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璁

“在我小時的記憶中,似乎滿街都是難民和傷兵,時常見到。的都是焦土和彈坑。日本人的飛機,幾乎每天都在頭上盤旋,隔三岔五就來轟炸昆明。整個城裡的人,每天惶惶不可終日。警報一響,全城的人就亂作一團,大人就帶著我們躲警報。我是老大,跑警報時,小小年紀還必須背著弟妹跑。那樣的日子,幾乎伴隨著我的童年和少年……”。

雖然已經時隔半個多世紀,但這樣的記憶,始終深深地印在宋文驄的腦海里,雖然有時不願想起,但卻始終揮之不去……許多人的童年都有著五彩斑斕的美好記憶,但在宋文驄的童。年中更多的是日軍飛機的呼嘯肆虐以及眼前戰火中的滿目瘡痍,在後來的回憶中,對於自己為什麼要走上航空報。國的道路,宋文驄一直認為童年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有著 很大的關聯和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文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那是1938年的一個夏日清晨,刺耳的防控警報又一次響起,日軍飛機又來轟炸昆明。8歲的宋文驄和全家人趕緊和大夥們一道躲了起來……只聽 見轟聲連連, 躲起。來的人們除了有權利祈禱,剩下的就是無可奈何!
“當時,中國也有飛機,但我們打不過人家;中國在地面上也有高射炮,但總把日本人橫衝直撞的飛機打不下來。日本人的飛機基本都是集群而來,像一群群馬蜂 ,每次來都是一個編隊20多架。這些飛機有時飛得很低,肆無忌憚耀武揚威,我們躲在郊外的田地里,不但能看見機身上血紅的標誌,有時還能看見日本飛行員的影子!”
宋文驄家住在金碧路司馬巷巷尾。下午,警報解除後,他跟著母親跑回來,三牌坊和他家附近不能倖免的也被日本飛機轟炸,留下巨大的彈坑和燒焦的房屋,未燃盡的火苗還在吐著長長的舌焰噼里啪啦地吞噬著,就如同日軍飛機那囂張的氣焰。在他家前面的巷口,黑壓壓的聚集 了一群人,小小的宋文驄從人縫中扒拉進去一看,人群之中擺了一張破爛不堪的蓆子。這張蓆子下,是一 具被炸彈炸死的老人屍體。母親也擠進人群,跟著眾人唏噓難過不已。不知怎么,小小的宋文驄也不知那來的勇氣,竟走上前去揭起蓆子,看了看這位死不瞑目的老人,滿身鮮血!這是自己同胞的鮮血!
默默的搭下蓆子,宋文驄靜靜地跟著母親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他突然說道:“等我長大了,也要開飛機去‘東三省’,去炸那些日本鬼子!”母親回頭,驚奇的看著 “人小志大” 的文驄,讚許的點了點頭,眼中泛著淚花,什麼也沒說……
國讎家恨從日軍飛機在中國領空呼嘯肆虐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容選擇的壓在了宋文驄柔弱的肩膀上……“你們的技術不行,你們的方案不行,你們的人員不行。這樣的起落架你們是搞不出來的!”
因為價錢談不攏,雙方的心理價位差距太大,談判不得不就此告一段落。
“你們肯定幹不了的,等你們幹不了的時候,隨時可以再來找我們。但那時的價錢我們只能再協商了。”外國專家留給宋文驄的只是一個離開的背影,但也激起了他從小就不服輸不信邪的傲氣。
“不等,不要,不靠!讓殲10身上流淌著中國自己的血液!”殲10總設計師宋文驄此時暗暗的下定了決心。
十年“文革”的耽誤,使本來就落後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難免受到影響,而當時的研製思想更多的是仿製蘇聯飛機,但始終尾隨其後,只會被人越落越遠。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國門的打開也讓人們清醒的意識到中國在殲擊機方面與世界強國的巨大差距,而現代戰爭,對於制空權掌握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就談不上是一個強國,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千古不變的真言,看著與強國先機戰機的技術差距,宋文驄有一種時時在心的憂患。從被任命為殲10總設計師的那一天起,宋文驄明顯地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毗鄰的武侯祠里鐫刻的諸葛武侯的《出師表》此時也鐫刻在他的心裡。就連夫人父親病重,也只有夫人孤身回去了,因為宋文驄明白自己身上擔負著一種使命,而且是國家使命,“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在殲10飛機研製的7000多個日日夜夜裡,宋文驄一直在盡著“為國為民”的“大孝”,而一己之私情只能暫擱!在研製殲10的歷程中有多少苦澀和心酸,多少曲折和艱難或許只有他最清楚……
春秋無度付心香,
神龍起舞意飛揚。
寶劍出鞘酬壯士,
青絲鬢白又何妨!
1984年,殲10開始方案論證,1986年,已經年屆56歲的宋文驄被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再苦再累,再艱再難,宋文驄依然堅毅地挺了過來。時間的腳步歷史性的踏在了 1998年3月23日,這一天注定是我國航空史上具有標誌性的一天,當然也是宋文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殲10 在這一天終於成功實現了首飛,宋文驄的生日原本是3月26日,但從這一天起,他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他要永遠紀念這個非同尋常的日子。
2003年3月10日,殲10飛機正式交付空軍,在新機交接儀式上,在熱烈的掌聲中,宋文驄走上了主席台,他捋捋滿頭白髮,湊近麥克風,沉緩而深情講道:“同志們,今天確實是個好日子呀。我算了算,我們的新機到今年已經18歲了。今天,終於可以參軍了!”
是啊,“孩子”長大了,終於參軍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先機戰鬥機——殲10的亮劍出鞘也讓洋專家的“斷言”最終成為了中國人踩在腳下的“笑話”,中國向世界證明,中國人同樣可以造出屬於自己的先進戰機!它的名字叫“猛龍”!
這個老頭有點“倔”
首飛不易,定型更難。飛機在首飛成功後,仍需要不斷的進行試飛測試,並不斷改進,以確保飛機的性能和質量在實戰中萬無一失。
1998年3月23日,殲10成功的完成了首飛任務,但從首飛到設計定型,必然經歷著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都說但凡有成就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怪脾氣或怪習慣。宋文驄或許也不例外,說到他時,許多同事們會笑笑道:“宋總什麼都好,就是有時候有點‘倔’……”,不過,殲10最後能夠通過設計定型還多虧了宋文驄的“倔”。
那是在殲10的一次試飛測試中,在飛機完成第一次超音速飛行後,承擔試飛任務的同志們都為成功感到高興時,卻發現宋總眉頭緊鎖,反而高興不起來。其實在宋文驄的心裡對於飛行數據是存有疑慮的。
飯後,飛機又飛一個起落下來,宋文驄再看飛行數據,他終於沉不住氣了。回到所里,他立馬召開了專題會議。會上,他叫總體室的同志找出當年做方案時飛機模型在風洞吹風的數據,和現在飛機試飛的數據進行反覆對比。最後,大家終於發現了兩組數據存在的差異。
“兩組數據雖有一定差異,但重要的是並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也只好這樣了。”有人說道。
“不行。”宋文驄決絕地說,“我們給空軍造的這架新機,一定不能讓它留下任何遺憾。”
“那,宋總,您的意思是……”又有人問。
“必須趁現在飛機還沒定型,抓緊修正改進。不然像現在這樣飛下去,飛機是很難達到我們設計指標的。”
可,現在飛機已經成型,要再做改進,談何容易!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啊!其他與會者望著宋文驄,沒有說話。
當斷則斷!“這個問題,各專業反反覆覆做了分析試驗。總要求是……”宋文驄沉思著談出他的改進想法和具體方案。
什麼,飛機要做這么大的改動呀!與會的同志一聽,都有些懵了——這項決定太重大了,要動的可不是一般的小手術。生產計畫、現有問題等等都需要協調解決,哪裡還有時間來進行如此重大的設計和修改呀!
“不管有再大的困難,再多的客觀原因,也不能湊合,也必須立即著手進行改進!”宋文驄沒有絲毫讓步的餘地。
一時間,各種閒言、牢騷、抱怨,甚至怒氣明里暗裡都衝著宋文驄而來。
“這個老頭,真是太固執了,那是水潑不透針插不進哪!”
可宋文驄像吃了稱砣,他不為任何原因所動,硬是鐵了心,是非改不可!作為總設計師,他比其他人想得更深更遠。長痛不如短痛,發現問題,如果及時不改進,把損失降到最低最小的程度,將極有可能在以後造成覆水難收的後果。
“宋頭頑固是頑固,但他說得有道理,你不服還不行,不改也不行哪——好,那就抓緊時間改吧。” 成飛公司的領導經過反覆研究,也痛下決心對飛機進行修改。
國防科工委、航空總公司支持了宋文驄的飛機改進方案。
此後,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宋文驄委託楊偉副總設計師與有關部門特別是飛機生產廠進行了十幾輪的研究和協調,最終與所有的研製單位統一了認識,生產單位也擬訂了新的生產方案,並創造了18個月生產6架改形飛機的奇蹟。
“這個飛機好極了,比我們現在所有的飛機,都高一個檔次”,試飛基地的李勇副司令員在親自駕駛過殲10飛機後如是評價。或許他沒有想到現在殲10的“稱心應手”是被精益求精的宋文驄“倔”出來的……
向天再借一百年
2009年10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盛世慶典就將上演,年屆80歲的宋文驄,受到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國家民政部的特別邀請,此刻正坐在觀禮台上,參加這舉世矚目的國慶盛典。當受閱方隊從眼前走過時,他禁不住又抬頭望望天空,盼著空軍飛機編隊的到來。
幾個月前的陽春,為慶祝殲10飛機首飛11周年和宋總80歲的壽辰,同事們舉辦了一個小型活動。共事多年的同志們用最真摯的語言表達對宋總的景仰和祝福。宋文驄興致勃勃,向大家表示感謝,而後他信步走到麥克風前面,用他特有的方式,鄭重而幽默向大家宣布:從明天開始,我就是“80”後了!睿智而灑脫的話語頓時引得全場歡笑。
是啊,“80”後的宋文驄,他演繹了一段從游擊隊員,偵查戰士,成長為我國著名飛機總設計師的人生傳奇……五十年春秋風華,他在航空戰線上默默耕耘,堅持不懈,嘔心瀝血,無怨無悔,解決與攻克了眾多航空領域的高新難題;二十年丹心鑄劍,他開拓創新,不畏艱難,設計了一架為中國人揚威壯膽的飛機——殲10戰機。人的生命有限,一個人一輩子能搞幾架飛機呀!我國當時的底子薄,基礎差,中國的航空工業幾乎是在一窮二白中開始起步,宋文驄從35歲開始設計殲8飛機,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在武鬥最嚴重時還依然繼續堅持飛機跟產。到目前為止,他設計了多種飛機,但真正由他擔任型號總設計師的,一是殲7Ⅲ,再有就是聲名卓著的殲10 飛機了。在北京科學技術大會上,宋文驄從胡錦濤總書記手中接過殲10飛機獲得這次大會惟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獎章和獎狀下來後,記者們向他表示祝賀,並問他生命中還有什麼遺憾, “如果要說我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人的壽命太短,時間太少了。如果人能夠活到100歲、200歲,那我還能為自己的國家研製幾架飛機。”他爽朗地笑了起來,這樣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今天,2009年10月1日,他可以親眼目睹著凝結了自己近20年心血的戰機飛過天安門的上空,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那熟悉的轟鳴聲終於從遠處傳來,在一架大型預警機的帶領下,中國的國產機型依次有序飛過天安門的上空,殲10,殲10,只見殲10如長空利劍般划過,短暫卻永恆,宋文驄下意識的舉起了右手,向著機群輕輕揮手致意,是在送別過去?還是在召喚未來? “再過10年,這飛過天安門上空的飛機編隊,又將是何種機型的飛機,又該是怎樣一種空前的盛況呢?那時,共和國的天空應該會更藍,更闊!” 望著那漸漸遠去的機群,宋文驄的思緒也已經飛向那可期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