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嶺戰鬥

1949年8月,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在沈家嶺展開的一場戰鬥。

基本介紹

  • 名稱:沈家嶺戰鬥
  • 地點:沈家嶺
  • 參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隊
  • 結果: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
  • 戰鬥時間:1949年8月25日
背景介紹,經過,結果,

背景介紹

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取得了扶眉戰役的勝利,24日,開始隴東追擊戰。7月28日,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又在固關全殲馬步芳的精銳騎兵14旅,打開了西進的門戶,開始向蘭州推進。
當時全國東北、華北和華東的南京、上海都已解放。華東、華中的解放軍正向華南追殲殘敵。國民黨自知華南無望,妄圖盤踞西南、西北,作最後掙扎。認為西北還有40餘萬軍隊,青海的馬步芳、寧夏的馬鴻逵元氣未傷,戰鬥力較強,利用歷史遺留的民族矛盾,幻想憑青海扼守蘭州堅城,以空運補給,誘解放軍攻堅,然後以左右兩翼兵力,和寧馬、胡軍包圍夾擊,卷土重聚西北,屏障西南。
1949年8月4日,針對馬步芳退守蘭州的情勢,彭德懷、張宗遜、閻揆要下達了殲敵預備命令:擬以一部鉗制寧夏馬鴻逵部,集中絕對優勢兵力,首先殲滅青、甘國民黨軍,並準備殲擊新疆可能回援的國民黨軍。為此,命令右路第19兵團(第64軍位於海原、固原地區鉗制寧夏馬鴻逵部)沿西蘭公路直驅蘭州;中路第2兵團從通渭、內官營、洮沙西進,與第19兵團合殲蘭州守敵;左路第1兵團(第7軍位於天水)附第62軍取道隴西、渭源、臨洮,得手後渡洮河經臨夏,切斷青馬退路,直搗馬步芳老巢西寧。
西進時,第2兵團第4軍第11師奉命為兵團左前梯隊前行。8月的甘肅,氣候多變,剛剛還是赤日炎炎,驕陽似火。轉眼又是傾盆大雨,有時還夾雜著冰雹傾瀉而下。戰士們的衣服在身上淋濕,又在身上曬乾。翻過關山,部隊進入回族民眾聚居地區,奉兵團命令暫停前進,在張家川、龍山等地駐紮。回族同胞受國民黨反動宣傳影響,對解放軍懷有戒心。軍部8月1日在馬鹿鎮米家大灘印發了《第四軍紀律教令》,規定了保護清真寺、尊重回族民眾風俗習慣、損壞家具賠償、不增加回族民眾負擔等9條紀律,用行動揭露了敵人“殺回滅教”的反動宣傳,受到了回族民眾的歡迎。經過短暫休整後,部隊繼續西進,經隴縣、固關、莊浪、張家川、秦安、通渭、定西、興隆山日夜兼程前進,9天急行軍1400餘里,先後解放隴西、會川、臨夏、榆中、定西等16座城,於18日抵蘭州城南約40公里的阿乾區域山寨。19日向馬場、阿乾鎮、煤山前進。當晚,師主力到達潘家峴一帶。32團驅逐曹家堡之敵後進占沈家嶺南端之旋帽頂、漫灣地域。
1949年8月21日拂曉,彭德懷指揮19兵團5個團、2兵團4個團,共9個團的兵力發起第一次衝擊。4軍命11師拿下沈家嶺。師部接受命令後,命32團主攻,33團助攻,31團為預備隊,各團進入指定攻擊區域進行作戰準備。上午8點,32團在炮火掩護下開始攻擊,前進到距敵一二百米處,遭敵人居高臨下猛烈火力還擊,幾次衝擊均未成功,傷亡較重。相持到午時12點,敵人突然發動反攻,漫灣被占領。32團馬上組織反擊,在炮火的攻擊下,將漫灣奪回,雙方形成對峙。
沈家嶺,位於蘭州城西南6公里處,是一座葫蘆形的大山嶺,嶺頂長約四百米,西接狗牙山,東鄰皋蘭山,從南向北看去,好似一個倒置的葫蘆。敵人的防禦陣地就堆在葫蘆頂上,東、西、南三面峭坡為壁,高約二至三丈,許多暗堡和伏堡分布在峭壁之上,以環形塹壕相接,縱橫交錯如網的交通溝又同塹壕相接。不大的山頂上設定了四十多個地下、半地下的暗堡和主碉堡,核心工事用交通溝與低碉相連,縱橫環抱著主碉,各主碉與低碉構成三角或四邊形火力網。細長的葫蘆柄,伸向解放軍進攻的方向,是一段易守難攻的狹窄地段,敵人設有難以跨越的橫溝障礙,溝前還有密密麻麻的布雷場,要通過這樣的地形和障礙去突破敵人主陣地,難度不小。東西兩側面臨深谷,坡陡崖峭,難以攀登,而且又受皋蘭山、狗牙山的火力夾擊,難以突破。沈家嶺是敵人三大主防陣地(馬家山、營盤嶺、沈家嶺)中踞蘭州城和黃河鐵橋最近的一個陣地,位於敵皋蘭山防線側後,攻克這個陣地,就打破了敵人的整個防禦體系,堵死敵人唯一退路黃河鐵橋,因此,素有“蘭州鎖鑰”之稱。沈家嶺陣地與守蘭之敵存亡與共,此存彼生,此失彼亡,因此,敵人以其精銳主力190師扼守這個要害。解放軍以3個師的兵力投入沈家嶺、狗牙山。從這裡打開缺口,切斷黃河鐵橋敵軍退路,消滅敵軍於蘭州城下。

經過

1949年8月21日晚,11師31團接到師部命令,換下傷亡損失大的32團,擔任主攻任務。31團接受任務後,馬上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作戰部署是:2營為團的突擊隊,從沈家嶺正面突破,攻占主峰;1營在2營左翼,從敵人的側翼助攻;3營為團的2梯隊,在1、2營突破敵人一、二道戰壕後,主攻敵人的縱深陣地,把紅旗插上沈家嶺。2營營長霍奎中、教導員田有勝接到任務後,召集營、連幹部做了簡短部署,立即將部隊推進到沈家嶺南尖角地北側的高地,經勘察地形、分析敵情,決定以對壕作業,推進到敵人眼皮下,形成以頭對頭的頂牛戰,從正面突破一處缺口,再一口一口的吃掉敵人。當夜12點,在夜幕的掩護下,2營向衝擊地出發了。當時,天空漆黑一團,下著綿綿秋雨,地面像抹了油似的泥濘難走。不時有人摔倒,戰士們摸索前進,大約1點多鐘,進逼到敵人陣地前沿二百公尺處開始挖掘工事,一邊挖一邊與敵零星交戰。經過五個小時的努力,在天亮時,2營的衝擊出發陣地和多條交通壕都聯結起來,出現了一個與敵相對立的陣地群。4個連全部進入陣地。這時,接到通知:推遲總攻時間。2營就地挖貓耳洞隱蔽。營部要求戰士們邊做戰前準備,邊總結21日進攻失誤的教訓。22日到24日連續下了三天的陰雨,戰士們穿著濕透了的衣服,凍的上牙打下牙。敵人火力封鎖,飯送不上來,指戰員們就啃生洋芋、嚼小豆、喝雨水,貓在溝里。沈家嶺山地土質鬆軟,有的貓耳洞被雨水泡塌,有人被壓在裡面,戰士們用手挖開泥土,把人拖出來。有個班的貓耳洞挖的較深,夜裡睡覺時塌方,全班戰士被埋在裡面。敵人還不時地來偷襲,期間副營長李逢瑞帶領部隊反擊時負了重傷。6連排長王立功在敵人偷襲時,帶領全排衝出去,將敵人趕到外壕。就這樣打打停停,2營在前沿工事裡堅持了三天,為發動總攻創造了條件。
8月25日拂曉,總攻開始。這一天,萬里無雲,天氣異常晴朗。
總攻命令要求拂曉5點發起,但在凌晨4點左右,西側32團陣地上首先響起炮聲,非常激烈。原來32團在31團左側向溝頂運動時被敵人發現,31團若不行動,火力將全指向32團,32團處於危險境地,31團被迫提前下達攻擊命令,策應32團。頓時槍炮齊鳴,1營2連、2營的6連、5連從左至右按預定計畫跳出塹壕,用炸藥包將敵外壕邊沿炸塌,用準備好的梯子,駕到外壕內壁上,迅速登上去,撲向敵人第一道塹壕,敵人用各種火器猛烈反擊,但為時已晚,6連突破的陣地上已經打開了一個缺口,營長霍奎忠在這個缺口上發出了向敵總攻的三發紅色信號彈。團部山炮、迫擊炮、輕重機槍一齊轟鳴,2營首先攻入敵人的第二道塹壕,沖在最前頭的是6連突擊排長王立功,5連1排排長曹天和。
這時,敵人開始組織反撲,他們赤裸著上身,在督戰隊的驅趕下,高呼“天門開了”拚死反擊。1營在副營長楊福榮的帶領下,排除地雷,破壞敵人的鐵絲網,用架人梯和撐桿上牆的辦法,攻入了敵人的第一、二道塹壕。8時許,敵人調整炮頭,除一部分兵力監視左側32團,大部分兵力都轉向擔任主攻任務的2營。團部發現後,馬上用火力支援2營壓制敵人,4連、1連、3連乘敵人抬不起頭時,沖了上去,占領了第三道塹壕。2營在前進中,山峰西側一個地堡內的機槍猛烈射擊,衝鋒中的戰士一個個倒下,連長李應般派去兩個戰士爆破都未成功。這時,情急中的他一個箭步衝上去,從犧牲的戰士手中拿過炸藥包向敵堡衝去,在距敵堡數尺處腰部和腿部連續被擊中,爬在地下的他向敵堡滾過去,拼盡全力用身體堵住搶眼,就在這瞬間,2連的戰士們沖了上去攻入敵人主峰陣地。進入敵堡後,繳獲了電台、電話機和機槍。這時,營長霍奎忠、副教導員馬時友都已負重傷,教導員田有勝命令:抓緊改造工事,準備打擊敵人的反衝擊。工事還未完全改造好,山坡上的敵人就成群的撲來,2營因已占領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敵人的反撲,而2營的傷亡也愈來愈大,暫時撤回到已占領的第一道外壕。
經簡短清理,2營重新編好隊形,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主峰發起第二次衝鋒。經過六七次的反覆爭奪,第二次占領了主峰陣地,把敵人壓下山。但是,由於進攻路線處於蜂腰地帶,後續部隊跟不上,戰果無法擴大。而敵人據守山勢地面坡度小、面積大,還有公路直通山頂可以得到增援。2營第二次占領主峰後,人員和彈藥跟不上,戰鬥到10點多時,又被迫退出。這時2連、4連、6連都已不成建制,連幹部大多已犧牲或負傷,沒有力量再組織長距離的衝擊。田有勝決定轉入逐段爭奪交通壕的戰鬥。
從敵人的第一道外壕到主峰陣地,有六七條500米長的蛇腹形交通壕。如果能一節節的奪取交通壕,步步逼近,也能奪取敵人的主峰陣地。
教導員田有勝在現場指定5連排長曹天和、苗興武、6連排長王立功分別負責組織兵力,將指戰員編成幾個戰鬥小組,與敵人在交通壕內展開逐壕爭奪戰。敵人依仗兵力多、地形熟進行拚死抵抗,每奪取一節交通壕都要經過反覆拼殺。
31團在發起總攻後,連續打退敵人11次反撲,此時,突擊營遭受嚴重傷亡,全團能參加戰鬥的也只有170多人。在攻取第二道戰壕的惡戰中,彈藥手趙發祥所在的班只剩下他一個人,他憑藉繳獲敵人的一挺機槍,在一道交通壕的拐彎處利用有利地形不斷地掃射,始終堅守著陣地。4連司號員孫明忠只有19歲,是全團出名的機靈鬼,軍上衣的下擺總是搭在膝蓋上,可戰友們知道,每到作戰時他肥大軍衣下的腰間都綁著手榴彈。戰鬥打響後,孫明忠緊跟在連長後面。連長犧牲了,全連只剩下十幾個人,他拿起連長的駁殼槍,代替連長指揮,抗擊敵人的反衝擊。陣地上的子彈打光後,他占領敵人的一座碉堡,背出七箱手榴彈和三箱迫擊炮彈。他一邊分發彈藥一邊喊:“同志們,為犧牲的戰友報仇!”2連3排的幾名指戰員扛著三挺重機槍,向第二道戰壕的核心陣地衝擊,迎面與300多名敵軍遭遇,指戰員們架起機槍持續射擊,兩挺機槍都被打壞了,剩下的這挺機槍成了敵人集中射擊的目標。指戰員們輪流當射手,排長張生祿負傷後,6班班長白生文、副班長金鼎山、指導員趙占國等前赴後繼頂上去堅持戰鬥。敵人退守到一個隱蔽的火力點時,硝煙中一個解放軍戰士突然端著刺刀沖了上去,子彈擊中了他,但他還是向前衝到敵人的火力據點前,把刺刀徑直捅進了射擊口,身體隨之重重地壓了上去。後續部隊衝上來時,在他幾乎被打爛的遺體上找到了半片“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胸章背面殘留的字跡是:4軍11師31團,寫著名字的地方是一個彈洞,字跡已經無法辨認。
下午1點多時,在狗牙山待命的10師30團發現31團力量嚴重不足,請求軍部允許支援。得到命令後30團團長武志升、副團長李友益帶著部隊飛奔20多里趕到沈家嶺,增強了攻擊力量。此時,敵人組織了又一個集團式的衝鋒,逼近了嶺頂,由於得到了30團的及時增援,31團在沈家嶺的陣地得到了鞏固。但就在此時,皋蘭山敵人炮兵陣地開始向沈家嶺轟擊,,一發炮彈落在31團團長王學禮身邊,王學禮不幸犧牲。
下午7點,敵人的防禦主陣地終於被突破。解放軍衝到沈家嶺北側約一里遠的崾峴處,攻占了全部沈家嶺。晚十時後,馬步芳之子、敵82軍軍長、蘭州戰役敵方總指揮馬繼援離開廟灘子指揮所,向西逃竄。

結果

在爭奪沈家嶺戰鬥中,敵我雙方鏖戰14小時,敵先後調用了第190師大部、357師的主力和騎兵第8師的一個騎兵團及82軍軍部工兵營等凡能調用的預備隊。解放軍也付出很大代價:在蘭州攻堅戰中全軍總計有13名團以上幹部負傷,其中在沈家嶺戰鬥中受傷的就有8位;蘭州戰役中犧牲的團以上幹部有3人,全都犧牲在沈家嶺戰場。26日1時,11師奉命集結於沈家嶺北坡,有戰鬥力者不足千人,31團僅有120人,32團數十人,33團300餘人。此役,11師打退了敵人排、連、營大小反撲30餘次,殲敵3327人,30團政委李錫貴、31團團長王學禮、32團副團長馬克忠等539人英勇犧牲,1376人負傷,為蘭州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彭總稱讚“打開蘭州鎖鑰4軍再立新功”。第一野戰軍授予31團為“英雄團”稱號,並贈予題為“勇猛頑強”的錦旗。沈家嶺戰鬥是11師作戰史上最過硬、最光輝的一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