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沈從文九講》以九講的形式,探討了沈從文的生命與創作歷程,寫作背景與藝術特色,是研究、閱讀沈從文作品的重要參考著作。該書試圖重新理解沈從文的文學和思想,理解他如何從文學家轉變為思想者,又如何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者。第一至第八講沿著沈從文一生的經歷和書寫展開,剖析他在不同階段的文學、思想、實踐,並將其勾連成一條變化的、豐富的生命軌跡,第九講則探討了沈從文身後形成的綿延不絕的“沈從文傳統”,以及這一傳統對
王安憶等當代作家的影響。
作品目錄
開篇 對話空間:沈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 一、三個階段,三種形象 二、重新認識他的文學 三、從文學到痛苦的思想 四、偏離時代卻走入歷史文化深處的個人實踐 | 第一講 《從文自傳》:得其“自”而為將來準備好一個自我 一、為什麼要寫自傳 二、地方性 三、小孩讀大書 四、看殺人 五、無量快樂 六、對於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 七、自傳面向將來 |
第二講 《湘行書簡》:一條河與一個人 一、奇特的寫作情景 二、沒有定見、定位、定向、定範圍的“看” 三、沈從文作品裡的人,與啟蒙的新文學裡的人不同 四、沈從文的文學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五、在這條河上的過往生命經驗和他的文學 六、私人信件和公開文本 | 第三講 《邊城》: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卻在困難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醞釀了《邊城》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三、這個世界,有它的悲哀 四、用文字包裹傷痕,在困難中微笑 |
第四講 《長河》:“常”與“變” 一、寫作的緣起和出版的周折 二、“常”與“變”,生活的完整性與“迷信”及習俗 三、“來了” 四、“無邊的恐怖” 五、“在素樸自然景物下襯托簡單信仰蘊蓄了多少抒情詩氣分” 六、與父老子弟秉燭夜談的知心的書 | 第五講 《黑魘》:精神迷失的蹤跡和文學理解的莊嚴 一、一個勾連緊密的小整體 二、“人類生命取予形式的多方” 三、精神迷失的蹤跡 四、沈從文是一個什麼樣的作家 五、“美不常住,物有成毀”與“信仰” |
第六講 時代轉折處的“囈語狂言”:一九四九年 一、各種文字材料及其複雜性 二、神經已經發展到“最高點”上 三、“悲劇轉入謐靜”,“大悲” 四、“把一隻大而且舊的船作調頭努力” 五、“瘋狂”與自身思想發展的內在緣由 六、文學 七、恢復,新生 | 第七講 土改家書:從個人困境體認歷史傳統中的“有情” 一、簡單的引言 二、聲聲入耳 三、對新興文學的意見 四、“有情”與“事功” 五、作者生命的“分量”、“成熟”、“痛苦憂患” 六、簡單的結論 |
第八講 文物研究:書寫歷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一、另一條長河 二、“他不寫,他胡寫”,都“完了” 三、“認識其他生命,實由美術而起” 四、“我為什麼始終不離開歷史博物館” 五、一部著作,十七年“離奇”經歷 六、他愛這條長河,愛得深沉 | 第九講 中國當代文學中沈從文傳統的迴響 ——《活著》《秦腔》《天香》和這個傳統的不同部分的對話 一、沈從文傳統在當代 二、活著,命運,歷史,以及如何敘述 三、個人的實感經驗,鄉土衰敗的趨勢,沒有寫出來的部分 四、物的通觀,文學和歷史的通感,“抽象的抒情” 五、迴響:小叩小鳴,大叩大鳴 |
|
附錄 站在“傳奇”與“詮釋”反面:關於張新穎《沈從文精讀》 在空間和時間中檢驗理解 沉默所開啟的對話 |
|
|
作品鑑賞
《沈從文九講》沒有延續通常的文學史敘述,將沈從文簡化成書寫烏托邦式的中國鄉土、具有田園抒情詩人氣質的文學家,而是帶領讀者去了解作為文學家、思想者、實踐者的沈從文的一生,並將他的挫折、堅持與退守置於整個20世紀中國的時空中加以理解。作者把沈從文的一生分成三個階段:從一開始創作到1936年《
從文小說習作選》的出版,是文學階段;從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結束,是從文學到思想的階段;1949年之後,一直到他去世,則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實踐階段。三個階段分別對應文學家、思想者、實踐者三個形象,而“貫穿起這三個形象,大致上可以描畫出沈從文這樣一個比較特殊的人、比較特殊的知識分子,在20世紀中國巨大變動時代里的人生軌跡”。
又如,作者在分析沈從文在1949年後的文學創作時,沒有止於這些作品,而是通過與同時期的書信、檢討、自白等“並非有意識地當作文學而寫下的大量文字”的對照,得出後者“反倒保留了比同時期公開發表的文字創作更多的文學性”的結論。張新穎認為,“在特殊的社會、政治、文化環境下,文學作品的公開發表機制往往是意識形態審查和控制的方式”,對比公開發表的作品和書信,“我們會感受到一種堪稱巨大的反差,感受到書信所表露的思想、情感的‘私人性’與時代潮流之間的緊張關係。在特別時期,正是在‘私人性’的寫作空間裡,‘私人性’的情感和思想才得以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和存在,才保留了豐富的心靈訊息”。可見,對沈從文而言,書信是一個特殊的私人寫作空間,不能簡單地說他的作家生涯到1949年就徹底結束。
張新穎敏銳地指出,許多讀者認為沈從文的景物描寫清澈透明,很“表面”,缺乏“深度”,但這種看似挑剔的“批評”其實道出了沈從文的“好”。他先從《
湘行書簡》選取了這樣一段文字,“我就是個不想明白道理卻永遠為現象所傾心的人,我看一切,卻並不把那個社會價值攙加進去,估定我的愛憎……接近人生時我永遠是個藝術家的感情,卻絕不是所謂道德君子的感情”,繼而闡發出“‘深度’是‘焦點透視’產生的,要產生出‘深度’,一定要有‘定見’‘定位’‘定向’‘定範圍’,也就是說,一定要把‘眼光’所及的東西對象化,用‘眼光’去‘占有’景物,使景物屈從於‘眼光’,以便‘攫取’景物而產生出解釋的‘深度’。沈從文的‘看’,卻不是‘占有’式的,他雖然未必達到莊子所說的‘使物自喜’的境界,卻也庶幾近之,因為有意無意間習得了‘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的觀物方式”。
而回溯《
邊城》從醞釀到落筆的過程,作者更是將《
從文自傳》中的渡筏,《新題記》《水雲》《關於雲南漆器及其他》中民國二十二年在青島遇見的為家人“報廟”的女孩,《湘行散記·老伴》中絨線鋪的女孩子等種種場景調度、連綴在三四頁的篇幅中,還原了《邊城》傳奇背後的一些本事。而這些經驗、記憶、情緒和思想的糾纏正是一位年輕作家的敏感心性的寫照。如此讀者更加理解作品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無奈與悲哀。
《沈從文九講》呈現了張新穎細心剪輯的九個生命片段,而這九個片段,連綴成作家一生的
蒙太奇。將一部學術研究著作與電影畫面類比,似乎有些牽強。但耐人尋味的是,導演
侯孝賢和
賈樟柯都曾表示,自己的電影受益於沈從文的作品。這樣說來,蒙太奇的類比是有些道理的。《
聶隱娘》那些風吹影動的空鏡頭,《
小武》里那些偶然進入鏡頭的路人,和《沈從文九講》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的方法一樣,都是讀者對沈從文的文學傳統的回應。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11月11日,《沈從文九講》入圍中華讀書報11月推薦榜。
作品評價
《沈從文九講》是一本理論新穎、解析深刻但對普通讀者很友好的書,它並不像一般的文學研究論著那樣來“闡釋”甚至“定義”研究對象的文學成就,也不像一本傳記那樣以“傳奇”的形式總結傳主的一生。它站在“傳奇”與“闡釋”的反面,著力“從沈從文來理解沈從文”,以一種與朋友交談式的平實語言,緊貼著沈從文的作品展開,剖析他在不同階段的文學、思想、實踐,進而從其中貫穿起三種形象,並將其勾連成一條變化的、豐富的生命軌跡。對於文學探索與個人生命已經真正地、徹底地交融的沈從文來說,這種書寫方式無疑是非常合適的;而對於深慕沈從文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書寫方式更是親切的、友好的。
(《揚子晚報》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