講究“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沈民義很善於通過各種景物的描繪來抒發對家鄉、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他的作品體裁大多取自於江南水鄉風情,是江南隨處可見的湖畔小舟、石橋老屋、黑瓦白牆,還有那臨河的窗、故鄉的雲、南飛的燕等等,這些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景物既蘊含著作者對藝術的探索和執著的追求,又承載著作者對故土的深厚感情,這也是他的作品總能撥動觀者心弦的原因所在。《冬至》中那白皚皚的積雪,那在白雪映襯下顯得幽黑的老屋,還有那臨近老屋撐著一把黃傘的國小童、兩三串小腳印仿佛使人回到了自已那雖不富足卻十分溫馨的童年。而《古城放睛》中那古樸的老屋,幽深的小巷,還有那彎彎曲曲的連家小石板橋又該會撩起多少江南遊子對故土的思念。更令人感到讚嘆的是沈民義作品中所透出的那種神奇的靜,一種能使煩躁的都市心靈得到撫慰的靜。難怪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馬克看了他的作品後感概地說:“沈民義先生的版畫往往會誘人進入一個靜美的世界,靜得能讓人心神得到安撫,靜得使人思緒得到某種寄託並獲取優美靜溢的藝術享受。”
沈民義:1941年生,江蘇蘇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者袁成亮:世界華人作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蘇州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美術》《美術報》等眾多刊物發表數十萬字美術人物介紹及美術評論。著有《畫家凌虛傳》《蘇州當代繪畫欣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