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善(1899——1969),又名六峰,祖籍江蘇六合,世居南京。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農曆十月二十一日出生於一書香門第。曾祖與祖父有功名,做過蓮幕、文官,父親還設過塾館。家藏經、史、於、集各類典籍與名人字畫之豐厚,遠近聞名。他從小耳濡目染,喜讀書,愛寫毛筆字。父母對他管教極嚴,除必讀書籍背誦詩文外,每日磨墨臨池要做到“日課不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子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京
- 職業:進士
求學生涯,幼年,1912年,1921年,教書時期,抗戰時期,1937年,1941年,1943年,解放前夕,建國以後,
求學生涯
幼年
沈子善從小就有抄書的習慣。所以他一面寫顏真卿的《多寶塔》、柳公權的《玄秘塔》,同時臨仿東晉王蓖之的《蘭亭敘》、唐代孫過庭的《書諾》。父親要求他練書法首先要抓準漢字的偏旁部首,從歷代文字擅變人手;執筆時要以中鋒為主,注重點、撇、接、橫、豎筆畫的安排。所以他比一般孩子起點要高。
1912年
1912年1月,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舉國歡騰,祝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鄉親們還邀請沈子善參加寫橫幅、 標語,並得到長輩的稱讚,可見他當時已小有書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到書法還不僅僅是寫字,這裡面有很深的學問,斷不能落人為“寫字而寫字”的俗套。他讀書時即有所選擇,多方搜求,較為有系統地圈讀並筆錄了南朝宋《采古來能書人名》、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唐李世民(太宗)《王羨之傳論》,繼而又研讀了唐張評理之書斷》、唐蔡希綜《法書論》、宋黃庭堅《山谷題跋》、明代《文微明集》、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明何良俊《四友齋書論》、明項穆《書法雅言》、清梁峨《承晉齋積聞錄》、清宋曹《論草書》、清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包世臣的《藝舟雙揖》及康有為《廣藝舟雙揖》。誠然,這只能說明沈子善是以學者的身份去研“王字”的,力圖鉤玄索微,探其究竟。直至中年以後,他重新整理和審讀這些論著時,才有取捨,才有較好的評鑑能力。這自是後話,但從這一側面可以看到一個史實:元、明、清以來,封建士大夫雖雅好金石書畫,都有一筆好字(這在舊日,書法優劣常作為文人之“門據”),然而,他們都視書法為“文人餘事”、“文人雅事”。並沒有將書法作為一門學問、一個學科來看待。由於“西學東漸”、“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啟發,沈子善與其他一批老書法家,已逐步認識到書法是中國傳統的藝術門類,是國粹,是民族瑰寶。要讓其生存、發展,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必須正視、必須研究,使之成為一門學問、一個學科。這自然和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他個人所受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1921年
1921年,沈子善高級中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高等 師範學堂文科。因受當時“教育救國論”的影響,沈子善遂立志於教育事業。於是在1922年轉人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無疑,在中國教育史上這是一門新型學科,深受西方教育制度的影響。從學制、課堂設定、學術思想上都強調學科性、體系性。這使他後來從事書法教育、書法研究,在治學方法上得到了補充與提高。
教書時期
1925年,沈子善從東南大學教育科畢業後,受聘任教於設在南京白下路的“江蘇省立第四師範”。該校校長仇深是前清舉人,擔任教席的有陳三立、方履先、王溪、王東培等社會名流,他們既是學識淵博、深李眾望的學者,又是飲譽東南的書法家。老教師的學識與書法造詣得到了宰萃學子們的崇敬與讚賞,無形中給了他一個上好的學習機會,促使他一面教好課程,一面繼續在書法藝術創作與理論學習方面不斷提高自己。這是他50年代上書法課時經常提到的“教學相長”,“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後來他去開封河南大學、上海復旦大學,以及回到南京在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兼課時,這些學校仰慕他在書法藝術上的建樹,經常請他為喜愛書法的師生員工辦講座。
漸漸地沈子善的書名越來越大了。
1934年春節前,蘇州“正社”書畫作品展來南京下關繡球公園公開展出,還給沈子善寄來一張請柬,邀請他參加剪彩儀式。他一打聽才知道這個社團是吳湖帆、陳子清、葉恭綽、王同愈等人在蘇州創立的。該社的宗旨是“切實研究藝術”。這個請柬。對他來說一是震動,二是啟發。促使沈子善想到,要在書法教育事業於一番事業,必須要團結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一個學術研究團體等待一個良機方可成功。
抗戰時期
1937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的許多高等學校也隨著國民黨政府西遷入川。沈子善也到了山城重慶。此時的重慶是“陪都”。上海、北平的一些名牌大學也遷到了四川、雲南、貴州。不久,他受聘到第一聯合大學任教。由於重慶是抗戰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沈子善在這裡結交了不少談得來的好朋友:
沈尹默(1883—1971),祖籍浙江吳興,生於陝西漢陰,早年留學日本。與陳獨秀交好,自日本回國後曾在北京大學任教。蔡元培任校長後於1917年創設“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社”,蔡聘沈尹默為 該社導師,他精擅書法,以楷、行書名世。李石曾離開北大後。沈一度出任北京大學校長;
張宗樣(1881—1965),浙江海寧人。書法主學唐李邑(北海),性喜以毛筆抄校古書典籍,名震海內外;
高月秋(1907一1976),南京人,喬大壯應徐悲鴻之請在南京中 央大學藝術科講授書法篆刻課時,高拜喬為師,其兄高華系京劇名票,曾在南京大行官開設“高土照相館”,其昆仲與張大幹友善,均愛書法印章,喜收藏。
1941年
1941年12月8日,由於日本天皇宣布向援我友邦英美兩國宣戰,9日,林森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宣布對日本、德意志、義大利三國宣戰。抗日戰爭進入第二個時期。1942年元旦,二十六個反法西斯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宣言》,它“標誌著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民主進程新開端”,國民黨統治階層對自己的言行有 所收斂,國內實行政治民主和保障自由權利的形勢有所好轉,一些全國性文化團體相繼成立。為配合第二時期的抗戰宣傳,以“扶持文化團體”為己任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文化運動委員會“於1942年2月7日,聯合重慶三十六個機關團體舉辦國民總動員文化界 宣傳周,文學、電影、戲劇、音樂、美術、科學、新聞出版、宗教各界相繼舉行”。
“因此,在這一二年的戰時形勢和文化氛圍下,在於右任、陳立夫、沈子善、沈尹默等倡導下於1943年4月2日,在重慶國立中央 圖書館,召開了中國書學研究會的成立大會,並奉教育部之令,會址設在重慶北磅區,定每年的3月3日為書法節”。會上沈子善報告籌備經過:“書學為我國特有之藝術,近年來日見衰落,還不如日本朝野之努力提倡,有感於斯,乃思聯合國內學者及書家,力挽頹風,于右任院長、陳立夫部長、沈尹默先生等對於書學一道,均力主提倡,乃有書學會之發起。”它的成立還得到戴傳賢、陳果夫、陳藹 士、陳布雷、商衍蜜、王伯群、張清泉、張道藩、張宗祥、潘伯鷹、趙熙、宗白華、王東培、靳志、梁實秋、楊仲子、胡小石等一百五十位著 名人士的支持和贊助。沈子善作為主要牽頭人付出的勞動是艱巨的。
1943年
1943年6月該會創辦《書學》雜誌,以“宣傳、繼承我國特有的書法藝術”為宗旨。7月第一期就出版了,短短三四個月,要完成全國中等學校書法競賽的徵稿、雜誌組稿、編輯、出版發行沒有一 股愛國熱情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該會除了 受教育部委託編寫中國小書法教材外,還要做第三次全國美術展中的書法展、編印書學研究叢書、蒐集淪陷區的書學資料、文獻保 存以及書法人材的登記和推薦工作。況且,沈子善還是復旦大學教授而並非該會或雜誌的專職人員。正如學人所言:“研究會的成立,是朝野人士共同倡導,而《書學》雜誌是沈子善先生一手創辦,他視如生命。他聘請了六十多位專家學者作編輯指導委員,為了不辜負海內外同仁厚望和雜誌社的生存,他於1944年7月登報碧書,創作書法一百種,在重慶北磚舉行展售,幸賴社會各界人士厚愛,展品全部訂購一空,共售二十四萬元,全部捐贈雜誌基金。”該會於7月在重慶成立書學雜誌社,推選沈子善任社長兼總編,這是對他最好的認同。《書學》計出五朗,第一期有陳立夫《發刊詞》,該雜誌為三十二開本,土紙本。一、二朗由沈子善、商承柞、朱錦江主編,第三期起由沈子善主編。
由沈子善參與酌訂的“中國書學研究會叢書”有祝嘉《祝嘉書學論叢》,收《書學之高等教育問題》等二十篇文章,1948年5月,由上海教育書店初版。
由沈子善主編4(書學論集》收孫玄常《清代書學概論》、朱錦江《碑學與帖學》、沈子善《十七帖疏證》等二十四篇論文,1948年9月由上海正中書局書版。
沈子善在《書學》上還執筆刊發了《中國書學論文索引》、《中國書學研究會研究計畫大綱》、《國小寫字教材法實驗研究計畫草案》、《中國書學研究會舉辦全國國立中等學校書法競賽經過》以及有學術性的論文《孫虔禮書譜序注釋》、《學書捷要》、《國小寫字範本之研究與編輯》等。
解放前夕
1945年,抗戰勝利,由於政府與許多大學忙著遷都返回南京,中國書學研究會與《書學》均停辦。不久,沈子善去上海震旦大學任教。茲後他集中精力編著《王蔑之研究》。上文提到他早年研究王字的功力,出手自不同凡響。此書目次有:1.王錢之年表;2,緒說;3.王菌之家世;4.王蔑之生活及其人格;5,王羨之書法之理論;6.王蒙之書法成名之由來;7.王氫之書跡目錄及其著名書跡考證;8.歷代書家對王菱之書法之評論39.王菌之逸事;10.王蔑之研究之參考資料。書後有附錄:1.清魯一同著《王善之年譜》;2.明宋游《蘭亭腦詠圖記》;3.常任俠《王茵之蘭亭敘今傳各本述略》。全書正文前有王氫之像、蘭亭遺蹟圖、蘭亭腦詠圖、喪亂帖圖版。上海中正書局1948年2月出版。後人評估此書“編著者較能以體系意識來把握王善之的書法”。沈子善這種治學方法顯然與早年讀教育學時受西方“方法論”的薰染有關。
建國以後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沈子善調任南京師範學校教育系教授。鑒於書法教育之振興,考慮到他在書法上的造詣與國內外的影響,領導上請他為該院中文系、 美術系開書法課。學生中如尉天池、馮仲華畢業後均為書壇骨幹,其承前啟後的意義自不待言。
1960年,南京大學胡小石教授在寧創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沈與黃淬伯、丁吉甫積極參與其事,沈子善被公推為該會副主席。當時沈尹默在上海刊發了《書法漫談》、《學書叢語》、《書法的今天和明天》等文章,書法研究又進入一個新階段。沈子善撰《中國的書法和印章》(載1961年第八期《雨花》)指出:“中國書法的歷史和中國文字(字型)變遷的歷史是一致的。由於中國自有文字以來,經過三千多年,雖然字型有許多次的變遷,但每一種字型 都有它在書法上的特點和美的表現,所以中國書法史與中國文字變遷史是分不開的。”“因此各種字型的衍變,一方面是實用的發展,一方面是藝術的發展……”這是對以漢字為依據的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作了概括的闡述,今日讀來依然有論有據,使人服唐。1969年2月,他病歿於南京五台山一號(南師教工宿舍)。他執教鞭四十餘年,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作為學者、書法理論家,沈子善 的研究途徑與方法,具有繼往開來之意義。